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教学设计地理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教学设计山岳的形成 教学设计-必修1» 正文

山岳的形成 教学设计-必修1

[07-17 23:22:5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   阅读:68962

概要:火山部分难度不大,建议教师从影视资料入手,引导学生系统地分析火山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和规模大小。2.对于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部分,教师可以先给出活动第一题的数据,让学生从技术要求、工程量和造价等方面,分析山岳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的影响;再从线路技术要求分析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需要将线路位置选在哪里、如何设计线路走向,进而总结出山岳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空间布局和走向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是作为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案例出现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部分活动与参考答案】活动31.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乙地是背斜,甲地是向斜。由于向斜岩层差异侵蚀的结果,形成山岭的是向斜,所谓“向斜成山”。2.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乙地,因为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而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活动5答案要点:1.从表4.1分析,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远远小于公路,说明其对地形的要求较高。从表4.2分析,山岳地区修铁路的工程量和造价均比平原、丘陵地区高。综合分析来

山岳的形成 教学设计-必修1,标签:高一地理教学设计模板,http://www.88haoxue.com
火山部分难度不大,建议教师从影视资料入手,引导学生系统地分析火山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和规模大小。

2.对于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部分,教师可以先给出活动第一题的数据,让学生从技术要求、工程量和造价等方面,分析山岳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的影响;再从线路技术要求分析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需要将线路位置选在哪里、如何设计线路走向,进而总结出山岳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空间布局和走向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是作为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案例出现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

【部分活动与参考答案】

活动3

1.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乙地是背斜,甲地是向斜。由于向斜岩层差异侵蚀的结果,形成山岭的是向斜,所谓“向斜成山”。

2.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乙地,因为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而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

活动5答案要点:

1.从表4.1分析,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远远小于公路,说明其对地形的要求较高。从表4.2分析,山岳地区修铁路的工程量和造价均比平原、丘陵地区高。综合分析来看,在山区修铁路比较困难,而发展公路相对容易些。

2.(1)公路选线时考虑了地形、河流、沼泽等自然因素。公路在山谷中穿行时,呈“之”形弯曲,减少陡坡的影响,同时道路尽量避开陡坡面;公路跨越河流时需要修建桥梁;公路避开沼泽地。

(2)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公路在选线时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这说明人口和聚落等人文因素,也是公路选线时要考虑的。

(3)略


上一页  [1] [2] 


Tag:高一地理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 - 地理教学设计 -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
》《山岳的形成 教学设计-必修1》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