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学习方法历史知识材料解析题型解答» 正文

材料解析题型解答

[10-20 23:58: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历史知识   阅读:68859

概要:【例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请回答:(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4)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之间的关系?【解题思路】材料一中的关键词是"藉……立"和&quo

材料解析题型解答,标签:历史知识集锦,http://www.88haoxue.com
  
  【例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4)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之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材料一中的关键词是"藉……立"和"赖……行",体现了农商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材料二中的关键词是"妄议抑之"和"盖皆本也"。材料三中的关键词是"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只要找准了这些关键词,他们的观点就非常清楚了。第四小问是联系现实的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答案】(1)陈亮的观点是正确的,说明了农业商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2)黄宗羲的观点是农工商皆本;雍正帝的观点是农为本,工商为末,重农抑商。
  
  (3)黄宗羲的观点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并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是历史的进步。雍正帝的观点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不利于社会发展,是落后的。
  
  (4)在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
  
  【点拨】解此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找出每个材料中的关键词和中心点。对历史观点的归纳和总结要做到准确、精练,同时还要处理好同材料的关系,既不能完全照搬材料中的内容,又不能脱离材料。
  
  【例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约从16世纪开始,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这一转变称为现代化。可以认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世界近现代史即20世纪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三个历程。20世纪初到1945年是第一个时期,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转型期的不适应以及由它引发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造成了剧烈的动荡、战争、革命和危机。1945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第二个时期,与20世纪上半期的动荡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化进入稳定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是第三个时期。7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形势发生逆转,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滞胀现象,表明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失灵。同时滞胀也是结构性危机,曾经处于主导地位的汽车、电器等产业市场饱和,已有科技成果基本普及,新技术尚待开发。发达国家纷纷寻找解决滞胀的对策,大力推进高新技术的开发,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历史学习精要》
  
  材料二在经济发达的国家,20世纪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靠科技进步因素的比重,在本世纪初仅占5%-20%,而50-60年代,上升为50%左右,到80年代则高达60%-80%,有些生产部门,如电子工业则高达90%以上。
  
  --《新华文摘》
  
  材料三新加坡、韩国等,70年代,他们的经济就以年增长率超过10%的速度高速发展,不仅超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成为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竞争对手,令世界瞩目,被称为"70年代的奇迹"。
  
  材料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
  
  --邓小平《振兴中华民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自16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在生产力方面有过哪三次重大突破?
  
  (2)据材料一、二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新加坡、韩国实现现代化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举措。
  
  【解题思路】第(1)小题以材料为依托命题,但要求回答的内容是教材上的,同学们在回答时注意题目中的提示:"生产力""三次重大突破"。这就提示了同学们要回答的是三次工业革命方面的内容。第(2)小题要通过阅读材料得出答案,如"大力推进高新技术的开发,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靠科技进步因素的比重"等已经明确提示了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依靠科技。第(3)小题要求分析韩国、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这需要联系教材。第 (4)小题主要联系现实,提出自己的见解,是灵活性较强的一道题。
  
  【答案】
  
  (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等技术的兴起。
  
  (2)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3)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4)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科教兴国",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点拨】此题的材料内容多,信息量大,时空跨度大,所以同学们在做题时不仅要认真阅读材料,而且要根据有关问题对材料进行分析,筛选有效信息。此题从多方面考查了同学们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归纳综合能力,利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此类题具有明显的学科内综合的特点,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


上一页  [1] [2] 


Tag:历史知识历史知识集锦学习方法 - 历史知识
》《材料解析题型解答》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