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图1 牛耕图 图2 清明上河图(局部) 材料二 隆庆元年(1567年),进士蒋以化记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饿着肚子),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西台漫记·记葛贤》 材料三 同治五年(1866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建。它是中国最早的私营机器制造厂。初为锻铁作坊,后不断扩大规模,更新设备,至同治十二年已成为初具规模的近代工业企业,称“发昌号铜铁机器车房”。光绪二年(1876年)开始制造小火轮、车床等。八十年代称“发昌机器船厂”,俗称&ldquo
高中历史必修2期末测试卷,标签: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模板,http://www.88haoxue.com
![]()
图1 牛耕图
图2 清明上河图(局部)
材料二 隆庆元年(1567年),进士蒋以化记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饿着肚子),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西台漫记·记葛贤》
材料三 同治五年(1866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建。它是中国最早的私营机器制造厂。初为锻铁作坊,后不断扩大规模,更新设备,至同治十二年已成为初具规模的近代工业企业,称“发昌号铜铁机器车房”。光绪二年(1876年)开始制造小火轮、车床等。八十年代称“发昌机器船厂”,俗称“发昌机器厂”,以制造小火轮为主,为当时上海民族资本机器工业中最大的厂家。后因受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英商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四 陈启沅是近代中国早期著名的华侨民族资本家。他……于1874年在南海县西樵简村堡创办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的蒸汽缫丝厂“继昌隆”。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缫丝,俗称“丝偈”,该厂雇佣工人六七百,出丝精美,行销欧美,获利甚厚。不久,因被视为异端,于1881年(光绪七年)被南海知县下令关闭。
──以上材料摘自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
www.88haoxue.com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
(2)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概括其本质特征。(4分)材料三反映的经济现象和材料二相比有何明显进步之处? (2分)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如何?(2分)
(4)简述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时,在关于产品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受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材料二 如下图片:
![]()
材料三 连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美国商务部4日做出初步裁定,对产自中国的镁碳砖征收132.74%至349%的临时反倾销税。两会前夕,美国还对中国输美铜版纸和磷酸盐两起双反案的反补贴初裁公告。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姚坚(2010年3月)5日对美方采用的歧视性做法给予驳斥,表示中国坚决反对美国此种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做法,将就其违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做法进行交涉,以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利益。
──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关贸总协定何时成立?这项规定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4分)
(2)材料二是哪一国际组织的标志?它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分)
(3)中国是哪一年加入材料二国际组织的?简述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加入上述组织后受到的制约?(4分)
(4)针对材料三美国的做法,中国应如何应对 (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1918年苏俄开启国有化运动,将工业、商业全面收为国有,将土地收为公有。1930年代kai始,苏联经济快速增长。与此相对比,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引发西方私有经济国家19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苏联国有经济的高增长,跟西方私有经济的大危机,反差如此之大,使世界各国普遍学着国有化、也由政府办企业。中国先是在30年代小范围内做国有化,到5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面国有化。
──《经济观察网》(2010年2月2日)
请回答:
(1)1918年苏俄实行什么政策?其目的是什么?(4分)
(2)5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的特征是什么? 1978年以后中国是怎样一步步突破这种旧体制模式的?(6分)
(3)20世纪30年代,胡佛总统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改革后开创了怎样的经济发展新模式?(4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摘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四曰发赈;五曰……;六曰出贷;七曰蠲(juan:免除)赋;八曰缓征;九曰……。
──《大清会典》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不稳定的因素。(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代救灾、减灾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原文)。(4分)
(3)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中国古代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救灾问题?简要说明理由。(2分)
参考答案:
1.C 读懂材料,抓住关键词“能风与旱”。
2.D 土地兼并使农民失去土地,国家的税收难以保障,所以D项不正确;明清时期,地主和商人赚来的钱大量买田置地,所以当时土地兼并的频繁客观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3.B 考查基础知识,是识记题。
4.C 北宋时商业活动已不象唐朝严格限定在“市”里,而是突破了坊市界限,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5.B 从“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可知,材料中的政策是重农抑商。
6. D 1500年左右,新航路开辟出来,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抓住“从长远看”关键词,因为西、葡把掠夺的钱财用于统治者的奢侈享乐上,很快衰落下去。
7.A 关键是“19世纪初”、“为机械动力”。
8.A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是蒸汽机,蒸汽机使用的能源材料为煤。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