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教学设计音乐设计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唱山歌》教学设计» 正文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唱山歌》教学设计

[07-18 00:33:0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阅读:68892

概要:生:广西壮族的。二、学唱歌曲1.导入师: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生:想。2.听录音范唱(出示歌片,放录音范唱)。师:我们一起听录音范唱,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绪。师:谁来说说歌曲的速度和情绪?生:中速、优美、婉转地。生:委婉动听地。生:甜美柔和地。师:你们说得都非常正确。这首歌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根据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刘三姐》影片一上映,这首歌像插上了翅膀,立即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喜欢刘三姐,更喜欢她唱的这首歌。3.再听,轻声随录音唱。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轻声随着唱一唱,注意观察: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记谱有什么不同?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生:(听后回答)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个拍号,而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结合歌曲讲解)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师: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生:老师,这首歌中的“哎”特别长。师:很好,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这也是难点之处。4.难点解决(1、2、3、4依次出示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唱山歌》教学设计,标签: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模板,http://www.88haoxue.com
生:广西壮族的。

二、学唱歌曲

1.导入

师: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

生:想。

2.听录音范唱(出示歌片,放录音范唱)。

师:我们一起听录音范唱,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师:谁来说说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生:中速、优美、婉转地。

生:委婉动听地。

生:甜美柔和地。

师:你们说得都非常正确。这首歌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根据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刘三姐》影片一上映,这首歌像插上了翅膀,立即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喜欢刘三姐,更喜欢她唱的这首歌。

3.再听,轻声随录音唱。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轻声随着唱一唱,注意观察: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记谱有什么不同?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生:(听后回答)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个拍号,而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

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结合歌曲讲解)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

师: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生:老师,这首歌中的“哎”特别长。

师:很好,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这也是难点之处。

4.难点解决(1、2、3、4依次出示)。

5.随录音完整演唱歌曲(放录音)。

师:现在我们随录音来演唱这首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

学生随录音演唱歌曲。

6.视唱曲谱(详细过程略)。

1)划拍视唱。注意变换拍子略突出强拍。

2)随教师的伴奏视唱(一人指谱)。

7.唱歌词,歌曲处理。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现在你们把自己当成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再来演唱一遍歌曲。

学生随老师优美的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9.设计演唱形式。

师:同学们唱得非常好,但老师听了,感觉还不解渴,我们刚才的演唱形式是──

生:齐唱。

师:我们能否变换一下演唱方法?小组讨论一下,设计成什么形式。

学生讨论并演唱。

1)男女生接力唱,最后一个“罗湾又多”齐唱。

2)领唱与齐唱。

3)创设情境,领唱在“江面”,齐唱在“岸边”。

师(鼓掌):你们的演唱,仿佛把老师带到了山清水秀的广西桂林──刘三姐的故乡。

三、知识拓展──壮族风俗歌会“歌圩”简介

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许多民族音乐活动(出示卡片),最著名的是传统的风俗歌会“歌圩”。“圩”是“集会”的意思;“歌圩”就是赛歌、唱歌的集会。你们想不想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

生:想。

师:下面老师请同学们观看老师给大家搜集的图片──壮乡风情(大屏幕)。

1.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等地。壮族地区有“歌海”之称,男女老幼都用唱山歌来表达情意。“歌圩”是壮族历史悠久的风俗歌会。

2.“歌圩”活动,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选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3.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互相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称之为“墩圩”。


www.88haoxue.com

4.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 - 音乐设计 - 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唱山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