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b.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白烟消失,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其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c.等反应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发现立即熄灭,说明集气瓶中不含有氧气(Oxygen),剩余的气体基本上都是氮气(Nitrogen)了。(3)化学原理:红磷(P)+氧气(O2)点燃——→五氧化二磷(P2O5)我们选择能和空气中氧气起反应,而不跟氮气及其他气体起反应的固体物质磷,利用氧气跟磷反应生成另一固体物质五氧化二磷,使密封容器中气体的量减少,减少的量恰好是氧气的量,引起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压强减少,外面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中。(4)思考问题:a.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磷,而不用木炭?答:木炭燃烧生成产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碳(C)+ 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烧杯中的水就无法进入集气瓶。 《第2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一节 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出自:www.88haoxue.com网www.88haoxue.comb.如果还是要利用木炭燃烧来完成实验,我们该怎样改进?答:我们可以将烧杯中的水改
第2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一节 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标签:九年级化学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c.等反应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发现立即熄灭,说明集气瓶中不含有氧气(Oxygen),剩余的气体基本上都是氮气(Nitrogen)了。
(3)化学原理:红磷(P)+氧气(O2)点燃——→五氧化二磷(P2O5)
我们选择能和空气中氧气起反应,而不跟氮气及其他气体起反应的固体物质磷,利用氧气跟磷反应生成另一固体物质五氧化二磷,使密封容器中气体的量减少,减少的量恰好是氧气的量,引起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压强减少,外面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中。
(4)思考问题:
a.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磷,而不用木炭?
答:木炭燃烧生成产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碳(C)+ 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烧杯中的水就无法进入集气瓶。
《第2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一节 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出自:www.88haoxue.com网c.某同学进行该实验中,发现实验结果进入集气瓶中液体体积远不足1/5,为什么?
答:第一,红磷不过量。这样无法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第二,装置漏气,外面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使得水进入的量就减少。
d.其他相似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2.空气的成分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来分,大约是: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杂质和气体0.03%;
(2)空气的主要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
提问:为什么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会保持相对恒定呢?
(3)空气的“捕捉”和证明空气存在的实验
a. 实验仪器:如右图所示
b.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气密性的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
答:在导管处关闭失水夹,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观察液面,若漏斗中的液面不持续下降,则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c. 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气体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