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二是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不达标排放,有害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相当多的饮用水源受到污染,特别是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成为疾病发生和传播的主要媒介。三是部分区域地下水埋深浅,由于径流不畅,蒸发强烈,表层地下水浓缩后,其含盐、氯、钠、镁等离子含量增大,部分区域水含氟量较高,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不能饮用。1.3.1.2饮水不安 《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第5页)》出自:www.88haoxue.com网www.88haoxue.com全人口分布及影响(1)严重缺水区人口分布及影响据初步调查,**县严重缺水问题的人口主要分布倪家营乡、平川镇、新华镇、沙河镇一带的部分自然条件较差的村社,共计2.5173万人,其中:水量不达标人口共计1.1569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人口1.0004人。由于这些水量不达标人口,经常受季节性缺水问题困扰,干旱季节缺水时仍需远距离拉水或背水。特别是近年来气候变化大,干旱严重,河水减少甚至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手压井枯竭,再加上工农业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使这些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不足问
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标签:工作汇报怎么写,工作汇报范文,http://www.88haoxue.com三是部分区域地下水埋深浅,由于径流不畅,蒸发强烈,表层地下水浓缩后,其含盐、氯、钠、镁等离子含量增大,部分区域水含氟量较高,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不能饮用。
1.3.1.2饮水不安
《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第5页)》出自:www.88haoxue.com网(1)严重缺水区人口分布及影响
据初步调查,**县严重缺水问题的人口主要分布倪家营乡、平川镇、新华镇、沙河镇一带的部分自然条件较差的村社,共计2.5173万人,其中:水量不达标人口共计1.1569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人口1.0004人。由于这些水量不达标人口,经常受季节性缺水问题困扰,干旱季节缺水时仍需远距离拉水或背水。特别是近年来气候变化大,干旱严重,河水减少甚至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手压井枯竭,再加上工农业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使这些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不足问题更加突出。人口水源保证率低的地方,从未建设过人畜饮水工程,供水设施简陋或根本没有供水设施,直接从河道、坑塘、山泉、涝池取水饮用,
(2)高氟水的分布及影响
高氟水主要分布在板桥镇、小屯乡的部分村,共计7316人,其主要是土壤含氟,由于地下径流缓慢,氟含量浓缩,使其饮用水含氟量重度超标。上述地区农村群众由于长期饮用高氟水,导致氟斑牙、骨质疏松、癌症等病症发病率较高,甚至瘫痪。由于这些病症的发生,直接影响了青少年入学、参军、就业和婚嫁,村民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巨大痛苦。同时因饮用高氟水而引起的这些病症一般使用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往往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致使家庭贫困。
(3)苦咸水的分布及影响
含盐量超过2.0g/L的苦咸水主要分布在蓼泉镇、沙河镇、新华镇一带的部分村,含盐量超标的人口达2.4995万人。主要原因是基岩裂隙水通过岩石表层带出大量的盐分,地下水水位较高,耗氧量超标,致使地下水盐分增加,水质口感苦涩,很难直接饮用,长期饮用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
(4)污染水的分布及影响
污染水在县境内分布广泛且分散,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入境流量均来源于黑河、梨园河,由于在河流上游既有工业废水排放,又有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目前,直接或间接向黑河、大沙河排放废水的工业企业(含乡镇企业)8家,年排放废水160万吨,均为超标废水,年向水体排放各类污染物775吨,其中化学需氧量359吨,氨氮69吨,悬浮物46吨,县城有69.5万吨生活污水排放,使河流水体严重污染。二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乡村企业和集中养殖厂规模日益扩大,农民对地膜、有害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有增无减,而乡村企业和集中养殖厂又缺乏对污染物和养殖粪便处理的设备,有关部门对农药物资的储运、销售、使用等环节上的环境安全管理力度不大,不但造成空气污染,而且造成地下水源污染。致使2.2597万人饮水质量和卫生状况难以保障,导致疾病流行,个别村组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因此,将重点转向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提高供水质量,保证饮水安全,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1.3.2调查的目的
多年来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这方面一直缺乏健全的调查统计系统,标准不统一,不同部门的统计口径和方法不一致,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和代表性较差,各类饮水不安全人口及分布、农村享用自来水的人口及分布以及各类饮水工程的数量、规模和受益人口等情况不明,影响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思路和决策。
2004年12月**县水务局按照上级部门具体安排,在2005年元旦前夕,对**县所辖全部乡镇,机关、国营农林场的农村饮水现状进行了逐村逐户实地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
一是摸清**县农村居民饮水状况和供水工程基本情况,掌握截止2004年底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普及程度,农村自来水普及情况。
二是详细摸清我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范围、问题的类型及其成因和危害;重点调查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的人口及其分布,无供水设施的人口、取水极不方便的人口、经常发生季节性缺水的人口及其分布。提出《**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第6页)》。
三是摸清实农民对解决饮水不安全的意愿、筹资能力及水价的承受能力,以为最终施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打好基础。
2调查的内容、方法和过程
2.1调查的内容
(1)调查**县农村居民饮水状况和供水工程基本情况,以及截止2004年底**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普及程度,自来水普及情况。
(2)调查**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范围、问题的类型及其成因和危害;重点调查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的人口及其分布,无供水设施的人口、取水极不方便的人口、经常发生季节性缺水的人口及其分布。
(3)依据近两年已有水质资料,按水系、水文地质条件、水源、饮水型疾病分布及工程类型选2个以上有代表性点,进行水质抽验,将辖区内人口饮水安全状况进行分类,同一个区域或同一种类型。确定其代表的范围和人口。
(4)调查农民对解决饮水不安全的意愿、筹资能力及水价的承受能力。
(5)调查**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
2.2调查的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
2.2.1调查的方法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按照省、市会议精神,充实由计划、财政、水利、审计、卫生、环保等有关部门组成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同时成立**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办公室,全面负责此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调查和规划。
(2)在**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办公室的统一组织下,制定调查方案,以乡(镇)为单位,在各乡镇水管所抽调专业技术骨干成立调查小组,分赴全县8个乡镇逐村逐户开展调查。
(3)依据制定的调查方案,充分利用现有资料逐村逐户开展基本情况调查。重点调查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的人口及其分布,无供水设施的人口、取水极不方便的人口、经常发生季节性缺水的人口及其分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