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写作教学高中生必备的20项作文技巧2——读书当用“作文眼”» 正文

高中生必备的20项作文技巧2——读书当用“作文眼”

[10-21 00:24:0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写作教学   阅读:68550

概要:⑤圆: 3.串联-升华(1)串联[举例]读了鲁迅的《祝福》,由祥林嫂串联文学名著中的女性形象。如《包身工》中的芦柴棒、《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等。(2)升华串联的目的:①通过分析,形成见解,达到认识的升华。②通过比较,获得写作新视角。[举例]◇由祥林嫂串联文学名著中的女性形象之后,以《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扫描》为课题进行比较研究,解剖人物形象,分析表现手法,探索规律,形成见解。◇由唐诗《枫桥夜泊》串联歌曲《涛声依旧》,寻求“缘古意创新意、缘诗情通歌情”的手法。 [提示]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读书有得,就该随手记下来:1.或感想,或精彩段落;2.或写入小本本,或载入卡片;3.要立即动笔,不能迟疑。 【佳作验招】 [上榜佳作]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汉语里,“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

高中生必备的20项作文技巧2——读书当用“作文眼”,标签:初中写作教学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⑤圆:                                                  

 

3.串联-升华

1)串联

[举例]

读了鲁迅的《祝福》,由祥林嫂串联文学名著中的女性形象。如《包身工》中的芦柴棒、《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等。

2)升华

串联的目的:

①通过分析,形成见解,达到认识的升华。

②通过比较,获得写作新视角。

[举例]

◇由祥林嫂串联文学名著中的女性形象之后,以《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扫描》为课题进行比较研究,解剖人物形象,分析表现手法,探索规律,形成见解。

◇由唐诗《枫桥夜泊》串联歌曲《涛声依旧》,寻求“缘古意创新意、缘诗情通歌情”的手法。

 

[提示]

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读书有得,就该随手记下来:

1.或感想,或精彩段落;

2.或写入小本本,或载入卡片;

3.要立即动笔,不能迟疑。

 

 

【佳作验招】

 

[上榜佳作]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汉语里,“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

请根据你对上述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他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词语联系起来思考。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例文:

堪思量

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里,            从“中国传统文

有关“三”的哲理典故比比皆是,如“三         化”中“抽取”“有

省吾身”、“三缄其口”、“三思而行”         关‘三’的哲理典故”,

等,不胜枚举。这些短语中的“三”,大         提炼出“在传统文化

都不是确指,而是包含有“多数”“反复”       中,‘三’ 凝聚着中

等含义。可以这样说,在传统文化中,           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

“三”凝聚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         华”的写作角度,以

三省吾身                                 切合作文题目的要求。

荀子曰:“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

行无过矣。”看来,君子与凡人的差别不在            文章扣住“三”

于是否行无过,而在于是否能反思行为,反        字,选取了“三省吾

省自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一般的        身”、“三思而行” 、

人呢!有了过失,没有什么害怕的。关键在        “举一反三”三个成

于过失者要有时刻警醒自己的意识和行动,        语“串联”组合,挖

要在多次的反省中寻找失败的原因,总结失        掘“升华”其蕴含的

败的教训,“不贰过”,这才是获取成功人        人生哲理。论述过程

士的关键。                                    用例准确,分析充分。

然而,反思自己是严格解剖自己的艰难

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经历一次次痛

苦的考验。“三省吾身”是循环往复的检讨,

经历着恒久的折磨。反思愈频繁彻底,也就

愈能达到至善至美的人生境地。

三思而行                                      将三个成语各自

这个词出自《论语》。鲁国的大夫季文        不同的含义,归结到

子,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反复地考虑。孔子        “思维方法,哲学思

知道了,说:“想两次就可以了。”              想,人生智慧”上来

像鲁国大夫季文子这样的人,有智慧,        理解,这是“读”的

有才华,遇事再思就可以了,孔子认为用不        “升华”。

着“三思”。后来,“三思而后行”,成为

人生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一般

地讲,我们遇到问题,应该动脑想一想。一

思,确立做事的目的、方式、方法及原则;

再思,从相反的方面去推敲做事的方式、方

法和结果;三思,通盘考虑,全面衡量,筛

选出最优方案,确保万无一失。只要是把问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写作教学初中写作教学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写作教学
》《高中生必备的20项作文技巧2——读书当用“作文眼”》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