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教研巧用一字,写活春天——品赏“钻”“拱”“破”» 正文

巧用一字,写活春天——品赏“钻”“拱”“破”

[10-21 00:24:0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语文教研   阅读:68311

概要:但评价一个字使用得是优是劣,是必须联系前后文的,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巴拉兹说得好:“上下镜头一经连接,原来潜藏在各个镜头里的异常丰富的含义便像火花似的发射出来。”(《电影美学》)诗文里的一个个意境,就是电影学中的一个个镜头。而组成诗文中的意境的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的字。如果用巴拉兹这个标准来衡量用字的优劣,那么朱自清的“钻”,王宜振的“拱”,就应该列入王国维“着一字而意境全出”的行列了。那么,稼轩的这个“破”字呢?辛弃疾生活在一个有点特殊的朝代。两个老皇帝在金国当囚徒,新皇帝苟安江南似乎并不想把老皇帝接回来,接回来自己的宝座就保不住了。而皇帝的周围簇拥着一群妥协投降的奸佞小人。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南宋小朝廷里,坚决主张抗金的辛弃疾自然“不为众人所容”,而落得“孤危一身”。淳熙八年,也就是公元1181年,辛弃疾终于遭弹劾免职,闲住江西上饶的带湖达十年之久。从21岁组织二千人抗金,到现在遭弹劾免职,辛弃疾金戈铁马二十年。于今,自己已经四十一岁了,而家乡山东依然在金国的蹂躏之下。有家不能归,有志不能施,动辄得咎,而把“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此时,辛弃疾开始厌倦政治,他

巧用一字,写活春天——品赏“钻”“拱”“破”,标签: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http://www.88haoxue.com

但评价一个字使用得是优是劣,是必须联系前后文的,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巴拉兹说得好:“上下镜头一经连接,原来潜藏在各个镜头里的异常丰富的含义便像火花似的发射出来。”(《电影美学》)诗文里的一个个意境,就是电影学中的一个个镜头。而组成诗文中的意境的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的字。如果用巴拉兹这个标准来衡量用字的优劣,那么朱自清的“钻”,王宜振的“拱”,就应该列入王国维“着一字而意境全出”的行列了。那么,稼轩的这个“破”字呢?

辛弃疾生活在一个有点特殊的朝代。两个老皇帝在金国当囚徒,新皇帝苟安江南似乎并不想把老皇帝接回来,接回来自己的宝座就保不住了。而皇帝的周围簇拥着一群妥协投降的奸佞小人。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南宋小朝廷里,坚决主张抗金的辛弃疾自然“不为众人所容”,而落得“孤危一身”。淳熙八年,也就是公元1181年,辛弃疾终于遭弹劾免职,闲住江西上饶的带湖达十年之久。从21岁组织二千人抗金,到现在遭弹劾免职,辛弃疾金戈铁马二十年。于今,自己已经四十一岁了,而家乡山东依然在金国的蹂躏之下。有家不能归,有志不能施,动辄得咎,而把“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此时,辛弃疾开始厌倦政治,他喜欢上了庄子的文章陶渊明的诗。他以稼名轩,留连山水,想从淳朴宁静、恬淡清新、富有生趣的田园生活中寻觅慰藉。《鹧鸪天·代人赋》便正是这样一首词。在这首词里,作者抒发了自己对充满着自然生趣的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而这充满着自然的生趣的意境,正是通过上阕中的“破”字表现出来。

辛弃疾不愧是驾驭语言的能手,开篇一句“陌上柔桑破嫩芽”,着一“破”字,便似有千军万马,令人想起他那一句千古流传的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江南的春天,是红红火火、生机盎然的。开春的风一吹,那地里的嫩苗、那树枝上的芽胞像是疯了似的,拼了命往外钻,往外挤。这个“破”字就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的情状。更奇妙的是,正是这个“破”,让人联想到,在暖融融的春风里,几条如小蚂蚁般的蚕宝宝破卵而出,这时,这些勇敢的蚕宝宝的先遣队员在蚕箱里蠕动着,像是在寻找着嫩嫩的桑叶,犹如婴儿寻找着母乳,心疼极了。“东邻蚕种已生些”,这“生些”二字也太形象了。当然也正是这个“破”,江南便长满了柔草嫩叶。暖暖的天气里,正是放牧的好时间,于是自然引出第三句“平冈细草鸣黄犊”来。在牛棚里蜷曲了一个冬天的牛犊,一旦放出来“舒活舒活”筋骨,哪有不撒蹄儿狂奔呢?更何况是在平平坦坦的草地上?更何况还有好多好多的小伙伴?至于走远了,肚子空了,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了,便急急忙忙地寻找自己的“妈妈”。可是找来找去总找不着,这一下小牛犊慌了,扯开嗓子,“哞哞”地喊叫着,整个山岗便弥漫着牛犊的声音。自然还有牛“妈妈”回应牛犊的声音,也夹杂着牧童嬉闹的声音。好不热闹!一个“鸣”,就是一首嘹亮的牧歌!陶渊明的影子,在这里见得分明。

而不知不觉,夕阳衔山,乌鹊归巢。牧童也各自找定自家的牛儿,并约定明天放牛的地点,骂着喊着,蹦着跳着,高高兴兴地向家里走去。“斜日寒林点暮鸦”, 牧童晚归的背景。

这个“点”是一种作画的渲染手法,只是色彩冷暗了些。不过这倒更符合作者的真实心里。表面看起来作者似乎是过着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但他一直期望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统一祖国的伟大事业的内心却在影影作痛!这“斜日”、“寒林”、“暮鸦”,总让人去联想那气息奄奄、日薄西山的南宋政权。

但正如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一样,在那荷塘月色里偷来了片刻逍遥。辛弃疾也在这江南的勃勃生机中找到了片刻的慰藉。在那死气沉沉的南宋,也算是一种缺啥补啥的精神疗法。辛弃疾的“破”不仅写出一个盎然的春天,同时也表达出内心的渴望。

三个字,三幅不一样的图画,三个不一样的春天。拘于悟力有限,我相信,这三个字,你的感悟更精彩。


上一页  [1] [2] 


Tag:语文教研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语文教研
》《巧用一字,写活春天——品赏“钻”“拱”“破”》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