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第三是实行承包,开辟财源。探春觉得家仆中赖大家的花园管理办法很好,就借鉴来管理大观园,将园圃、池塘等委派给园中服役的婆子、媳妇等承包起来,除供给姑娘的头油、脂粉、花瓶、鸟食外,各自享用剩下的赢余。这样一举三得,既开辟了财源,又调动了家人干事的积极性,还杜绝了手下赌博喝酒闹事的现象,维护了贾府的秩序。 四、探春的改革措施是基于什么样的家庭危机状况而提出来的? 探春理家的背景是:王熙凤生病,贾府无人料理,王夫人只得将家中事托与李纨,无奈李纨尚德不尚才,管不了下人,王夫人便命探春同李纨一起管理,后又让宝钗加入进来,三人共同管理大家庭。但是探春的改革措施,不是凭空而生,而是建立在她对贾府现状的清醒的认识和深深的忧虑之上的,“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这既是在讲她的抱负,也是在表述她对家族现状的不满。此时的贾府,危机四伏,主要表现为:财务亏空,入不敷出;管理混乱,人浮于事;假公济私,滥收滥支;家庭失和,内斗严重。当然,贾府最重要的危机,是家族领导层后继乏人,从而使贾府失去了任何的发展希望。探春改革无法兼顾全部,她的着眼点是,承认
红楼梦选读教学参考书增补《探春理家》教学设计,标签:红楼梦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第三是实行承包,开辟财源。探春觉得家仆中赖大家的花园管理办法很好,就借鉴来管理大观园,将园圃、池塘等委派给园中服役的婆子、媳妇等承包起来,除供给姑娘的头油、脂粉、花瓶、鸟食外,各自享用剩下的赢余。这样一举三得,既开辟了财源,又调动了家人干事的积极性,还杜绝了手下赌博喝酒闹事的现象,维护了贾府的秩序。
四、探春的改革措施是基于什么样的家庭危机状况而提出来的?
探春理家的背景是:王熙凤生病,贾府无人料理,王夫人只得将家中事托与李纨,无奈李纨尚德不尚才,管不了下人,王夫人便命探春同李纨一起管理,后又让宝钗加入进来,三人共同管理大家庭。但是探春的改革措施,不是凭空而生,而是建立在她对贾府现状的清醒的认识和深深的忧虑之上的,“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这既是在讲她的抱负,也是在表述她对家族现状的不满。此时的贾府,危机四伏,主要表现为:财务亏空,入不敷出;管理混乱,人浮于事;假公济私,滥收滥支;家庭失和,内斗严重。当然,贾府最重要的危机,是家族领导层后继乏人,从而使贾府失去了任何的发展希望。探春改革无法兼顾全部,她的着眼点是,承认人有私心、图私利的现实,试图打破荣府责权不分,滥收滥支的宿弊,用利益驱动这只大手,来管理,制约属下,即李纨所说的“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这些主要体现的是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儒家价值观,作者曹雪芹将其称之为“兴利除宿弊”。
五、探春和宝钗在理家的做法上有什么不同?体现了怎样的性格差异?
探春和宝钗都是才貌出众,才华横溢的红楼女性,然而由于她们所处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不同,使她们的个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大观园的三人管理小组成员中,她们工作的态度、进取心,还有待人处事的原则方法等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探春是一个胸怀大志,敢做大事的人,她是一位脂粉堆里的英雄,对家族的命运和个人的尊严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关注,为了整个家族的利益,她没有顾虑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权力的局限,毅然从制度上革除原来的弊端,推出涉及许多人利益的改革措施,显示了她的气魄。她才华出众,谋略过人,早期在发起成立海棠诗社的时候就已初露身手,理家时更显示出了她的精明和能干。她对改革方案是思虑已久,成竹在胸,程序安排是有条不紊,合情入理。先是树立执法威信以令行禁止,赵姨娘的风波不过是碰巧撞上了枪口而已,平儿对此看得很清楚:“正要找几件利害事与有体面的人开例作法子,镇压与众人作榜样呢。何苦你们先来碰在这钉子上。――二奶奶的事,他还要驳两件,才压的众人口声呢。”接下来开始推出酝酿已久的改革项目——大观园的承包责任制,她对自己的改革颇为自许,“一则园子有专人修理花木,自然一年好似一年,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至于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年日在园中辛苦;四则也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及打扫人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以至于荣府的管事娘子们觉得“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儿”,王熙凤也在背后夸奖“好,好,好!好个三姑娘”,“心里嘴里都也来得及――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了”。然后是为承包项目安排可靠的人选,她选择的标准很高,一要管理在行,有做事经验,二要品行端正,不见利忘义,经过协商讨论,她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她最后考虑的是如何进行利益分配,采用的也是颇有创意的手法,即项目承包,以物抵钱,余者自享的办法,这样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承包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她严于律己,公正无私。探春理家改革,会损害很多人的利益,但是却有利于整个家族,为了赢得威信和支持,她能够从自身做起,带头蠲了自己的头油脂粉钱,取消了自己亲兄弟的上学贴补,在她的眼里,制度高于一切,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是自己的生母赵姨娘、人见人惧的大管家王熙凤也概莫能外,公正无私的行事作风,赢得了众人的尊重,改革措施也受到了欢迎。薛宝钗是一个合乎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近乎完美无瑕的女性。她博学多才技压群芳,精明能干不输王熙凤,然而她又具有封建“妇道”伦理所要求的温良贤淑,她胸有城府,稳重平和,尊上睦下,委婉内敛,有很现实的处世原则,懂得人情世故,能够处处考虑自己的利益,同时又能够给人以处处为他人利益着想的印象。作为共同管理家务的三人管理小组成员,薛宝钗并没有象探春那样积极的全身心的投入大观园中的管理,把它当作实现抱负,展示才干的极好机会,相反,她基本上是采消极应付的态度,设计方案的是探春,得罪他人的也是探春,宝钗没有采取任何主动的举措来推进改革,然而她的言谈不仅不让人反感,反而让人感到暖和,感到贴心,感到满意。她笑探春“利欲熏心”,探春没有一丝不快,反而显得关系亲近融洽;她讥笑善良的平儿护主迫切,非但没有触犯众人,却让探春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而伤感流泪;探春决定了把大观园中的花果生产交给几个老婆子掌管,宝钗就接着提出一种调剂性的主张,把改革的受益者扩大到其他的婆子媳妇们,导致各方皆大欢喜。宝钗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高手,“是《红楼梦》所有人物中第一个生活技术家”。至于三人管理小组的另一成员李纨,在本节选中活动不是太多,本来管理大观园的一号负责人应该是她,但是大政方针都是探春所定,许多安排都是她和探春共同进行的,她基本上没有什么独立的见解,探春在前,她在旁着力协助。她的表现给人影响深刻的有两处,一处是赞成探春的分析,但也只是以“太太必喜欢”来代表自己的意见,二是在探春因触及身世而伤心落泪的时候,李纨在一旁陪泪。这些都与她的特殊身份有关,她是贾政的大儿媳,不乏聪明、口才和善于处人,也具有很强的正义感,然而由于年轻守寡,更多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力使得她谨小慎微,她只会对上尽礼,对下“失之太宽”,她是礼教的牺牲品,在富贵家庭中,用自己一生的凄凉酸苦换取了毫无意义的虚名。
六、探春理家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1.探春理家的意义探春就象是黑铁屋子中吹进的一缕清风,她能看出这个家族的未来走向,在极力为它开出疗救的良方。敏探春之“敏”,就在于她有敏锐而深邃的目光,有强烈的兴家救世责任感,有大公无私的非凡勇气,有大刀阔斧的出色才华。写探春理家,实际上表达了饱经世事沧桑的作者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态度,探春兴利除弊给人带来的振奋,就是表达的作者对万马齐喑、江河日下的现实社会的改革期待,探春的失望和失败,就是作者对现实的改革期待落空的无奈。探春等贾府杰出女性的表现,反映了一条清晰的演变脉络,即贾府由于统治人才尤其是男性统治人才的缺失,家族开始走向衰落了。探春等作为女性能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只能是暂时的,探春理家,根本无法扭转这个趋势,即使她有心,其他的人也不会让她有力,贾府实已无人能治,大势已去。当时的社会现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只不过作者看得更深更远罢了。所以说,探春理家和以此塑造的人物形象,寄托了作者的希望和失望,寄托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憎恨和无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红楼梦,红楼梦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