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六册语文教案《宝玉挨打》课堂实录» 正文

《宝玉挨打》课堂实录

[02-26 23:57:4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六册语文教案   阅读:68187

概要:师:(赞许地)大家知道吗?两位同学已经涉及到戏剧理论的根本问题的。根据戏剧理论中有一个“三一律”:在一天时间在同一地点演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因为舞台时间、空间的限制,《笞宝玉》中许多情节都删去了,虽然丰富性减弱了,但主线也因此凸显了。也算是各有利弊吧!刚才大家重点讨论的是改编者的删削。请问,《笞宝玉》中有没有增加什么内容呢?生(7):增加了贾政的一段唱词。(有学生发笑,发言学生似乎有些窘迫)师:(充分肯定)大家以为这段唱词无关将要吗?其实,这也是一段脍炙人口的唱词,与越剧《红楼梦》中“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哭灵”(“林妹妹我来迟了”)一样一直被人们所称颂。教师展示以下文字——大家读读看,体会这段唱词道白有什么作用:(唱)你,你,你,你不能光灿灿胸悬金印,你不能威赫赫爵禄高登,却和那丫鬟戏子结朋友,作出了玷辱门楣丑事情,不如今日绝狗命,免将来辱没祖宗,败坏家业弑父弑君。(白)给我狠狠地打!老天,天啊,想我贾府诗礼缵缨之族,富贵功名之家,竟出了这个不忠不孝的孽子。生(8):我觉得这是贾政的心理活动。如果没有这段唱词,就难以体现他对儿子的极度失望、极度愤怒的心理。生(9):不

《宝玉挨打》课堂实录,标签:人教版高六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师:(赞许地)大家知道吗?两位同学已经涉及到戏剧理论的根本问题的。根据戏剧理论中有一个“三一律”:在一天时间在同一地点演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因为舞台时间、空间的限制,《笞宝玉》中许多情节都删去了,虽然丰富性减弱了,但主线也因此凸显了。也算是各有利弊吧!刚才大家重点讨论的是改编者的删削。请问,《笞宝玉》中有没有增加什么内容呢?
生(7):增加了贾政的一段唱词。
(有学生发笑,发言学生似乎有些窘迫)
师:(充分肯定)大家以为这段唱词无关将要吗?其实,这也是一段脍炙人口的唱词,与越剧《红楼梦》中“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哭灵”(“林妹妹我来迟了”)一样一直被人们所称颂。
教师展示以下文字——大家读读看,体会这段唱词道白有什么作用:
(唱)你,你,你,你不能光灿灿胸悬金印,你不能威赫赫爵禄高登,却和那丫鬟戏子结朋友,作出了玷辱门楣丑事情,不如今日绝狗命,免将来辱没祖宗,败坏家业弑父弑君。
(白)给我狠狠地打!老天,天啊,想我贾府诗礼缵缨之族,富贵功名之家,竟出了这个不忠不孝的孽子。
生(8):我觉得这是贾政的心理活动。如果没有这段唱词,就难以体现他对儿子的极度失望、极度愤怒的心理。
生(9):不仅仅是失望、愤怒,我觉得还有伤心,还有自责——好象是在愧对列祖列宗。
生(10):这段唱词还暗含了宝玉的行为和父亲对他的期望背道而驰。
师:所以,接着贾政痛打宝玉也就有根有据了。现在,请这个问题的发现者总结这段唱词的作用。(教师示意生7)
生(7):这段唱词,交代了人物心理、暗含了人物思想的冲突,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同学鼓掌)
师:还有与原著不同之处吗?
生(11):在原著中,贾母是先痛骂一顿贾政,然后再查看宝玉的伤势;《笞宝玉》中却是先看宝玉的伤势然后再斥责贾政不该如此痛打宝玉。
师:你觉得这样修改好吗?
生(11):我说不准。不过我觉得不改也行。好象两种都不错。
生(12):我觉得还是修改的好。
师:(饶有兴味地)说说理由?
生(12):我觉得贾母既然那么疼爱宝玉,当看到宝玉被毒打的时候,按人之常情,她一定首先想了解宝玉伤势如何而不会想着先去骂贾政。而且当她看到孙子被打得那么严重然后再痛骂贾政才合情合理!
(多数学生点头同意)
师:分析得多好啊!阅读文学作品就应该这样:抓住细微之处仔细品味,联系生活经验设身处地体验人物情感。要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
漫谈感受
师:最后,请大家用一句话表达自己阅读时感受最深的一点,然后由大家确定最有价值、最有兴趣者加以讨论。生(1):我感触最深的是“李纨的眼泪”。
李纨青年丧夫,抚养遗孤——绝对是“一肚子苦水”的苦涩的。不过,她从来不把自己的伤痛表露在外面罢了。她能忍,她能熬,她能守!——
但是,这绝不代表“她不痛”!
果然——就在宝玉挨打之后,王夫人的一声哭喊——揭开了李纨的“心闸”!
王夫人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宝玉我也不管了......”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可,惟有李纨禁不住也放声哭了.
这是我们唯一一次的看到“李纨的眼泪”——你看李纨“禁不住”、“放声的哭了”
——这两个词,用得多么的好!“禁不住”——说明这个表面平静的寡妇,“忍耐了好久,压抑了好久”了!“放声哭了”——说明这个表面平和的寡妇,“多么委屈,多么痛苦”了!!
我觉得——“最大的委屈”——是一种“说不出口的委屈”!
我觉得——“最深的痛苦”——是一种“不能言苦的痛苦”!
生(2):宝玉的体贴与黛玉的无奈
宝玉挨打后,黛玉悄悄而来探望。宝玉疼痛难忍支持不住,还这样对黛玉说道:
“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为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散布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厉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地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宝玉虽疼痛难熬却还装出不在乎的样子来安慰黛玉,心里只记挂着黛玉单薄的身体怎么禁得住暑热。发自内心的怜惜就这样弥漫在宝黛之间,怎么不令敏感的黛玉感动呢?
黛玉与宝玉思想感情相通,从来不说仕途经济之类的“混帐话”,然而此时她看着疼痛煎熬的宝玉,心中只希望从此不再遭受老爷的毒打。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宝玉“改过”!黛玉说这话只是出于无奈!那一份深情在她心里千转百回,都化作一句话:“你从此可都改了罢!”那是一份执爱的心,毫无做作而发自肺腑。生(3):我想说的是:我理解贾政,理解一个父亲的心!
(学生反响强烈。教师示意学生安静,继续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生(4):我读了宝玉要聋老婆子搬救兵,聋老婆子的一段话让我感触很深。虽然只是她的打岔,但她表达出的态度让我震惊:“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又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怎么不了事的!”对一个人的自杀竟然可以这么冷漠!
(学生似乎已经暂时无法提出问题。)
师:大家的问题看来主要集中在这几点上了。现在我们进入具体阐释阶段。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听一位同学的阐释,大家最想听谁的问题?
(学生七嘴八舌,最后多数表示希望听听生(3)的阐释。教师示意生(3)发言。)
生(3):(胸有成竹地)粗看《红楼梦》时,贾政给我留下了是暴君的形象:实施家庭暴力、独裁专制、自私狭隘、无才无能……,几乎无一是处
但细读了第三十三回,我倒是颇同情身为人父的贾政的一片苦心,他曾给我的“恶魔化”形象也大大改观了。首先,在这个章回里,贾政的主要身份是一位父亲,不同于在别的章节里的形象——在同僚面前,他是老奸巨滑的政客;在门客面前,他是礼贤下士的“伯乐”;在下人面前,他更是不可一世的“君王”……不管在这其中哪一个场合,不管他多么娴熟老练地表演“变脸”,他的形象都是油滑、藏奸、虚伪的,令人可憎。而这次被逼上墙角的贾政,关起门来痛打儿子,这面具也不用戴了,完全只是个愤怒痛心的父亲。且不管他在其它场合的作为,至少在这一刻,他就让我恨不起来——因为他是一位父亲。
忠顺亲王府的长史官来见贾政,这一段贾政还戴着官场应酬的面具,虽是惊疑但仍能陪着笑脸沉着应对。但待宝玉老实交待,长史官匆匆离去之后,这贾政“气得目瞪口歪”,接着就喝令拿下宝玉,开始实行一个父亲的权力了,恨铁不成钢的痛心浮于纸面。待到贾环火上浇油地进谗后,这贾政先是“气得面如金纸”,然后见到宝玉是“眼都红紫了”,贾政望子成龙却不想儿子竟做下如此“败坏门风”之事,这时候贾政的心情是又羞、又恼、又恨、又痛,他的愤怒到达了理智难以克制的极限,唯一发泄的办法便是将宝玉痛笞一顿。不管贾政打得有多重,下手有多狠,贾政所承受的痛苦决不轻于宝玉,作为一个父亲,在儿子身上打下一鞭就等于在自己心头抽了一鞭,是痛彻心肺的。虽然遭笞的是宝玉,但最痛苦的还是贾政。对于宝玉的无限期望及宝玉的不肖终使他痛下毒手,其实痛的还是他自己;而溺爱宝玉的王夫人和老太君却与贾政针锋相对,难堪的还是他自己。总之是落个里外不是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六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六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六册语文教案
》《《宝玉挨打》课堂实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