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范文常识教案大全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第18课 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 正文

第18课 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

[10-20 23:39:47]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七年级历史教案   阅读:680

概要:3.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板书)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委派将军郑吉为第一任都护,对西域各国的行政、军事进行管理。各国的“王”、“侯”以及大小官吏都由汉朝任命,当时配带汉朝印绶的有376人之多。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这说明我国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汉时期就已经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 三、丝绸之路(板书) 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行政机构,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的经济、文化联系。当时,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共有两条道路:一条出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越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罗马共和国);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经车师前国(今吐鲁番盆地),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今新疆喀什),西跨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今里海东北)。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这条东西交通要道,源源不断地输往中亚、西亚以及非洲、欧洲各地,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指导学生参看课本111页丝绸之路地图,请学生在图上指明路线。) 此后,汉朝又遣使者至安息、奄蔡、犁靬、身毒等国。当时运中亚、欧洲的物产,除丝织品还有

第18课 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标签:七年级历史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3.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板书)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委派将军郑吉为第一任都护,对西域各国的行政、军事进行管理。各国的“王”、“侯”以及大小官吏都由汉朝任命,当时配带汉朝印绶的有376人之多。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这说明我国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汉时期就已经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

  三、丝绸之路(板书)

  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行政机构,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的经济、文化联系。当时,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共有两条道路:一条出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越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罗马共和国);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经车师前国(今吐鲁番盆地),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今新疆喀什),西跨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今里海东北)。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这条东西交通要道,源源不断地输往中亚、西亚以及非洲、欧洲各地,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指导学生参看课本111页丝绸之路地图,请学生在图上指明路线。)

  此后,汉朝又遣使者至安息、奄蔡、犁靬、身毒等国。当时运中亚、欧洲的物产,除丝织品还有铁器、漆器等,铸铁和凿井技术也在这时西传。中国的丝织品在汉代已享有国际盛誉,特别是欧洲的大秦,把中国丝织品当作珍贵的物品,称中国为丝国,对于东方丝国充满着憧憬和向往。

  四、班超经营西域(板书)(悬挂班超出使西域图)

  1.班超出使西域(板书)

  提问:哪个同学听说过“投笔从戎”的故事?学生简单叙述故事情节后,老师指出班超被东汉政府派遣出使西域,也在西域作出了重要贡献。(指导学生看《班超》插图)下面我们讲班超出使西域的过程。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成为南匈奴和北匈奴两个部分。南匈奴归顺了东汉,北匈奴贵族则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威胁东汉北部边境。北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各国,向他们勒索繁重的赋税,不许他们和东汉来往,切断了西域和东汉的交通。西域各国迫切希望跟东汉建立关系,他们纷纷派遣使者到洛阳,要求东汉出兵保护他们,摆脱匈奴的奴役和束缚。

  到汉明帝时期,东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政治已趋稳定。公元73年,东汉政府兵分四路,开始反击北匈奴。其中一路由窦固、耿忠率领出酒泉塞至西域。在击败匈奴呼衍王,夺取天山北路的门户伊吾卢(今新疆哈密西)之后,东汉政府在那里置宜禾都尉屯田,第二年重置西域都护府。

  为了加强和西域的联系,东汉政府派遣参加过这次出征的班超出使西域。班超西出阳关,首先来到鄯善(在挂图指出位置),鄯善王最初以礼相敬,但很快又表现得疏远和怠慢。班超觉察到这其中必有缘故。后来,他从接待人的口里探问得知,果然有匈奴使者正在鄯善进行活动。鄯善王慑于匈奴人的胁迫,孤疑未定,不知所从,也就不敢再亲近汉朝使者了。班超召集同行的吏士36人,分析了当时的处境,指出如不采取果断措施,就会束手就擒。随行的吏士说:“是死是活,我们齐心干,该怎么办,我们听你的。”班超坚决表示: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只有乘夜以火攻击匈奴使者,把他们消灭掉。于是吏士们在班超的指挥下,当夜向匈奴营发起攻击,他们顺风放火,乘乱斩杀了匈奴使者,促使鄯善王下决心断绝和匈奴的关系,归附东汉。

  随后,汉朝廷又命令班超为汉使,继续向西到达于阗(在挂图上指出位置),他又争取了于阗王,使他主动攻杀匈奴贵族派在那里的使者。之后,班超又进抵疏勒(在挂图上指出位置),派部下攻杀匈奴贵族用强力所立的疏勒王龟兹人兜题,重新扶立原来疏勒王室的人为王,得到疏勒人的拥护。经过班超的努力,西域大部分地区与东汉重新建立起互相信赖的友好关系。和汉朝断绝了60多年的西域通路,又重新打通了。

  班超赶走了匈奴奴隶主贵族,帮助西域人民摆脱匈奴奴隶制度的统治,符合西域人民的利益。因此,他在西域享有很高的威信,得到西域人民的拥护。公元75年,班超奉东汉政府的命令,从西域撤回。疏勒人听说后都不愿让他离去。班超途经于阗,于阗人放声大哭,坚决不让他走。班超拗不过当地官民的意志,只好上书给皇帝,说明情况,仍旧在西域留下来。从公元76年至102年,班超一直留在遥远的西域,班超返回都城洛阳,已七十一岁高龄了。(在挂图上指出班超出使西域路线)班超在西域前后经过了整整30个年头。他能顺应汉族人民与西域人民的共同愿望,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恢复了西域与汉长期以来存在的友好关系,加强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他是张骞之后又一位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他的那种以国家利益为重,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志气,他的那种不留恋大城市,不贪图安逸生活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东汉与大秦的交往(板书)

  班超出使西域,内地跟西域的交通畅通以后,中国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也就畅通了。中国的丝绸,西汉时就运到过大秦(罗马帝国)。东汉时,大秦很想跟中国进行直接贸易,中国也希望和大秦进行直接联系。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西经条支(今伊拉克)、安息等国,至安息西界(波斯湾)。(在地图上向学生指明甘英出使方向)那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往大秦,主要是由安息转运的,安息人恐怕开辟了从中国到大秦的直接通商道路以后,影响他们传统的商业利益,便故意向甘英夸大海道的险恶,甘英因而没有再往前走。甘英虽然没有到达大秦,但却熟悉了沿路的地理情况和风土人情,为以后中西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探险开辟欧亚交通的人。那时,大秦也在探索跟中国的直接交通。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者来到中国,还带来献给东汉桓帝的礼品:象牙、犀角、玳瑁。这件事记载在《后汉》上。公元166年大秦的使者来到中国是东汉同大秦的第一次直接联系。也是中国同欧洲的第一次联系,这是中国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下面请同学们联系第一课学过的计算年代的知识,回答中国同欧洲直接友好往来已经有多少年历史了?(1800多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七年级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大全教案大全 - 历史教案 - 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18课 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