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山市》学案

[07-09 16:02:5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68665

概要:3.解释句中加粗的字词。(1)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飞檐 )(明白 )(2)或凭或立,不一状。(有的人 )(形状 )(3)层层指数(指着数数 )(4)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集市)4.填空。(1)本文节选自(《 聊斋志异 》),作者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2)这篇文章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山市蜃景从出现到消失的)过程。先看到(孤塔),不久看见(宫殿),然后又看见(高墙)及其中的楼、堂、坊;大风起时,景物变模糊,风定后仅见(危楼)上面的人;最后景物渐渐变小以至不见。文中的描写细致生动、(变幻)神奇。(3)熟读课文开头,用原句填充:山市景观美丽而又奇特,说明山市独特的语句是(“邑八景之一也”)。指出山市见之不易的语句是(“然数年恒不一见”)。(二)阅读《山市》,回答问题1.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未几,高垣睥睨(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 B.城市依稀而已(模糊不清)C.惟危楼一座(危险的楼) D.数至八层,裁如星点(才)2.本文说明的顺序是( C )A.空间顺序

《山市》学案,标签: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模板,http://www.88haoxue.com
3.解释句中加粗的字词。
(1)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飞檐  )(明白  )
(2)或凭或立,不一状。(有的人   )( 形状 )
(3)层层指数(指着数数  )
(4)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集市 )
4.填空。
(1)本文节选自(《 聊斋志异 》),作者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
(2)这篇文章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山市蜃景从出现到消失的)过程。先看到(孤塔),不久看见(宫殿),然后又看见(高墙)及其中的楼、堂、坊;大风起时,景物变模糊,风定后仅见(危楼)上面的人;最后景物渐渐变小以至不见。文中的描写细致生动、(变幻)神奇。
(3)熟读课文开头,用原句填充:山市景观美丽而又奇特,说明山市独特的语句是(“邑八景之一也”)。指出山市见之不易的语句是(“然数年恒不一见”)。
  (二)阅读《山市》,回答问题
1.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未几,高垣睥睨(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 B.城市依稀而已(模糊不清)
  C.惟危楼一座(危险的楼) D.数至八层,裁如星点(才)
2.本文说明的顺序是( C )
  A.空间顺序 B.游踪顺序 C.时间顺序 D.逻辑顺序
3.从文中依次摘出五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加以解释,然后说明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①无何______解释:不一会儿。
②___未几_________解释:不一会儿。
③____既而_____解释:不久。
④____逾时________解释:过些时候。
⑤______倏忽__________解释:突然。
作用:表现山市景象瞬息变幻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切乌有”中的“乌有”意为_____没有___________,有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是__子虚乌有______________。
5.用现代汉语翻译最后一句话。
明确:我听说,起早赶路的人,曾经看到山上有居住的人家,集市和商店,与人间毫无差别,所以山市又叫做“鬼市” 。
6.将“始悟为山市”改为“始知为山市”可否?为什么?
明确:_不可改。“始悟”有“恍然”之意,此“悟”照应开头的“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用“知”则无醒悟的意味。
 


上一页  [1] [2] 


Tag: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山市》学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