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为加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3·15”当天与威海市消协联手,在威海市区组织了义务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消费者权益的相关知识,得到了市区人民的一致好评。 2.“情系母校 梦翔未来”——毕业生系列活动 精心开展毕业生考研、就业经验交流会、“e网情深——毕业生网上问答”、毕业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毕业生系列活动,同时毕业生也自发组织了“真情回馈母校”的爱心捐赠活动,丰富了毕业生离校前的生活,为广大毕业生积极融入社会提供了有利条件。 3、“走进象牙塔”——新生系列活动 迎新工作是本学期学院学生工作的首要工作。学生会认真组织和筹备迎新工作,先后组织了“新生家长座谈会”、师生、新生团体辅导课、开学典礼、新生班级对抗赛等活动,为学生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更好地成长、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青春 责任梦想”——庆祝国际大学生节系列活动 庆祝国际大学生节活动是我院的一个特色活动,充分体现了我院大学生的文化风貌。本学期学生会以“青春 责任 梦想”为主题,举办了十佳大学生访谈、大学生论坛、大学生系列电影展播、走访威海市儿童福利院等
优秀辅导员工作总结,标签:教学计划,教学总结,http://www.88haoxue.com 为加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3·
2.“情系母校 梦翔未来”——毕业生系列活动
精心开展毕业生考研、就业经验交流会、“e网情深——毕业生网上问答”、毕业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毕业生系列活动,同时毕业生也自发组织了“真情回馈母校”的爱心捐赠活动,丰富了毕业生离校前的生活,为广大毕业生积极融入社会提供了有利条件。
3、“走进象牙塔”——新生系列活动
迎新工作是本学期学院学生工作的首要工作。学生会认真组织和筹备迎新工作,先后组织了“新生家长座谈会”、师生、新生团体辅导课、开学典礼、新生班级对抗赛等活动,为学生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更好地成长、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青春 责任梦想”——庆祝国际大学生节系列活动
庆祝国际大学生节活动是我院的一个特色活动,充分体现了我院大学生的文化风貌。本学期学生会以“青春 责任 梦想”为主题,举办了十佳大学生访谈、大学生论坛、大学生系列电影展播、走访威海市儿童福利院等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增强了广大同学社会责任感,展现了我院的特色学生文化。
5、“12·4法制宣传日”系列活动
今年“12·4法制宣传日 ”学生会同学在校园内部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和“弘扬法制精神共建和谐校园”的主题签名活动,以提高广大同学的法制意识。同时在高区管委会的指导与帮助下,开展调研和公益性普法活动。
三、党支部建设
1、成立党支部及支委会
2006年10月份,经院党总支研究,报校党委组织部批准,成立法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由我担任支部书记。支部召开第一次支部大会,在会上选举产生了学生二支部的支部委员:支部李益同志担任组织委员,支部叶邵佳同志担任宣传委员。
2、第三批入党积极分子
3、第二学生支部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2006年11月到12月,按照校党委组织部的部署,在党总支的指导下,学生二支部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 “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政治学习。通过学习文件、撰写心得体会、讨论交流、观看影片等形式,使同学们更加深刻的领悟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对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建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四、助困工作
本学年是06-07学年助困工作的关键时期,根据学校的安排,按照规定程序,深入调查,班级评议,本学期共资助经济困难学生83人次。详细情况见下表:
受资助情况
人次
额度(元)
国家奖学金
6
24000.00
国家助学金
12
18000.00
减免学杂费
12
22000.00
助学贷款
27
465000.00
勤工助学
12
24000.00
生活补贴
12
21600.00
总计
81
574600.00
五、科技创新工作
科技创新活动一直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我院的一项传统特色活动。为组织好此项工作,我认真学习并及时传达学校相关文件;通过开设网上专题、下达书面通知、团支部负责人培训、“挑战杯”获奖人物访谈等形式向全院学生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同时对我院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社团,较有竞争力的同学予以重点指导,重点动员高年级、研究生参加“挑战杯”活动。
最终学院共有立项作品25件,最终获立项作品13件,占申请立项数的65%(除去研究生作品)获拟立项资助基金9700元。作品数、立项数在各学院中列第三位。参加第十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初赛作品49件,最终报送校团委作品35件。参赛同学数在各学院中列第二位。
六、暑期社会实践
今年暑假,根据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及校团委关于组织大学生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要求,我大力鼓励05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由05级学生组成4个实践团队分别赴潍坊、威海、临沂进行了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我作为“传情尚德,温暖沂蒙山;送法下乡,服务新农村——赴临沂社会实践团”及“公共政策与外资投资——以威海韩资企业为例”的指导老师,深入沂蒙老区,进行了支教、普法、爱国主义教育等实践活动。最终“传情尚德,温暖沂蒙山;送法下乡,服务新农村——赴临沂社会实践团”被评为校优秀实践团队。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