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范文常识报告总结调查报告区发展海洋经济的调查和思考» 正文

区发展海洋经济的调查和思考

[10-20 23:18:38]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调查报告   阅读:680

概要: 4、科学技术优势明显。我区养殖技术力量雄厚,各水产养殖示范区及周边养殖区具有悠久的海水养殖历史和丰富的养殖经验。近年来我区海水围塘养殖技术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开展文蛤沙滩养殖、文蛤围塘养殖、虾蟹贝混养技术研究,海水围塘养殖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成功推广,带动了全省海水围塘业的飞速发展。在2003年省农博会上,此项技术受到国家、省、市领导和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在围塘综合利用技术上,虾蟹(青蟹)、虾贝、文蛤、缢蛏围塘立体混养生态水质管理模式技术比较成熟,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推动了全省围塘养殖技术革命。另外,一批富有养殖经验的龙头企业、经营大户运用先进养殖技术,到省内宁波、舟山、台州等地以及山东、江苏等省经营开发了一万多亩海水养殖基地,带动了省内外一些地方海水围塘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牢固地奠定了浙江省海水围塘养殖强区的地位。另外,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我区建立了集苗种生产、养殖技术研究为一体的科研基地,该所雄厚科技力量,为我区养殖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在全省率先建立的首家民营水产养殖科研机构温州市灵昆海水养殖研究所和区海洋水产技术推广站,为

区发展海洋经济的调查和思考,标签:调查报告怎么写,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88haoxue.com
   4、科学技术优势明显。我区养殖技术力量雄厚,各水产养殖示范区及周边养殖区具有悠久的海水养殖历史和丰富的养殖经验。近年来我区海水围塘养殖技术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开展文蛤沙滩养殖、文蛤围塘养殖、虾蟹贝混养技术研究,海水围塘养殖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成功推广,带动了全省海水围塘业的飞速发展。在2003年省农博会上,此项技术受到国家、省、市领导和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在围塘综合利用技术上,虾蟹(青蟹)、虾贝、文蛤、缢蛏围塘立体混养生态水质管理模式技术比较成熟,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推动了全省围塘养殖技术革命。另外,一批富有养殖经验的龙头企业、经营大户运用先进养殖技术,到省内宁波、舟山、台州等地以及山东、江苏等省经营开发了一万多亩海水养殖基地,带动了省内外一些地方海水围塘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牢固地奠定了浙江省海水围塘养殖强区的地位。另外,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我区建立了集苗种生产、养殖技术研究为一体的科研基地,该所雄厚科技力量,为我区养殖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在全省率先建立的首家民营水产养殖科研机构温州市灵昆海水养殖研究所和区海洋水产技术推广站,为全区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6个水产养殖基地和8家水产养殖龙头企业通过了温州放心农产品基地的认定,4个产品获省、市名、特、优农副产品金奖。
   (二)劣势方面。
   虽然我区海洋经济近年发展较快,但面临的问题不少,海洋经济的总量规模和发展水平与我区海洋资源大区和滨海城区的地位不适应,与周边沿海其它地区比较还有差距,近的来讲与我市乐清、瑞安、台州三门,远的与宁波、舟山等地相比,海洋经济对全区经济的贡献度不高,海洋产业占全区GDP10%不到,存在制约因素也不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海洋与渔业管理“大海洋”的新理念尚未树立,“蓝色产业”还没真正纳入区域经济大盘内。海洋经济整合度不高,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海洋资源无序开发仍然存在;协调全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机构尚未建立,条块管理机制没有很好理顺。
   2、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渔业基础设施建设,临港经济区建设以及港口建设等方面投入相对不足,特别是灵昆岛海涂养殖的基础设施薄弱,三大海洋围塘养殖基地标准化不高,抵御自然完善能力不强,影响了我区海洋经济的发展后劲。
   3、海洋科技力量相对薄弱,科技创新步伐不快,科技网络不够健全,已不能满足养殖业快速发展要求。从总体来讲,科技投入较低,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开发和滞后,“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缓慢,产品更新换代进程较慢,海洋科技教育研究力量薄弱,海洋科技基础性研究欠缺,科技储备严重不足,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在海洋经济总量中几乎是空白。
   4、海洋环境破坏严重。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生活废水,甚至一些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入海排放量不断增加,发达的沿海工业使大量带有未经任何处理严重污染物质的工业废水直排海中,特别是海滨蓝田、扶贫开发区的化工、人造革、电镀产业尤为突出,污水不断由陆地排入海中,对近海渔业资源造成毁灭性破坏,附近涂滩难觅海洋生物踪迹,污染之重触目惊心。沿海岸工业项目建设对海域生态环境特别是养殖业造成不同程度地污染,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品种、生产方式的传统单一化、加上人工养殖过程中投饵量增加,养殖业自身污染日益加强,导致海域环境质量日趋下降。目前,我区海域的海水均为四、五类,甚至为六类。
   5、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滞后。表现为海洋经济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经济的发展局限于海水养殖,其比例为:第一产业的比例偏高;第二产业基数小,第三产业的比例偏低。海水精品深加工、临港工业、海洋运输仓储、海洋生物和海洋化工、海洋观光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或发展缓慢。
   6、传统优势产业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及国际海洋渔业大环境的影响,海洋捕捞业逐步萎缩,海洋捕捞业全区作业船只由原有800多只沿海作业船锐减至200多艘,渔民转产转业困难。
   7、养殖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海洋养殖产品更新换代进程慢,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和推广步伐不快;集约化经营生产、社会化组织程度低,大多数水产养殖企业和产业基地仍处于粗放型经营,缺乏规模型“航母”式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水产加工业滞后,科技含量低,综合利用程度低,附加值不高,产业链不长;流通环节手段落后,营销手段和网络不健全,安全生产和标准化生产率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开拓市场冲击力不强,影响了整个产业做大做强的整体功能。
   8、海洋养殖业“三缺”问题仍然存在。在养殖业结构调整中,农民普遍存在缺信息、缺资金、缺技术的问题。市场信息不灵,政府提供信息不够,渠道不畅,农民在结构调整上随大流,没有按照市场规律安排生产;产业

《区发展海洋经济的调查和思考(第2页)》出自:www.88haoxue.com网
www.88haoxue.com 投入力度不够,政府政策性投入少,农民信贷难、融资难,由于渔业生产自然风险大,回收周期长,有形资产抵押难,告贷无门。据统计,今年1-11月份全区各金融机构贷款74.4亿元,农业贷款7.5亿元,纯农业贷款1个亿不到,海水养殖贷款仅1000万左右;渔业开发性、加工型基地用地缺乏,招商引资困难,“引进来”战略路子迈得不快,由于规划功能定位不断调整,养殖大户特别是龙头企业对基地投入有顾虑,担心政府随时将养殖基地功能改变为其他建设用地而使投资失误,影响了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档次的提高,阻碍了产业做大做强。
   三、发展海洋经济的对策建议
   1、认识创新。海洋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建设海洋经济大区是我区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拓展发展空间的战略决策。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必须牢固树立蓝色国土意识,做好包括海洋国土在内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像开发陆地一样来开发海洋;必须充分认识海洋经济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把海洋经济发展作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新的增长点,作为增创我区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构筑经济发展新平台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构筑陆海共进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必须加强对海洋经济的研究,注意把握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努力实现海洋经济强区的目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怎么写,调查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区发展海洋经济的调查和思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