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议论文的开头写得有味,比之记叙文来说更为重要,因为议论文很容易写得平淡、枯燥。如果文章一开头就淡而无味,别人就很难有兴致读下去。为此,可采用开门见山法。这种方式,没有闲话,不枝不蔓,一开始就接触本题。如毛泽东的论著《改造我们的学习》开首一句便是:“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鲜明直接地揭示了论题,接着用“理由如次”展示全文来加以论述。为了阐述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采用叙述性开头。如恩格斯在安葬马克思时发表的悼文是这样开头的: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这是一个深情的叙述型的开头,随后悼文对人类所作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此例告诉我们,因事立论的文章,如果这件事还不为一般人所熟知,就要先扼要叙述,然后发挥议论。其次这样写,文章一开始是具体形象的事,再上升为理论论述,读者就容易理解与接受。但这“叙”必须是扼要的,为下文议论服务的,不必面面俱到地用很长的篇幅叙写事件的前因后果。说明文的开场也可各展所长。有直奔主题的解题说
春云初展即倾人──浅谈作文开头设计,标签:初中写作教学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议论文的开头写得有味,比之记叙文来说更为重要,因为议论文很容易写得平淡、枯燥。如果文章一开头就淡而无味,别人就很难有兴致读下去。
为此,可采用开门见山法。这种方式,没有闲话,不枝不蔓,一开始就接触本题。如毛泽东的论著《改造我们的学习》开首一句便是:“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鲜明直接地揭示了论题,接着用“理由如次”展示全文来加以论述。
为了阐述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采用叙述性开头。如恩格斯在安葬马克思时发表的悼文是这样开头的: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是一个深情的叙述型的开头,随后悼文对人类所作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此例告诉我们,因事立论的文章,如果这件事还不为一般人所熟知,就要先扼要叙述,然后发挥议论。其次这样写,文章一开始是具体形象的事,再上升为理论论述,读者就容易理解与接受。但这“叙”必须是扼要的,为下文议论服务的,不必面面俱到地用很长的篇幅叙写事件的前因后果。
说明文的开场也可各展所长。有直奔主题的解题说明式,譬如吕叔湘先生的《语言的演变》一开场即是: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示出来了。”
但说明文也容易写得较为枯燥乏味,那么以引用开篇,设问开场,不失为一个较能引起人们阅读兴趣的开头,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开场引用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既增加了文学趣味,又能吸引读者;又如我们学过的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全文就以这个设问为序,引发了读者寻根问底的兴趣。
近几年高考获得满分的作文,往往都有一个好的开头。仔细分析2005年高考全国各地的高考卷中的优秀作文,它们的开头具有这样一些共性。
开门见山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能看出这位国学大师独特的为文之道,而且能感悟到其中深蕴的人生智慧:入而为事,出能观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2005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人生的“出”与“入)
古来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古时之人就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我也认为:安家、安国、安邦,必先安心。(2005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说“安”)
寓言诗歌
一只鸟在飞,它的母亲在某个目的地等待它的到达。它只知道母亲在远方等它,不知原因。它风雨兼程,急迫迅速。它需要到达。当它找到它的母亲,它向它母亲炫耀:“三天我飞了几百里,找遍了整个山林,我饥饿,我渴,我的羽毛掉了一大半。我觉得我很坚强。”(2005高考优秀作文(湖南卷):《真正的天堂》)
你站在窗子里看别人,
别人站在桥上看你。
你装饰了别人的风景,
别人装饰了你的梦。
很喜欢卞之琳的这首小诗,隽永而深刻。有一种悠悠情思令人遐想。简单的文字,如工笔描绘出的一幅画,细腻而自然。
别人装饰着你的梦,而你却装饰了别人的风景。一扇窗子,一座小桥。近处的你,远处的别人,以期为对方营造了美好的氛围。如若缺少一方,还有这幅动人的画卷么?(2005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别人的风景你的梦》)
问题引领
为什么服装设计师总要千方百计地设计一套又一套的时装?为什么我们的祖国在前进的号角中总夹杂着这样一句话──提倡科技创新?为什么一座座拔地高起的高楼不沿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的风格?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变化。时装要迎合时代潮流,发展要与时俱进,生活赋予了我们创新的动力。(2005年福建高考优秀作文:《跳出枷锁,创造风格》)
上一篇:作文九字真言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