概要:三是在教研组对中青年教师培养中重点抓“四查”、“三批”、“一参加”。“四查”——查教研组工作计划中如何体现学校工作计划的,能否体现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措施;查教研组对中青年教师“一课多讲”、“示范诊断研讨课”的讲评记录;查教研组在校本培训、学校讲座、进修学习、研讨座谈中青年教师的发言记录;查中青年教师对学生考核、考试反馈、分析写实。“三批”——学校领导对中青年教师备课记实、教案进行批语;学校领导对中青年教师学习心得、案例反思进行批语;学校领导对教研组活动进行批语。“一参加”——学校领导分工参加每周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并对有创造性的教研活动在全校进行推荐交流。6.建立“零时空”培训模式为了拓展教师培训和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校给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无线网络和有限网络做到了全覆盖。培训中我们做到“三结合两模式”。“三个结合”原则:把网络的开放和网络功能的多样性相结合;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和培训目标的统一性相结合;教师学习的自主性和培训管理的科学性相结合。“两种模式”——单向静态式培训和双向互动式培训模式。网上培训是集中培训的延伸,又不是集中培训的简单迁移。“柳暗花明”
学校十年课改工作汇报材料,标签:工作汇报怎么写,工作汇报范文,http://www.88haoxue.com
三是在教研组对中青年教师培养中重点抓“四查”、“三批”、“一参加”。“四查”——查教研组工作计划中如何体现学校工作计划的,能否体现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措施;查教研组对中青年教师“一课多讲”、“示范诊断研讨课”的讲评记录;查教研组在校本培训、学校讲座、进修学习、研讨座谈中青年教师的发言记录;查中青年教师对学生考核、考试反馈、分析写实。“三批”——学校领导对中青年教师备课记实、教案进行批语;学校领导对中青年教师学习心得、案例反思进行批语;学校领导对教研组活动进行批语。“一参加”——学校领导分工参加每周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并对有创造性的教研活动在全校进行推荐交流。
6.建立“零时空”培训模式
为了拓展教师培训和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校给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无线网络和有限网络做到了全覆盖。培训中我们做到“三结合两模式”。
“三个结合”原则:把网络的开放和网络功能的多样性相结合;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和培训目标的统一性相结合;教师学习的自主性和培训管理的科学性相结合。
“两种模式”——单向静态式培训和双向互动式培训模式。网上培训是集中培训的延伸,又不是集中培训的简单迁移。“柳暗花明”——集中培训后交流学习中的问题与困惑的集散地,协同攻关,相互解答疑问与困惑;“回音壁”——小组实践后的交流平台,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实践活动后的反思等。
7.练就“两功”。一是“基本功”,抓三字两化(话),通过个人学习、集中培训、达标过关、技能比赛等形式粗提高,每学期,学校党支部、工会、教科室、教导处等通力协作,开展教师基本功技能竞赛。二是“内功”,通过实施“富脑工程”,丰富教师文化底蕴,订报刊、写读书笔记,开展读名著、讲名著、用名著的读书活动,引领教师在求索中收获思想、调整心态、提升教师理论和专业水平,提升教师学习能力、反思能力、实践能力培训的专项培训,使教师练就“内功”。
四、抓好教育科研,提升教师新课程研究力
新课程改革既要有理论支撑,又要有实践平台,大力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是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新课研究力的重要途径,建校十年来,我们坚持以教育科研为重要途径,积极开展市、区、校级课题研究,认真做好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1.坚持以问题为课题,建立科研网络。学校倡导教师以实际问题为课题,以解决问题为研究目的,要求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构建了“问题—计划—行动—反思—再行动”的研究模式,形成了以协研国家级子课题为引领,主研市级课题为龙头,区级、校级微型课题研究为基础的科研网络。至目前为止,学校已结题的国家级子课题1个,市级课题6个,正在进行研究的国家级课题1个,市级课题2个,区级课题3个。课题研究工作提高了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在反思中总结,在建构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课题研究是教师走向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提升,并把自己的感悟、经验、成果以文本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积累分析,总结提炼,从而建构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与模式。
十年来,我校坚持抓好教育科研工作,教育科研成效显著。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区各类知识、艺术等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我校教师撰写的420余篇课改经验论文分别荣获国家、省、市、区奖励;中学数学、英语三位教师获国家级说课和技能竞赛奖,小学数学、美术,中学政治、化学、地理、物理等学科7位教师获省级竞赛奖,中学生物、小学科学等2位教师获得省创新实验奖。中小学各学科参加市、区优质课、说课、教学技能竞赛获得优异成绩,40余位教师获奖。中学英语市级课题《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提高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水平》、中小学体育市级课题《体育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安全自救和应急避险能力研究》、小学数学市级课题《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策略研究》、中学语文《在强化古代诗歌的诵读中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研究》分别荣获自贡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一、二、三等奖。
五、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差异发展。
新课程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理念倡导学校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此,我校在义务教育新课程建设工作中,坚持贯彻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秉着“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思路,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研发工作,促进学生差异性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一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各年级根据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为保障课程计划的规范实施,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规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生学习常规制度》、《蜀光绿盛实验学校推荐素质教育的意见》等,以完善的制度来保障课程计划的规范实施。在教师配备方面,实行专业对口、竞聘上岗,文化基础知识学科、艺术专业学科都配备专职任课教师执教。对教师实行职业道德、教学业绩、科研能力的考核,最大限度规范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发展个性特长。
二是积极探索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突出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在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本着“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工作思路,努力创造条件,开发和丰富校本课程,让学生“动”起来,学习“活”起来。学校打破行政班级制,实行“走班制”,将校本课程的选课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走班制”的实施,实现了“四大变革”:
课程设置大变革。学校在完成课标基础课程外,利用和开发资源,开设校本课程,特别是音、体、美、科学等实验教学课程拓展变化最大。学校现阶段走班制课程主要有7类:基础学科拓展类、科普类、艺体类、语言类、书画类、棋牌类、人文类,学生从8门课到31门课,拓展了课程内容。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尊重学生个性,实现学生差异化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工作汇报,工作汇报怎么写,工作汇报范文,报告总结 - 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