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范文常识报告总结调查报告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调查报告» 正文

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调查报告

[10-20 23:18:38]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调查报告   阅读:680

概要: 2、农民对农机化服务要求增加,购机补贴政策催化了农民购机热潮。农村劳动的转移后,留守在家中的老弱妇幼不能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活动,特别是粮食收割与耕作环节,这部分家庭对农机化服务的需求愈来愈大,给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市场环境,部分农机经营专业大户抢抓发展机遇,首先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不仅解决了收割耕作难的问题,也为农机经营者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成了当前农村脱贫致富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市三合镇阳合村七组农机大户马志勇的发展历程为例。该农户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做豆芽生产与经营,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后初见成效,占领了**市一半以上的豆芽市场。1997年,马志勇看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部分田地荒芜无人耕种的现象日益明显后,决定用做豆芽生意积攒的资金经营农机,从事农机耕作、收获作业经营,积极参加跨区作业。2003年又购买了新疆2号联合收割机1台。经过9年的辛苦经营,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2005年,马志勇决定放弃市场已非常成熟的豆芽生意,转而专心经营农机,在购机补贴惠农政策的积极影响下购置了一台价值23.9380万元的日产久保

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调查报告,标签:调查报告怎么写,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88haoxue.com
   2、农民对农机化服务要求增加,购机补贴政策催化了农民购机热潮。农村劳动的转移后,留守在家中的老弱妇幼不能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活动,特别是粮食收割与耕作环节,这部分家庭对农机化服务的需求愈来愈大,给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市场环境,部分农机经营专业大户抢抓发展机遇,首先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不仅解决了收割耕作难的问题,也为农机经营者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成了当前农村脱贫致富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市三合镇阳合村七组农机大户马志勇的发展历程为例。该农户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做豆芽生产与经营,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后初见成效,占领了**市一半以上的豆芽市场。1997年,马志勇看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部分田地荒芜无人耕种的现象日益明显后,决定用做豆芽生意积攒的资金经营农机,从事农机耕作、收获作业经营,积极参加跨区作业。2003年又购买了新疆2号联合收割机1台。经过9年的辛苦经营,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2005年,马志勇决定放弃市场已非常成熟的豆芽生意,转而专心经营农机,在购机补贴惠农政策的积极影响下购置了一台价值23.9380万元的日产久保田高性能联合收割机,仅2005年大春一季净收入就达6万余元,并计划3年内收回购机成本。我们认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大了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渴望程度,激发了农民自用和经营农机的热情,而购机补贴政策的及时出台,刺激了农民的潜在需求,使农机具的大面积推广和使用成为可能并已初见成效。这是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机遇来临的一个重要信号,是解决丘陵山区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折的重要时期,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国家和农机管理部门要充分看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完成发展丘陵山区经济、促进丘陵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提升生活质量水平这一历史性的战略任务。
   3、种植业主使用农业机械是增收节支,其优势明显,生产成本降低  %。一方面,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移,大部分田块荒芜。以**市重兴乡为例。重兴乡农村人口10350人,耕地17860亩,劳动力7000余人,2005年外出打工者4700人,占总劳动力的67%以上,近3000亩田地待耕种或转让。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增收节支效益显著。调查结果显示,人工收割水稻成本为130元/亩,机械化收割为85元/亩;人工收割小麦成本为120元/亩,机械化收割为70元/亩;人工插秧成本为140元/亩,机械化插秧为100元/亩。由此可见,丘陵山区农机化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降低了劳动强度,二是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机户及农民增收与节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明显,三是农业机械化弥补和解决了因劳动力转移而使农忙季节农村劳动力紧缺的现实问题,促进了丘陵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五是种田能手抓住机遇,采取承包和租赁等方式把闲置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管理(据统计,种植业主平均拥有可种植经营土地面积均在10亩以上)。这部分种植业主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利用农业机械增收节支的需求日趋明显,使中小型农业机械在种植业主中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这也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趋势中的重要方面。
   4、对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增强,对农机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扩展了农机化内涵和外延。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改变了丘陵山区传统农业以稻麦生产为主的单一生产模式,使农业生产经营朝着农副产品后期加工、园艺业(如茶叶、花卉)、种植业(如农业、蔬菜、水果、药材)、农副产品加工业(如产品成品加工、包装)等的多样化方向发展,这对农业机械化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扩展了农机化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促进农机化向纵深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1、长期以来,各方面对丘陵山区农机化投入甚少,山区农机化基础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不能提供有效的服务,主要是劳动力大量转移后出现的新状况。
   近年来,国家对农机化发展的扶持对象主要是平原和平坝地区,各种优惠政策也主要针对农业基础较好的地方倾斜,农业机械的生产和销售也主要以大中型农业机械为主,因此这些地区的农机化

《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调查报告(第2页)》出自:www.88haoxue.com网
www.88haoxue.com 发展速度较快,且已基本趋于饱合,如**市中坝镇、武都镇、三合镇等平坝乡镇已基本实现无牛耕作。丘陵山区因地形复杂,田块分散,坡多路陡,一直是农机化发展的难点,各个方面也未引起高度重视,从而对这些地区的农机化投入甚少,包括近两年出台的农机购机补贴政策也主要是以补贴平坝及大型农机具为主。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与丘陵山区复杂地形地貌的客观限制,使山区的农机化基础愈来愈薄弱,与平坝地区的差距也愈来愈大。
   近几年,由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民外出务工增收的迫切要求,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沿海城市,简单而繁重的传统生产耕作方式不能提供有效的服务,阻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2、国家扶持农业新技术、新机具,研制、开发、试验、示范的力度十分薄弱,特别使山区农机化技术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现实需要。建国以来,国家积极扶持研制和开发农业新技术,农机新机具,特别是大中型农机收割耕作机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对适宜山区丘陵地区收割耕作的农机具研制、开发、试验和示范的力度却十分薄弱。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调查研究不够。由于没有深入了解和分析山区农民的需求,使研制和开发的种类不适宜或者不完全适宜山区农业生产,在农民中存在“想用而不知道用什么”的问题;二是试验、示范及技术培训力度不够。由于国家投入资金有限及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的缺乏,不能及时有效地将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在丘陵山区进行试验和示范,在农民中存在“想学而无从学”的问题;三是培训资源不足,培训力度不够。**农机部门在培训农机操作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平均每年培训人数均在800人以上,但由于师资力量及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培训工作不能深入开展,特别是对新机具的使用、维护、保养、修理技术培训相对较弱,致使农忙季节农机户不能有效实施机具的保养和维修,影响了农机具发挥最大效益。这些因素使山区农机化技术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现实需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怎么写,调查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