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南宋词教案

[07-12 14:29:3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68155

概要: 1.学生背诵。 2.简介作者。 姜夔(约1155—约1221) 南宋文学家,精通音乐。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因屡试不第,一生未仕,乃往来鄂、赣、皖、苏、闽间,出入仕宦家,与诗人词客交游。死于杭州。诗初学黄庭坚,后改学晚唐,诗旨清新,饶有韵味,有《白人道人诗集》;词为婉约派,清妙秀远,追求高雅,有《白石道人歌曲》。 3.简介背景 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时触发起一种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文恬武嬉,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于是写下了这首《扬州慢》。 4.学生对照书下注释,了解词的内容。 ⑴大家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情感上有种什么样的感觉?(指名或集体回答) 明确:悲(悲凉、凄凉、凄冷等) ⑵你是从哪些地方(字、词、句)读出这种感受的? 明确:尽

南宋词教案,标签: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模板,http://www.88haoxue.com
    1.学生背诵。
    2.简介作者。
    姜夔(约1155—约1221) 南宋文学家,精通音乐。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因屡试不第,一生未仕,乃往来鄂、赣、皖、苏、闽间,出入仕宦家,与诗人词客交游。死于杭州。诗初学黄庭坚,后改学晚唐,诗旨清新,饶有韵味,有《白人道人诗集》;词为婉约派,清妙秀远,追求高雅,有《白石道人歌曲》。
    3.简介背景
    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时触发起一种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文恬武嬉,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于是写下了这首《扬州慢》。
    4.学生对照书下注释,了解词的内容。
    ⑴大家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情感上有种什么样的感觉?(指名或集体回答)
    明确:悲(悲凉、凄凉、凄冷等)
    ⑵你是从哪些地方(字、词、句)读出这种感受的?
    明确: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空城、“二十四桥……为谁生”等。
    ⑶刚才你所撷取的这些词语,诗人是从哪些感官来描写的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景(色)、声
    ⑷如果用词作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作者此时所见的扬州城,它应该是?(指名或集体回答)
    明确:空城(废池)
    ⑸诗人为何“解鞍少驻初程”?他心目中的扬州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明确:(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6)是什么原因使昔日繁华的扬州城变成了一座“空城”的呢?
    明确:“胡马窥江”指的是高宗建炎三年(1129)、绍兴四十年(1160)、四十一年(1161)和孝宗隆兴二年(1164)金兵屡次南侵之事。尤其是绍兴四十一年(1161)那一回。金主完颜亮亲率金兵攻占扬州,在瓜洲望江亭对其下属说:“朕不久入浙,誓不返国”,并改亭名为“不归亭”。
    5.找一找《扬州慢?淮左名都》中所用的典故,说说它的来历和作用。
    四.鉴赏《鬲溪梅令》
    1.学生齐读。
    2.学生对照书下注释,了解词的内容。
    3.此词实为怀念合肥情侣之作。在这首词中,词人灵心独运,用想象营造出一如梦如幻、恍惚迷离的意境,极富朦胧之美。
    五.作业布置
    背诵这三首词


上一页  [1] [2] [3] 


Tag:高二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葡萄月令教案

》《南宋词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