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教研“将”出来的“校本教材”» 正文

“将”出来的“校本教材”

[10-21 00:24:0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语文教研   阅读:68465

概要:“将”出来的“校本教材”一、背景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教科书上下两册文言文共有“六记”:《桃花源记》、《核舟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而下册第六单元就有四记。 我们学校也有一记:《盘山小学记》。该记主要记述了蒋鼎文先生建造盘山小学一事,刻在汉白玉石碑上,冯贞胥所撰,沙孟海所书。该记有着极高的文史、书法研究价值,是学校的瑰宝,也是学校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但碑文是用文言文写的,且有较多繁体字,多数人不能认读,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二、过程描述(一)山重水复疑无路上个学年,我教八(下)第六单元时,先向学生介绍单元课文(四记)概况,接着问:我们学校也有一“记”,大家知道吗?学生们回答:《盘山小学记》。但没等我介绍该碑文的内容,学生们已在下面窃窃私语了。我问: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接二连三地站起来说“那碑上的字没几个认识,文章看不懂”等等。胆大的杜宇丽也站了起来扑闪着眼睛说:“老师,最好您能把这篇文章教给我们,那这个单元就有五‘记’了。”没等我表态,其他同学已鼓起掌来了。我心里“格登”一下,显然我被“将”住了,心里直犯怵。因为碑文虽

“将”出来的“校本教材”,标签: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http://www.88haoxue.com

“将”出来的校本教材

一、背景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教科书上下两册文言文共有“六记”:《桃花源记》、《核舟记》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而下册第六单元就有四记。

    我们学校也有一记:《盘山小学记》。该记主要记述了蒋鼎文先生建造盘山小学一事,刻在汉白玉石碑上,冯贞胥所撰,沙孟海所书。该记有着极高的文史、书法研究价值,是学校的瑰宝,也是学校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但碑文是用文言文写的,且有较多繁体字,多数人不能认读,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二、过程描述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

上个学年,我教八(下)第六单元时,先向学生介绍单元课文(四记)概况,接着问:

我们学校也有一“记”,大家知道吗?学生们回答:《盘山小学记》。但没等我介绍该碑文的内容,学生们已在下面窃窃私语了。我问: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接二连三地站起来说“那碑上的字没几个认识,文章看不懂”等等。胆大的杜宇丽也站了起来扑闪着眼睛说:“老师,最好您能把这篇文章教给我们,那这个单元就有五‘记’了。”没等我表态,其他同学已鼓起掌来了。我心里“格登”一下,显然我被“将”住了,心里直犯怵。因为碑文虽拜读过多次,大意也懂,但仅是“意会”而已。倘若正儿八经地拿到课上“言传”,恐怕要出洋相。不过当时也没细想,望着学生们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我毫不犹豫地应允了。我只是觉得作为回到母校教书的语老师有义务也有责任把这碑文搞掂,更何况面对的想要学的学生呢!我郑重向学生承诺:老师先把碑文整理成简化字,再断好句,打印出来给大家阅读。于是学生们带着一种企盼学习《小石潭记》,我也肩负着一种使命投入到教学中。

课后我飞奔碑文而去,把碑文临写到方格纸中,仗着有一点繁体字功底,化繁为简基本没问题。但有几个异体字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如碑文中一个“氵亯  ”字,查了许多工具书,请教了许多人都没结果。虽然从上下文来看,我臆测这字可能为“淳”字,但臆测之事,无凭无据没有说服力不算,终归有些卑琐的感觉。看来这个字也跳出来“将”了我一军,我不由抚碑嗟叹,唏嘘不已。这字似乎就是一个暗礁,把我对学生的诺捅漏了底,我的断句、我的翻译也因此而搁浅了。这一年中这字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我常向一些所谓的“文化人”冒昧讨教,有时竟闹出不快来。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

苦心人,天不负。那次去绍兴参加培训,绍兴党校旁边有爿书店,晚饭后逛到那里随意翻阅,忽然瞥见书架上有本《古代汉语词典》,我忐忑而虔诚地把它拿下书架,心想:我只要查一个字,你“肚子”里有我们便是有缘了,我定将你带回家去放在我的案头。我便细心检起字来,“氵亯     238”赫然映入眼帘,我欣喜若狂:“小东西”原来藏在这里!真是“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二话没说买下它便带回寝室仔细查阅起来。由于得了这个宝贝,注释容易多了,全文共注了95处,还不包括注音。

(三)带雨云埋一半山

整理好注释打印成文后,我迫不急待地要去践诺,到课上一讲,学生们也很是兴奋,三三五五个头碰在一起嚷嚷着。一个叫:哇,原来是这个字!一个喊:我猜对了,它就是这意思!我待他们“闹”够了才开始我的工作。这节课效果出奇地好,那几个对文言文最头疼的男孩子也听得煞是认真,我喜在心里,美在脸上。课后还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把碑文去临写一遍。我觉得那碑上的字其实是我们学校的根,也是整个华夏文明的根!虽然现在的我们觉得它老枝盘曲状如乱麻,但它却滋养着我们的现代文明,将来再寻我们的根还是要寻到它那里去。现在的人不屑于它,但我的学生还淳朴、还没受世俗的污染!

当那份激动慢慢消退后,我竟对自己的课怀疑起来。我与一位同事讨论了这个问题,他一语道破玄机:这篇文章语句骈散结合,有不少句式齐整对仗工整的句子,宜采用传统的诵读法,读出语感,读出朗读文言文的韵味,加强课堂朗读指导才是正道,而注释已较详尽了,学生已可自行疏通文意了,你煞力解释字词貌似中锋行笔其实是剑出偏锋!我愕然!我叹服!或许有时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那会没有了心灵的空间去审视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也!

(四)开窗放入大江来

故事并没有就此打住,我与教研组长联系,请其他老师按后一种设想上一课,我们的老师都参与了这个活动。执教老师在课中就是指导学生怎样读,老师适时穿插“句读”常识,一读二比较竟也搞懂了句意,掌握了朗读的停顿、节奏、语调。效果显然比我那堂课更有趣更受用!

评课时有一位老师又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其实我们学校还有一位大书法家可以挖掘,那就是题写“盘山小学”校名的于右任先生。又有一位老师顺势说:我们不妨搞一个语文综合性学习,大家设置几个跟校史有关的主题,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撰写文章。其他老师纷纷赞同这个主意,各拟出了几个主题,讨论暂定两个,先开展其中一个:“盘山小学”的校名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所书。1964年11月10日,于病逝于台北。其亲属在一个铁箱中发现于早在1962年写的两张纸条,一张写着:我百年之后,愿葬在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另一张写着: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对于此诗此人我们又有何感想?课外收集有关于右任先生的生平事迹,关注当今天台岛时政,发表自己的看法。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教研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语文教研
》《“将”出来的“校本教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