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范文常识教案大全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第11课 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二)» 正文

第11课 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二)

[10-20 23:39:47]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七年级历史教案   阅读:680

概要:下面,请同学们依据上述内容回答:春秋战国有哪些突出的科技成就? 春秋战国不仅以先进的科技成就著称于世,而且文学艺术也是璀璨辉煌的。 二、《诗经》和屈原(板书)。 1.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板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请问这部总集是谁编订的?是孔子。它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诗歌分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政府采诗官从各地搜集的民间诗歌,是《诗经》的精华部分。《诗经》内容相当丰富,其中有不少篇章,生动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和反抗压迫剥削的强烈愿望。下面给同学们介绍两首诗。第一首诗看教材中的《硕鼠》,什么是硕鼠,看完诗后会不言自明,这首诗是劳动者愤怒的呐喊。第二首诗是《芣苜》。(出示该诗投影片)芣苜就是车前草。这是妇女们采车前子时唱的歌,简单的歌词,明快的节奏,使读者感受到劳动的愉悦、激起丰富的想象。下面你们试着读读,体会一下这首诗的意境。清朝人说,读了这首诗“恍惚听到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的情况。你们读后有什么感受? 这部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不朽的地位。 2.伟大的诗人屈原(板书) 每年农

第11课 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二),标签:七年级历史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下面,请同学们依据上述内容回答:春秋战国有哪些突出的科技成就?

  春秋战国不仅以先进的科技成就著称于世,而且文学艺术也是璀璨辉煌的。

  二、《诗经》和屈原(板书)。

  1.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板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请问这部总集是谁编订的?是孔子。它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诗歌分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政府采诗官从各地搜集的民间诗歌,是《诗经》的精华部分。《诗经》内容相当丰富,其中有不少篇章,生动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和反抗压迫剥削的强烈愿望。下面给同学们介绍两首诗。第一首诗看教材中的《硕鼠》,什么是硕鼠,看完诗后会不言自明,这首诗是劳动者愤怒的呐喊。第二首诗是《芣苜》。(出示该诗投影片)芣苜就是车前草。这是妇女们采车前子时唱的歌,简单的歌词,明快的节奏,使读者感受到劳动的愉悦、激起丰富的想象。下面你们试着读读,体会一下这首诗的意境。清朝人说,读了这首诗“恍惚听到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的情况。你们读后有什么感受?

  这部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不朽的地位。

  2.伟大的诗人屈原(板书)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谁?屈原。这种民俗的形成反映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呢?反映人们尊敬屈原、深切怀念屈原。他为什么受到人们这样的爱戴呢?这引出了一段悲怆壮烈、历世不衰的史话。(让学生看课本上插图《屈原》)插图上这位紧蹙双眉、低头沉思的人物就是屈原。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出身于楚国贵族。他出生在动荡的战国时代。面对秦国日益强大、楚国渐趋衰落的局面,他主张举贤任能,立法富国,联齐抗秦,一统天上,但却受到当权者的排挤,被免职流放。后来,楚都郢城被秦军攻破,屈原痛感空怀壮志、报国无门,于夏历五月五这天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不仅是一位很有抱负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汲南方民歌之精华,采楚国方言,创造了一种新体诗歌“楚辞”,写下许多优秀诗篇,《离骚》是其中名篇。

  《离骚》是一篇优秀的抒情长诗。它以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真理的执著追求,对楚国和人民的深切爱恋。全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述诗人的身世、黑暗势力对他的迫害以及自己的政治理想,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的感情。(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离骚》摘录)诗人表示自己决不放弃美与善的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决不与那帮小人同流合污。第二部分描写他上天下地、入水登山、探寻理想的情况。

  鲁迅评价《离骚》说:“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屈原的作品不仅对我国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流传国外,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他的诗作先后被译成多国文字。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三、繁荣的艺术和体育(板书)

  1.独立的绘画艺术——帛画《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板书)

  春秋战国时,绘画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这以前的绘画不是独立的艺术吗?我们先不必急于做出回答。让我们回忆一下,战国之前,人们大多把画绘在哪里呢?画在工艺品或建筑物上,比如半坡出土的陶器,上面就绘有变幻的花纹;春秋时期的旗帜上,也往往绘有蛟龙、熊虎、龟蛇等形象。而到战国时,才产生了一批不附于工艺品和建筑物的绘画作品。1942、1949和1973年先后在湖南长沙楚墓中发现了3幅战国帛画,这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战国绘画作品。《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其中的两幅,请看教材插图《妇女凤鸟图》,绘画技巧成熟,线条流畅,代表了当时的绘画水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

  春秋战国时期绘画艺术进步发展的又一体现是:青铜器、漆器的纹饰内容有很大变化,由原来的图案装饰发展到描绘现实生活的复杂图画。回忆一下商代司母戊鼎的四周有何纹饰?鼎四周是盘龙纹和饕餮纹。看书前第15幅彩图《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这个铜壶是1965年在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为清楚起见,再看教材中《铜壶上的刻画》插图,你们看这幅图展示了什么情景?刻画了宴乐、采桑、射箭、狩猎、攻防、水陆交战的场面。在整个壶面上,刻画了200多人的形象。画面生动形象,表现了当时卓越的艺术技巧。

  2.“钟鼓之乐”——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板书)

  钟是我国古代的乐器,用于单一击奏的,称为“特钟”;十几个大小相次成组的,称为“编钟”。1978年,在湖北随县的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战国成套乐器中的编钟,是极为珍贵的战国乐器,它代表了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看课本彩图《随县出土的编钟》,边看边讲)这套编钟,共65件,是用于祭祀、典礼和宴飨的礼乐器。编钟由青铜铸成,分三层排列在刻满彩绘花纹的钟架上,气势宏伟而壮观。最上层的叫钮钟,是用来定调的,只要准确地敲击标音位置,就能发出合乎一定音阶的声音。中层叫甬钟,有三个半八度音阶,能演奏各种乐曲,声音清脆嘹亮,悦耳动听。下层也叫甬钟,因为形大体重,所以声音深沉宏亮,在演奏时能起到烘托气氛与和声作用。用这套悬挂的编钟,至今仍可以演奏出古今中外的各种乐曲。

  由于音乐的发达,当时涌现了一批音乐大师,俞伯牙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俞伯牙,传说是春秋时人,以精于琴艺而著称。史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的记载,说他弹起琴来,琴声美妙无比,连马也仰首谛听,为之感动。他有个好友叫钟子期,很会欣赏琴音。“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由此可见,钟子期深深领悟到琴音的意境。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很伤心,从此不再弹琴。名曲《高山流水》,据说就是俞伯牙所作,而后人则以“高山流水”这一成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的高妙。

  3.围棋(板书)

  围棋古代称弈。围棋需要技巧、策略和耐力,变化无穷,因而深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围棋在我国起源很早,具体年代已不可考。到春秋的中晚期,围棋活动已经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到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频繁和城市文化的勃兴,更推动了围棋活动的发展。不仅“进退取与、攻劫放舍”等围棋的基本术语和理论已经形成,而且出现了像弈秋那样著名的围棋高手。(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中小字内容及插图)

4.巩固小结

  在简要概括本课所学内容的基础上,以教材中“春秋战国有哪些突出的科技成就”及“请你归纳春秋战国灿烂的文学艺术成就”为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春秋战国科学文化繁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前面已学内容形成呼应,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上,从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上分析问题的能力。

5.作业

  让学生当堂做课文所给的练习题

(三)教法建议

  教学方法:采用综合教学法,包括讲述法、谈话法、启情法、读书法、直观法等。

  教具:《芣苜》一诗的投影片。


《第11课 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二)》出自:www.88haoxue.com网

上一页  [1] [2] 


Tag:七年级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大全教案大全 - 历史教案 - 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11课 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