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兰亭集序》教案设计1-人教必修一» 正文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1-人教必修一

[07-12 14:12:1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68341

概要:6.齐读。指导学生在板书提示下试背诵。 三、讨论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后人感怀。 1.指名学生朗读。 2.讨论: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发言后,明确:这段议论中饱含感情,写出了阅读昔人兴感之作时内心苦闷伤感与古人产生共鸣。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对于生死说得如此痛切,虽有悲观消极情绪,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批判了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世界观。 3.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rdq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1-人教必修一,标签:高一语文教学设计模板,http://www.88haoxue.com
6.齐读。指导学生在板书提示下试背诵。 
三、讨论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后人感怀。 
1.指名学生朗读。 
2.讨论: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发言后,明确:这段议论中饱含感情,写出了阅读昔人兴感之作时内心苦闷伤感与古人产生共鸣。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对于生死说得如此痛切,虽有悲观消极情绪,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批判了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世界观。 
3.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全班齐读。 
四、归纳总结 
本文先绘声绘色地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接着叙志抒怀,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比较阅读:课外阅读《腾王阁序》,比较与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上一页  [1] [2] 


Tag:高一语文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1-人教必修一》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