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5、学校德育工作不到位是造成未成年人多种问题的又一重要原因。学校已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学校没有把德育工作当成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普遍存在偏重学生考试成绩的问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估主要看考分、看升学率。为了安全和怕出问题,不敢带学生走出校门,社会实践、传统教育、郊游、踏青等活动基本不开展。二是歧视差生。在分数第一的思想指导下,一些教师只围着“尖子生”打转,而学习上有困难、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关怀和及时的帮助,使之成为学习和思想道德“双差”生。有的对“差生”要么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要么操之过急,效果不佳。三是校园治安较乱。有的学校不注意校园治安管理,教师只尽上课的义务,不注意学生动态。对学生无故旷课调查了解不够细致,导致学生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来往,社会上的不良分子随意进入校园骚扰事件时有发生。四是大量初中毕业生过早地流入社会。由于高中招生少的制约,经济因素的制约,导致多数初中毕业生无法继续上学又无法就业,只好在社会上混。对社会、对学校均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
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标签:调查报告怎么写,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88haoxue.com
5、学校德育工作不到位是造成未成年人多种问题的又一重要原因。学校已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学校没有把德育工作当成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普遍存在偏重学生考试成绩的问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估主要看考分、看升学率。为了安全和怕出问题,不敢带学生走出校门,社会实践、传统教育、郊游、踏青等活动基本不开展。二是歧视差生。在分数第一的思想指导下,一些教师只围着“尖子生”打转,而学习上有困难、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关怀和及时的帮助,使之成为学习和思想道德“双差”生。有的对“差生”要么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要么操之过急,效果不佳。三是校园治安较乱。有的学校不注意校园治安管理,教师只尽上课的义务,不注意学生动态。对学生无故旷课调查了解不够细致,导致学生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来往,社会上的不良分子随意进入校园骚扰事件时有发生。四是大量初中毕业生过早地流入社会。由于高中招生少的制约,经济因素的制约,导致多数初中毕业生无法继续上学又无法就业,只好在社会上混。对社会、对学校均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对策建议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深入学习和借鉴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本地特色的工作思路。要在创新上着眼,在求实上着力。创新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创新内容,努力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创新方法,不断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1、抓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和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深入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省市党委政府《安排意见》、县委《实施方案》,加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舆论宣传力度。县电视台要开辟专题栏目,跟踪宣传报道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党委、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通过典型宣传,扩大新闻效应,强化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同时,要广泛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集中做好对上对外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利用阅报栏、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形成浓厚的社会宣传氛围。
2、抓重点环节,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学校教育方面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注重培育“四有”新人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育人准则。改变过去单纯以考分、升学率评估办学好坏的作法,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严格控制中小学生辍学率。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优化教师队伍。要面对全体学生,特别关注“特困生”和“差生”,尊重学生的权力和人格,不歧视、不侮辱“差生”。要根据独生子女抗挫性不强,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疾病的实际,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主题班会、征文比赛、小发明、小制作、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让学生远离恶习、远离网吧、远离“黄、赌、毒”。扩大高中阶段的办学规模,尽量让更多的初中生接受高中以上的教育,减少过早流入社会未成年人数量。在家庭教育方面,妇联在牵头做好家庭教育的同时,配合学校教育,参与社会教育,形成政府支持、妇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化、开放式工作格局。以“学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为主题,深入开展“优生优育优教”知识传播与实践活动。运用各种有效形式和活动载体,广泛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扩大家庭教育宣传阵地,把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宣传到家庭、教育到家长。通过家长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讲座和培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亲子观和成才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实现“自然父母”到“合格父母”的提高。社会教育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扶贫帮困”的力度。对特殊群体从生活、学习、培训等方面给予照顾与关怀,使之能健康成长。整合社区资源,利用社区内学校、企事业单位、文体休闲活动场所等阵地资源、人才资源,突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功能,鼓励和支持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阵地资源,向社区的未成年人开放。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调查与思考(第3页)》出自:www.88haoxue.com网
www.88haoxue.com
。
3、抓阵地建设,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场所的教育功能。加强省、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提高水平,为未成年人参观学习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县展览馆、烈士陵园、抗联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阵地作用,加强对现有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使用和管理,积极开展面向未成年人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等文体设施和校外教育设施,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增加向未成年人开放的时间,节假日要全天开放。各中小学的图书室、微机室、实验室等,在节假日期间要全天开放。各地、各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活动阵地,广泛开展艺术、书法、计算机培训及各种文体活动,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满足未成年人求知、求美、求乐、求健康的要求。
4、抓载体活动,增强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实效。贴近未成年人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根据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规律,组织开展形式新颖、内容鲜活,适宜未成年人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深入扎实地组织开展好“六讲六做”活动和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从一日常规和言行举止入手,抓住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这个关键环节,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生活的实际做起,把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结合起来,把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加深对思想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对道德规范的认同,使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真正融入到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灵中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怎么写,调查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