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无独有偶。有媒体报道,不久前,有人在上海金茂大厦,举行了一场耗资高达100多万元的豪华婚礼,所有墙面用闪光片铺设,还有一面特制的水晶墙。 这不禁让人想起晋代“石崇斗富”的故事。古代的石崇和当代某些一掷千金的富豪,其实都陷入一个怪圈,即存在着以炫耀财富追求自我满足的心态。高档商品,在他们的意识中,已成为一种象征着财富、地位和身份的符号。 他们的斗富行为,对社会风尚起到了不好的导向作用。这种炫耀性消费,一方面让人追求及时行乐、醉生梦死,产生颓废消极的人生观;另一方面,浪费了稀缺宝贵的资源。最可怕的是,它还可能是催生违法犯罪的“酵母”。 古人说“俭以养德”,理性节约,是一种科学生活方式。只有人人都树立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观念,那种讲排场、比阔气、相互攀比的消费方式和观念,才会渐渐失去市场。 7、从我做起 节约是一种远见、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创造。和谐是一种默契、是一种爱心、是一种力量。 和谐与节约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共识。国务院、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相继多次发出紧急通知,号召和倡导全国人民节约能源与资源,创建节约型社会。节约从点滴做起,从你我做起。在大
以节约与和谐为话题作文,标签:初中写作教学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无独有偶。有媒体报道,不久前,有人在上海金茂大厦,举行了一场耗资高达100多万元的豪华婚礼,所有墙面用闪光片铺设,还有一面特制的水晶墙。
这不禁让人想起晋代“石崇斗富”的故事。古代的石崇和当代某些一掷千金的富豪,其实都陷入一个怪圈,即存在着以炫耀财富追求自我满足的心态。高档商品,在他们的意识中,已成为一种象征着财富、地位和身份的符号。
他们的斗富行为,对社会风尚起到了不好的导向作用。这种炫耀性消费,一方面让人追求及时行乐、醉生梦死,产生颓废消极的人生观;另一方面,浪费了稀缺宝贵的资源。最可怕的是,它还可能是催生违法犯罪的“酵母”。
古人说“俭以养德”,理性节约,是一种科学生活方式。只有人人都树立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观念,那种讲排场、比阔气、相互攀比的消费方式和观念,才会渐渐失去市场。
7、从我做起
节约是一种远见、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创造。和谐是一种默契、是一种爱心、是一种力量。
和谐与节约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共识。国务院、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相继多次发出紧急通知,号召和倡导全国人民节约能源与资源,创建节约型社会。节约从点滴做起,从你我做起。在大家中营造和谐氛围,倡导节约观念。
8、还清明节一个“清明”
清明节将至,人们为缅怀已故的先辈和亲人都在准备扫墓祭祖,这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扫墓祭祖刮起了挥霍浪费和不讲文明之风。如有的联宗祭祖,大摆酒席,挪坟立碑;有的请风水先生,选地造坟,占用良田;有的为显示自己的权威和富有,车水马龙,兴师动众;还有的焚烧纸扎的车、马、冰箱、空调、电脑和三陪小姐等。
这些做法,亵渎先人英灵,毒害人们心灵,背离了扫墓的初衷,也玷污了清明节的“清明”,更与勤俭节约和公民道德建设背道而驰。如果先人地下有知,恐怕也不会同意这样做。
时代变了,扫墓的方式应当更文明。送上一束鲜花,以此寄托哀思;借培土之机,在坟旁栽上一棵树,既庄重节俭,又绿化环境。又快到清明节,希望人们自觉远离封建迷信,要文明扫墓,让清明节真正变得“清明”起来。同时,也呼唤各级党政部门应加强节俭扫墓、文明祭祖的宣传教育,还祭扫活动的本来意义。
【例文】:
节约增进和谐
按字义解释,“和谐”就是配合得适当而匀称。照此理解,社会和谐应该是社会各个方面配合得适当而匀称。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全社会提倡文明、科学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更加符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崇俭抑奢、厉行节约这一代代相传的美德,不仅反映着社会生活的逻辑,而且包含着均衡和谐的智慧,是人类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在资源、环境制约日益严重的今天,坚持节约有利于增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节约是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增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自然是人类的母亲。自然给人类不仅提供了活动场所,而且提供了物质和能量。然而,自然界提供的物质和能量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自然资源,而自然资源的总量有限,许多资源又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要实现人类一代又一代永续发展,就必须合理地使用资源。遗憾的是,很长时间以来,人们盲目追求经济发展,无节制地向大自然攫取,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的代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受到了严重破坏。面对这样的状况,如果能够注意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保护自然与实现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就能不断增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党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确是明智之举。
节约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表面上看,俭朴或奢侈只是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似乎无可厚非。其实不然。在资源日渐稀缺的情况下,节约就意味着把有限的东西让给别人用、留给后代用,因而是一种克己利人的高尚品德。同时,任何物质财富的创造无不凝结着劳动者的辛劳。充分利用每一样物品,选择节约的生活方式,自然就是对别人劳动成果的珍惜,就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人们之间相互尊重彼此的劳动,才能相互尊重彼此的人格,进而平等友好地相处。而且,一个人在生活上养成节约的习惯,适当地节制物欲,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人与人之间做到相互尊重、彼此礼让,对抗和冲突才会减少,包容与和谐才会增加。
节约是对社会正气的弘扬,有利于增进社会自身的和谐。节约,对个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对整个社会来说则是一种精神风貌。历史上“成由勤俭败由奢”的事例是很多的。我国西汉初年,文帝和景帝提倡节俭、鼓励生产,造就了有名的“文景之治”。到了西晋时期,豪强权贵穷奢极欲、不事生产,结果导致物用匮乏、难以为继,引发严重的阶级和社会矛盾,最终葬送了一代王朝。由此可以看出,节约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
人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中。把希望变为现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而节约正是我们对社会履行责任的方式之一。其实,只要时时用心、处处留意,做到节约并不难。比如,随手关灯关电脑,两面使用复印纸,减少跑冒滴漏,等等。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节约的实际行动来增进社会的整体和谐。
上一页 [1] [2]
Tag:写作教学,初中写作教学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