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导学案2» 正文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导学案2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中语文必修五   阅读:68784

概要:2、作者认为:“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因此,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就是“提高自己”,“努力好好地思想”。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3、作者认为,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是矛盾的。人,即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是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如的邪恶,而人又常常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种邪恶。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有时把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有、民族、平等、博爱等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罪恶都是凭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三、文本研习(此中答案仅供参考,大意对即可)1、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伟大和卑贱 高贵和有尊严 可悲与伟大 “伟大君主”“失了位的国王” 四、问题探讨1、参考意见: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导学案2,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2、作者认为:“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因此,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就是“提高自己”,“努力好好地思想”。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

3、作者认为,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是矛盾的。人,即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是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如的邪恶,而人又常常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种邪恶。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有时把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有、民族、平等、博爱等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罪恶都是凭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

三、文本研习(此中答案仅供参考,大意对即可)

1、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伟大和卑贱    高贵和有尊严      可悲与伟大      

   “伟大君主”“失了位的国王”                

四、问题探讨

1、参考意见:

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囊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2、参考意见: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3、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它使人高于其它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它使人拥有了尊严,形成了人的伟大。这就是思想的本性。同时,它又是卑贱的。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怀,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这就是思想的缺点。

4、人是卑鄙渺小、微不足道的,因而是可悲的,但是人能认识到他的可悲,其他万物,譬如一棵树就做不到,因此人又是伟大的。


上一页  [1] [2] 


Tag:高中语文必修五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中语文必修五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导学案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