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江南的冬景》教学案东明一中高一语文组 解尚萍教学目标: 1. 揣摩作者笔下的景物特征,初步了解郁达夫散文的艺术风格。2. 学习从文章结构、语言特色、写作方法等方面赏析散文。教学重点:揣摩作者笔下的景物特征,赏析散文。教学难点:形散神不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生齐背诵)词中诗人把北国冬日的风光写的那么壮丽多姿,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么南国的冬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到江南看一看,去领略郁达夫笔下的《江南得冬景》。二、检查预习情况 (一)掌握以下读音: 涮羊肉shuàn 蛰居zhé 乌桕jiù 赭色zhě 槎桠chá yā 给予jǐ yǔ 剥花生米bāo 剥削bō 拿出纱衫来着zhuó 用不着zháo 夹衣jiá 夹克jiā泊船bó 湖泊pō 月晕yùn 晕头转向yūn 搁笔(gē) 搁不住gé (二)浏览文本,整体感知 课前我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预习,现在再给大家3分钟时间快速浏览课
《江南的冬景》导学案2,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http://www.88haoxue.com《江南的冬景》教学案
东明一中高一语文组 解尚萍
教学目标:
1. 揣摩作者笔下的景物特征,初步了解郁达夫散文的艺术风格。
2. 学习从文章结构、语言特色、写作方法等方面赏析散文。
教学重点:
揣摩作者笔下的景物特征,赏析散文。
教学难点:
形散神不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生齐背诵)词中诗人把北国冬日的风光写的那么壮丽多姿,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么南国的冬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到江南看一看,去领略郁达夫笔下的《江南得冬景》。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一)掌握以下读音:
涮羊肉shuàn 蛰居zhé 乌桕jiù 赭色zhě
槎桠chá yā 给予jǐ yǔ 剥花生米bāo 剥削bō
拿出纱衫来着zhuó 用不着zháo 夹衣jiá 夹克jiā泊船bó
湖泊pō 月晕yùn 晕头转向yūn
搁笔(gē) 搁不住gé
(二)浏览文本,整体感知
课前我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预习,现在再给大家3分钟时间快速浏览课文, 讨论预习题。
(1)文本有哪些段落写了江南的冬景?
(第二段:“大江以南” 第六段:“我们江浙”)
(2)文本共写了几幅画面? (五幅)
(3)尝试给每幅画面命名。
(学生可直接采用相关段落中的词语进行命名,也可以对段落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加以命名。命名过程中尽量放手让去筛选相关信息,教师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点拨。经过师生讨论,明确如下:)
曝背谈天图
午后郊游图
寒村微雨图
江南雪景图
旱冬闲步图
总结:作者从五个角度,刻画了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天气下的江南冬景,午后的温暖,蕴蓄生机的大地,雨中的迷蒙,雪中的情趣,等等,表现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
三、 选点突破,局部赏析
针对上述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讨论哪一幅最精彩,并简要说明理由。经过讨论,尽管欣赏的理由各不相同,学生喜欢的画面却比较集中,具体有三幅,分别是午后郊游图、寒村微雨图以及江南雪景图。教师就引导学生对这三幅画面进行详细地赏析,赏析时要求学生针对每幅画面,回答教师提出的具有思维梯度的一组问题——
1、写了哪些景物 2、景物有何特点
(一) 午后郊游图赏析
教法:自读—朗读—范读—想象—品味
1、所写景物: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带点绿意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板书)
2、景物特点:色彩亮丽,蕴含生机。(板书)
这里描绘的是一幅蕴含生气的明丽的画面。在丰腴润泽的江南冬郊的青天碧落下,有白色的芦花,有红叶,有顶着白色乌桕籽的乌桕树,还有顶部赭色、根部带点绿意的小草。作者将充满生气的色彩点染到了画里,使整个画面明丽了起来,泛出了生气。
本幅画面关于景物色彩对比特点的赏析比较重要,可补充以下一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黄绿交融,青白对比,有声有色,鲜明生动。面对美景,诗人心情恬静欢快,胸怀舒展开阔。
(二)寒村微雨图赏析
教法:自读、听录音,画面
1、所写景物:长桥,乌篷小船,细雨,灯晕
2、景物特点:淡雅,朦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三)江南雪景图赏析
教法:与《济南的冬天》比较
1、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赏析:
⑴ 所写景物:围炉对酒、月映梅花、美酒飘香、柴门 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凌寒怒放。
⑵景物特点:高雅,宁静
我们学习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定还记得描写雪景的这段文字:(投影)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同是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较,《江南的冬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默看写雪景的一段。
(《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
2.总结:
虽然没有写景,可是优美的诗句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日暮时候见到老朋友了,是“能饮一杯无”,夜深人静后,也许雪已经停了,月光下的梅花影子印在微雪的路上,不时地远处还会飘来酒香;偶尔会传来几声犬吠,是夜归的路人;到得早晨,雪地里狗和孩子都在兴奋的嬉戏着,忽有一孩童惊喜地跑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好一幅清丽的雪中梅花图!这幅图景里有色有声还有味!虽没有直接写景,而意境全出了。
引用诗句的写法,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诗句,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摇曳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四、课堂小结
江南得冬景让我们回味不已。我们的身心依然沉醉于江南的冬景中而不知归去。当我们回头梳理这节课时,我们有许多需要汲取的知识。
1、基础语音知识等,我们需要巩固落实。
2、营造了诗情画意的江南冬景,文中妙手偶得的诗句是我们积累的好素材。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