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范文常识报告总结调查报告从源头治理腐败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正文

从源头治理腐败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10-20 23:18:38]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调查报告   阅读:680

概要: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党风党纪教育不够深入,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其原因一是教育的方法不够灵活,没有创新,教育活动只注重形式,没注意实际效果。二是缺少理论化、系统化的教育,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三是没有采取有效的强化教育手段。 2、治本的各项制度抓得不实,制度的实际效应没有发挥出来。尽管我们制定了许多从源头治理腐败方面的规章制度,形成了治本体系,但在落实上抓得不够,一些制度的监督、约束作用未能有效地体现,致使腐败现象发生的苗头依然存在。其原因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工作只浮在面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抓落实、抓督办力度不大。 3、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管理还比较薄弱。长期以来,对各级领导干部如何使用手中权力的监督,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问题表现在:少数领导干部和个别“一把手”,自律意识差,滥用权力,不愿接受监督;上级对下级重使用,轻管理和监督;同级班子成员之间碍于情面不愿监督;下级害怕打击报复,不敢监督;人民群众接触和了解权力运行过程的机会少,无法监督。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 4

从源头治理腐败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标签:调查报告怎么写,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88haoxue.com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党风党纪教育不够深入,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其原因一是教育的方法不够灵活,没有创新,教育活动只注重形式,没注意实际效果。二是缺少理论化、系统化的教育,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三是没有采取有效的强化教育手段。
     2、治本的各项制度抓得不实,制度的实际效应没有发挥出来。尽管我们制定了许多从源头治理腐败方面的规章制度,形成了治本体系,但在落实上抓得不够,一些制度的监督、约束作用未能有效地体现,致使腐败现象发生的苗头依然存在。其原因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工作只浮在面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抓落实、抓督办力度不大。
     3、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管理还比较薄弱。长期以来,对各级领导干部如何使用手中权力的监督,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问题表现在:少数领导干部和个别“一把手”,自律意识差,滥用权力,不愿接受监督;上级对下级重使用,轻管理和监督;同级班子成员之间碍于情面不愿监督;下级害怕打击报复,不敢监督;人民群众接触和了解权力运行过程的机会少,无法监督。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
     4、对新时期腐败现象的特点、产生的原因深入分析的不够。由于对新时期腐败现象的特点、规律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开展从源头治理腐败工作中,抓不住主要矛盾,做不到有的放失。其原因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市场经济知识、入世规则学习得不够,理解掌握的不深。
     三、对今后从源头治理腐败工作的几点想法
     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在下面三个方面改进工作,加大力度。
     1、固本强基,加强和改进教育机制。尉建行同志曾指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首先要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上抓起,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使他们不犯错误。”因此,我们应重点加强两方面的教育。一是强化理论教育。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政治上的坚定。要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从实践看,光靠党员干部自觉去学习理论,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必须采取启发自觉与强化灌输相结合的办法。要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集中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夯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培养党员干部高尚的道德情操,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二是强化典型教育。要有意识地培养一批廉洁勤政的先进典型,包括各级领导班子集体典型和领导干部个人典型,要有行业部门、窗口单位的先进典型,通过简报、新闻媒体等各种有效形式进行宣传,弘扬正气,不断影响带动和教育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2、落实制度,充分发挥制度规范机制的有效作用。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各项工作制度能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在于一些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制度的坚决性、坚定性。纪检监察机关一方面要对各项治本的制度进行严密的部署,另一方面要对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如果只是发文件,而不深入实际调查落实情况,制度只能是形同虚设。我们要通过抓各级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来推动各项制度的全面落实,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3、强化监督,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腐败的产生,总是同一定的公共权力滥用密切相关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对其权力监督不力是共性原因。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始阶段,新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建立健全和完善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逐步实现党风廉政建设法制化,是改革体制、机制、制度,从源头上预防治理腐败的核心任务。
     首先,要强化群众监督。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是反腐败的重要力量,腐败分子也最怕群众的监督举报。当前,群众监督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群众监督工作环节薄弱,监督渠道不够畅通。我们要切实践行“三个代表”要求,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制定保护举报人的有效措施,鼓励人民群众敢讲话、讲真话,调动和激励群众监督的热情。举报一经查实,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举报的经济案件,按照违纪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提成。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党的纪律监督,提高纪检监察机关在反腐败领导体制中的地位和权威,充分发挥其在党内监督中的职能,尤其是对同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
     其次,要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一把手”自身过硬,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敢抓敢管,腐败现象就少发生,班子就有凝聚力,干部队伍就有战斗力,他所领导的地区或部门就能形成一股正气。相反,如果“

《从源头治理腐败工作的调查与思考(第2页)》出自:www.88haoxue.com网
www.88haoxue.com 一把手”自我放纵,滥用权力,压制民主,违法违纪,就会带坏一个班子,毁掉一批干部,败坏一方风气。因此,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形成对权力运作的有效监督制约机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全区实际出发,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一要建立良好的评价、考核和任用干部机制。通过有效的制度、措施保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使缺乏民主作风,听不进不同意见,不尊重民主权力,压制甚至打击报复批评者的,受到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使坚持原则、敢讲真话、敢于批评领导错误的同志,在评价、考核和提拔使用上不吃亏。二要拓展监督的范围,逐步建立对领导干部进行全程监督的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及时掌握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表现。三要不断加强执纪执法部门的监督职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对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区纪委监察局要对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加强指导、监督,使全区上下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四要建立严格的惩处制度,解决好对违法违纪者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问题。加大惩戒处理力度,轻者调离、免职,重者收权、罢官,使那些心存侥幸、想以身试法者却然止步。
     再次,要强化对人、财、物的监督管理。人权、财权、物权的滥用,是以权谋私的温床,是产生腐败问题的主要源头。改革体制、机制、制度必须将此方面作为重点,制定和完善对“人、权、钱”的监督制度和办法,加强监督管理,做到关口前移,警钟长鸣。近几年,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是还不够深入,需要在3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一要建立和完善干部管理监督制度,严格把好“用人关”。为了使选拔任用干部的监督关口前移,必须从建立新的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制度入手,变事后检查为事中监督,变被动监督为主动防范。落实好纪检监察机关对拟提拔任用干部实行一票否决的制度,协调组织部门,根据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制定符合区情的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新机制,建立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竞争上岗、民主测评的监督制度。二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遏制以权谋私。滥用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我们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保证行使权力公开、公正、公平。当前,要深入抓好政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政务公开制度是增强民主监督、提升政府办事透明度的有效举措,很受人民群众欢迎,应该持久地抓好落实。对那些隐瞒事实,该公开而不公开的行为要严肃处理。三要深入进行财政制度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们要在认真抓好“村帐乡管”和“乡镇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管”制度落实的基础上,尝试改革区政府财务制度,实行会计委派制,建立财务结算中心。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的、河南某地实行的财务结算中心制度,很值得借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根据入世规则和市场经济的需求,对保留的行政审批权,特别是对群众关注的容易滋生腐败的权力,加强制约监督,以行政审批制度为突破口,减少权力直接干预经济行为,规范权力行使规则,减少权钱交易的机会。
     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纪检监察干部应具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和精神,深入分析和探索新形势下腐败现象产生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这样,反腐败工作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
   
   

《从源头治理腐败工作的调查与思考(第3页)》出自:www.88haoxue.com网

上一页  [1] [2]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怎么写,调查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从源头治理腐败工作的调查与思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