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我在写作教学中,曾经多次以《纪念刘和珍君》为例,解说以情纬文的写作方法,每当我点破这条贯穿全篇的语言链之后,学生就对贯穿全篇的情感流有了感悟,进而对以情为径把复杂事象组合成篇的写法就有所理解和把握。 虽说在教学鲁迅作品方面,无论是我的教还是我任课班级学生的学以及经我指导的实习生的教,都未曾遇到无以克服的特别困难,但是,我对不少师生关于鲁迅作品难教难学的感觉还是很理解的。因为我知道,广大师生对鲁迅作品的教学往往受到来自某些权威“参考资料”的误导。 比如,《藤野先生》这篇充满语文智慧的记人散文,是青少年进行人格修养、人文修养、写作修养的好教材。本来这篇散文语言通达、形象鲜明、主旨显豁、情趣盎然,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会很有兴趣而且没有多大困难。可是,一旦被来自某些权威“教学参考资料”误导,就很容易陷入困境而生厌弃之想。 我曾经读过《探寻救国真理的道路上——〈藤野先生〉分析》(《鲁迅作品分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出版)、《〈藤野先生〉导读设计》(《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8期)、《〈藤野先生〉教学说明》(《初级中学语文第五册参
鲁迅作品的教学指导,标签: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http://www.88haoxue.com我在写作教学中,曾经多次以《纪念刘和珍君》为例,解说以情纬文的写作方法,每当我点破这条贯穿全篇的语言链之后,学生就对贯穿全篇的情感流有了感悟,进而对以情为径把复杂事象组合成篇的写法就有所理解和把握。
虽说在教学鲁迅作品方面,无论是我的教还是我任课班级学生的学以及经我指导的实习生的教,都未曾遇到无以克服的特别困难,但是,我对不少师生关于鲁迅作品难教难学的感觉还是很理解的。因为我知道,广大师生对鲁迅作品的教学往往受到来自某些权威“参考资料”的误导。
比如,《藤野先生》这篇充满语文智慧的记人散文,是青少年进行人格修养、人文修养、写作修养的好教材。本来这篇散文语言通达、形象鲜明、主旨显豁、情趣盎然,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会很有兴趣而且没有多大困难。可是,一旦被来自某些权威“教学参考资料”误导,就很容易陷入困境而生厌弃之想。
我曾经读过《探寻救国真理的道路上——〈藤野先生〉分析》(《鲁迅作品分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出版)、《〈藤野先生〉导读设计》(《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8期)、《〈藤野先生〉教学说明》(《初级中学语文第五册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怎样分析〈藤野先生〉的主题思想》(蔡澄清,《鲁迅作品教学浅谈》)等论文与教学参考资料,发现大多认定《藤野先生》这篇散文的主人公是鲁迅或者是藤野先生和鲁迅,其主题思想是表达鲁迅的爱国思想或者是既赞扬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也表现鲁迅自己的爱国思想。
真是奇怪,文章的题目明明是《藤野先生》,怎么表现的对象却是鲁迅或鲁迅和藤野先生?我带着这个问题仔细研读了《藤野先生》之后,确认这些论文和教学参考资料的作者都误读或部分误读了这篇优秀散文,以致对它的表现对象、主题思想以及构篇方法都作了错解或部分错解。于是我写了《〈藤野先生〉所写的是藤野先生》(《徽州师专学报》,1987年,第2期,第101-104页。)一文。该文对前述几篇论文和教学参考资料的一些观点进行辨析之后,确认:“《藤野先生》是一篇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文章和题目高度统一的典范文章。”从结构上看,“她没有什么缺陷需要辩解,没有什么漏洞需要填补。她立体地反映生活,联系中展现人生,这是习惯于平面地、孤立地看问题的人难于理解的。然而,假如我们真的认为,这篇作品是表现鲁迅的爱国思想的或者是既赞扬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也表现鲁迅自己的爱国思想的,那鲁迅的在天之灵也会不安至极。因为,这等于说,鲁迅当年写作此文,是借写藤野先生之名,行表现自己之实。”
现在我要补充说:《藤野先生》是学习写作记人散文的极佳范本。她不是通过记一件事或二三事来表现某个人(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或者英模等等)的思想与情操,而是以作者的一段生活、思想历程为线索来结构全篇,通过记录大大小小、点点滴滴、看似无关其实有关的事情,集中表现主人公的情思与人格。
凭心而论,鲁迅作品之所以难教、难学,除了因为往往受到来自某些权威“教学参考资料”的误导之外,还由于常常受到升学、晋级考试试题的干扰。各级各类升学、晋级考试的语文试题中,难免有题目出自鲁迅作品,而出自鲁迅作品的试题大多是怪题、偏题。这就逼使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鲁迅作品时多长心眼、长怪心眼,这就导致鲁迅作品越来越难教、越来越难学。
总之,要开辟鲁迅作品教学的新生面,走出难教难学的困境,必须以平常心来对作品本身进行认真的钻研,以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本身固有的思想流、情感流。为此,必须排除来自方方面面的误导和干扰。我以为。
上一篇:提高你修养的100句话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