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黄河三角洲地区,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实施深层次高水平开发,重点搞好"高效农业生态经济区"、”百万亩生态林"和"绿色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等生态项目建设,适度扩大粮食优质专用品种、优质牧草和优质畜产品的生产规模,建成我省新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基地。 4、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步伐,拓展农产品的市场空间 充分发挥市场对促进消费、引导生产、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完善市场流通功能,使之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完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在农产品集中产区发展一批规模适度、特色明显的专业批发市场,配套建设农产品保鲜、贮藏、加工、运输等设施,改善流通功能,提高市场辐射能力。二是加强销地市场网络的建设。要发挥规模优势,集中精品,在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地区,通过建立山东农产品"专卖店"、"一条街"、"批发中心"等形式,扩大我省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我省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进一步拓宽和延伸我省农产品北上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山东省-范文-范文,标签:工作计划怎么写,工作计划范文,http://www.88haoxue.com 4、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步伐,拓展农产品的市场空间
充分发挥市场对促进消费、引导生产、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完善市场流通功能,使之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完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在农产品集中产区发展一批规模适度、特色明显的专业批发市场,配套建设农产品保鲜、贮藏、加工、运输等设施,改善流通功能,提高市场辐射能力。二是加强销地市场网络的建设。要发挥规模优势,集中精品,在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地区,通过建立山东农产品"专卖店"、"一条街"、"批发中心"等形式,扩大我省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我省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进一步拓宽和延伸我省农产品北上、南下、西进的"绿色通道"。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大对西部市场的开发力度,充分发挥我省的农业技术优势,以产业转移带动市场转移。三是发展壮大农产品销售队伍。要重视农产品销售组织的建设,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和民间流通组织。积极推广现代营销方式,发展代理配送、联锁经营、网上交易等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广泛开辟销售渠道。四是强化品牌意识。要依托我省具有良好信誉的农产品传统优势,依靠龙头企业,创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站得住的名牌。通过名牌效应,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增强竞争能力。进一步改善流通环境,完善市场法规体系,规范卡场行为,逐步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5、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以植树造林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把解决永资源短缺和消除水患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来抓,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和防洪安全。坚持除害兴利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按照"全面推行节约用水,科学引用黄河水,积极引用长江水,大力拦蓄地表水;限制开发地下水,提高污水处理回用率,实施海水利用和淡化工程"的思路,认真编制实施全省水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规划,对地表水、地下水、客水、回用水及海水淡化等各种水资源,要联合调度;对城市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要统筹兼顾,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努力缓解水资源供求矛盾。到20xx年,新增供水能力20亿立方米,节水3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节水15亿立方米),平水年基本满足公共用水、城乡人畜吃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枯水年缺水率降低到10%左右。积极配合国家做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向胶东地区的应急调水工程,"十五"期间,争取基木解决重点缺水城市的供水问题。建设100处乡镇供水工程,争取全部解决长期缺水地区的人畜吃水问题。加快防洪除涝工程建设,努力提高防洪标准。重点加强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骨干河道治理、黄河干堤、入海流路治理、城市重点防洪工程、沿海地区防潮堤以及东平湖、恩县洼滞洪区和黄河滩区安全建设。争取到20xx年,黄河堤防全部达到2000年防洪标准;大型水库防洪标准达到2000年一遇;部分骨干河道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全面实施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要把节约用水作为缓解水资源矛盾的战略性措施来抓,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实行市场机制与政策引导相结合,科学治水与依法治水相结合,发展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建设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工业领域,要发展低耗水工业,限制高耗水项目,提高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农业领域,要大力推广防渗和低压管道技术,继续建设一批大型灌区配套及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扩大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全省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6,力争实现农业用水零增长。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继续搞好蓄水工程建设。沿黄地区重点安排卜座已建平原水库衬砌扩容,山丘区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库,沿海河道木海口建设一批地下水库,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一批拦河闸,提高蓄水能力。
加大水土流失和水污染防治的力度。深入开展全民植树造林活动,改善生态环境。建立鲁中南山区和胶东丘陵森林植被恢复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黄河故道绿色植被恢复区、沂蒙山生态旅游区。"十五"期间,重点搞好封山育林、平原高标准绿化和”三沿一环"(沿海、沿河、沿路、环城)工程。到20xx年,建立起以山区、平原、沿海、城镇绿化为重点的林业生态体系。要依法保护植被,严禁毁林毁草开荒,对25度以上坡耕地,要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对泰沂山区、鲁东低山丘陵区和鲁西北黄泛平原区等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要集中进行治理。要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严格执行基本农田和基本粮田占用审批和补偿制度,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区不少于8000万亩。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对污染企业要依法进行抬理,限期达标。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搞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减少农业的面源污染。"十五"期间,南四湖、东平湖以及淮河、海河流域主要河道要基本达到皿类水质标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