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范文常识作文读后感读书报告2篇» 正文

读书报告2篇

[10-20 23:38:37]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读后感   阅读:680

概要: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用理论指导实践,11月11日,公共管理学院联合自治区社科联、广西大学社科联共同主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共管理”研讨会,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理论研究,探讨和谐和会与公共管理领域的一系列问题,把十七大精神与专业建设、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列出一批重点选题,推出一批理论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理论依据,效果显著。 运用课堂阵地,长期宣传十七大精神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根据党中央“要切实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的要求,公共管理学院在期中教学检查会议上,要求各学科老师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结合各自的学科背景率先学习、深入研讨、深刻领会十七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渗透融入到专业教学过程中去。 “让第一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十七大精神的主阵地,引导广大党团青年认真学习、深切体会、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秉着这一理念,公共管理学院全体教师将以实际行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扎实推进十七大精神

读书报告2篇,标签:读后感范文,读后感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用理论指导实践,11月11日,公共管理学院联合自治区社科联、广西大学社科联共同主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共管理”研讨会,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理论研究,探讨和谐和会与公共管理领域的一系列问题,把十七大精神与专业建设、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列出一批重点选题,推出一批理论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理论依据,效果显著。
运用课堂阵地,长期宣传十七大精神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根据党中央“要切实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的要求,公共管理学院在期中教学检查会议上,要求各学科老师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结合各自的学科背景率先学习、深入研讨、深刻领会十七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渗透融入到专业教学过程中去。
   “让第一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十七大精神的主阵地,引导广大党团青年认真学习、深切体会、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秉着这一理念,公共管理学院全体教师将以实际行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扎实推进十七大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公管举行“欢庆‘十七大’喜迎‘两会一节’”知识竞赛
     10月19日晚,公共管理学院在院203教室举行了欢庆“十七大”,喜迎“两会一节”知识竞赛,公共管理学院06级和07级学生组成的6个参赛队参加了竞赛。公共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黄文静老师及来自广西民族大学、我校学生委员会和各学院学生干部代表来到现场观看比赛。
黄文静副书记为比赛致词。她说,举办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欢庆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向同学们宣传和普及党的基本知识。她还说到此次活动是受到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和团委的高度重视,同时感谢在座的兄弟院校代表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比赛主要分四个环节,分别是开场必答、幸运选题、开心抢答和风险提速。选手们以班为单位,三人为一组参加竞赛。紧张的比赛开始了,每个组都有基础分100分,然后根据所答的题目来进行相应的加减分,各位参赛选手都认真听题,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      
在第二个环节结束后,公共管理学院文艺部的四名同学为大家带来了诗朗诵《我的祖国》,他们用饱含感情的声音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和对党的热爱,诗朗诵把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比赛在热闹的气氛中进行,统计结果最后显示社工06参赛队以190分的成绩获得了冠军,该组队员黄露燕同学还获得了最佳表现奖,由黄文静副书记为他们颁奖,其他组也获得了相应的奖项。 举办这次活动目的在于欢庆党的“十七大”和迎接“两会一节”,让公管学院乃至全校同学们了解和掌握党的知识,意义重大。

广西大学2004 年大学生科技节社科类学术论文及社会调查报告比赛总结
社科类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比赛是我校 2004 年大学生科技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经过申报,校科技节组委会、校团委决定,把该比赛项目的承办权授予我院。根据校团委的指示精神,我院团委在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群策群力,得到了全院及各兄弟学院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比赛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比赛共收到 17 个学院选送的 157 件(篇)作品。其中社科类学术论文 90 篇,社会调查报告 67 篇。经过初评, 45 篇论文进入复赛, 30 篇调查报告取得复赛资格。最后, 20 篇论文和 19 篇调查报告在终评中脱颖而出(具体情况请参阅所附参赛情况一览表)。
    本次比赛项目从宣传到总结表彰经历了半年多时间,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现将本次比赛的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2004.4 — 004.9 )
从 2004 年 4 月校党办、校团委以文件形式发出我校举办 2004 年大学生科技节的通知开始,我院团委高度重视,利用《社管快讯》、橱窗、板报、开讨论会等方式把学校的指示精神向全院广大同学传达,激起同学们极大的参赛热情。特别是在暑假,要求同学利用假期多读书、多写学术论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写出高质量的社会调查报告。同时,向各兄弟学院提供承办该项目的相关信息,为全校同学参加比赛提供便利。
 8 、 9 月份继续利用《社管快讯》等宣传媒介进行了更为广泛的宣传。学院团委从 9 月份起在学工组设置咨询点,调派相关学生干部值班,回答广大同学关于科技节的有关疑问。
第二阶段:征稿整理阶段( 9 月份— 10 月中旬)
    在这个阶段,参赛作品陆续由各参赛单位选送到我院团委。我院团委派专人进行收集、整理,并对参赛资格作了初步审核。由于有些参赛作品标准化程度低或申报书填写不完整,为了维护作者的利益,我院团委把那些需要完善的作品反馈给作者。
    在这个过程中,我院应个别兄弟学院的要求两次放宽了截稿期限,以便有更多优秀的作品能够参加比赛。对作品进行清点、整理、核对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把作品的详细信息输进电脑。同时,为了公平起见,对每个参赛作品进行了匿名和消除相关信息处理,并随时向校团委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第三阶段:评比阶段,包括初评和终评( 10 月下旬— 11 月下旬)
由于作品数量较多,而专家评委老师的工作量较大,评比时间进行了将近一个月。
    初评阶段约占半个月。为了公平起见,经过校科技节组委会、校团委的批准,我们聘请了 9 位专家老师作为评委。初评作品分为 7 组,作品平均分配到每个评委老师手上,然后按比例抽取初评成绩较前列的作品直接进入复赛。经过初评,共抽取 45 篇论文, 30 篇社会调查报告进入复评。
    复评的工作更加繁重,多位评委老师每人要对每件作品打出成绩,然后以加权平均分作为终评分。由于大多数评委老师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硕士生导师,时间相当紧,只能利用周末等休息时间来进行评审,这给评审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保证评比的公正性,我们将所有进入复赛的作品重新作了分组和编排。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读后感读后感范文,读后感大全作文 - 读后感
》《读书报告2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