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于丹:大家知道宋代的笔记小文中记载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就是著名的苏东坡他有个好朋友叫佛印,他经常跟佛印在一起两个人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受他欺负。苏东坡:你睁眼好好看看我,你觉得我坐在这儿像什么呀?佛印:我看你坐在那儿就像尊佛。苏东坡:哈哈。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吗?你坐在那儿就像一堆牛糞。哈哈。。。。。。于丹:占了便宜以后就很高兴。回了家以后,就跟他那个旷世才女的妹妹苏小妹说,“佛印今天又吃亏了。我们俩打坐,在那参禅,我就问他,说你看看我像个什么呀?佛印呢就老老实实地说,我看你就像尊佛。”他说,“我就大笑着说,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我看你坐在那就像摊牛糞。”他说完了以后他妹妹就冷笑。苏小妹说,“哥哥,就你这个悟性,你还参禅啦?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就是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要是说看你像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糞,你回头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其实这个故事可以适用于我们每个人。大家想想,一样的生活,对吧?大千世界,相差无几,为什么有些人活得欢欣而温暖?有些人整天指责抱怨,指责抱怨的人生活就真的那么差吗?其实就像同样的一瓶酒放在那,
《于丹谈〈论语〉心得(二):心灵之道》讲稿,标签:《论语》《孟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于丹:
大家知道宋代的笔记小文中记载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就是著名的苏东坡他有个好朋友叫佛印,他经常跟佛印在一起两个人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受他欺负。
苏东坡:你睁眼好好看看我,你觉得我坐在这儿像什么呀?
佛印:我看你坐在那儿就像尊佛。
苏东坡:哈哈。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吗?你坐在那儿就像一堆牛糞。哈哈。。。。。。
于丹:
占了便宜以后就很高兴。回了家以后,就跟他那个旷世才女的妹妹苏小妹说,“佛印今天又吃亏了。我们俩打坐,在那参禅,我就问他,说你看看我像个什么呀?佛印呢就老老实实地说,我看你就像尊佛。”他说,“我就大笑着说,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我看你坐在那就像摊牛糞。”他说完了以后他妹妹就冷笑。苏小妹说,“哥哥,就你这个悟性,你还参禅啦?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就是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要是说看你像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糞,你回头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其实这个故事可以适用于我们每个人。大家想想,一样的生活,对吧?大千世界,相差无几,为什么有些人活得欢欣而温暖?有些人整天指责抱怨,指责抱怨的人生活就真的那么差吗?其实就像同样的一瓶酒放在那,半瓶子酒,悲观主义者说,唉呀,这么好的酒就剩半瓶了。乐观主义者说,这么好的酒还有半瓶呢。表述不同,心态不同。就在于你看见了什么。而这种看见,是一种由德,由仁,而生发出来的旷达的勇气所以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这种心灵的勇敢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间更加重要。这样的一种心态,在《论语》中被表述为:
画外音: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篇)
于丹:
其实这是孔子习惯的一种句式。就是把君子跟小人他的表现两者这么来参照。
所谓“君子泰而不骄”,就是一个人心有大志,心有定力,有心灵的勇敢,他可以泰然自若,但是他没有一种骄矜之气。那小人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张扬,一个人表现出来处处骄傲,甚至处处攻击,他少了一种气定神闲。关于这种骄傲,我们要分清一个人一生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小人之骄,骄傲的是他外在的气,而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风骨。
一个有风骨的骄傲,在外在一定不是张扬的,这就是所谓“泰而不骄”。那么这样一种笃定的生命力量,其实在东方文化中一直是被倡导的。我曾经看到过铃木大拙在他的书中记载了一个日本江户时期的故事。大家知道日本参禅过程中提倡的是茶禅一体,人喝茶,茶道本身就是参悟的过程。那么他写道,当时有一个著名的茶师,他跟随着他一个显赫的主人,有一天主人要去京城里办事,舍不得离开他这么多天,说你跟我去吧,每天好给我泡茶。那个时候是一个浪人、武士很纷乱的时候,所以这个茶师就很害怕,他说你看我又没有武艺,咱们路上遇到点事可怎么办?他主人说没关系,你打扮成武士的样子,你挎一把剑不就完了嗎?你跟着我走吧。那茶师呢就哆哆嗦嗦地换上了武士的衣服跟着主人走了。
等到了京城主人去办事了,茶师自己在外面溜达,一出门,就真碰上了一个浪人。浪人上去就挑衅,说你也是武士啊?那咱俩比比剑吧。这茶师只好老老实实地说我就是个茶师,我不懂武功。这个浪人就得寸进尺,说你既不是一个武士,你穿着武士的衣服,你就有辱尊严,那我就更应该跟你比,你就更应该死在我的剑下了。茶师一想,也是啊。就跟他讲,你看我主人给我的事还没办完,你容我几小时时间,今天下午我跟你还约在这个池塘边见。那个浪人想想就答应了,说那你一定来。
这个茶师就走了,他直奔京城里面最著名的大武馆,去了一看,所有学剑的人在门前都排着大队。他来不及等,分开人群就冲进去,直接到大武师的面前跟他说,求你教给我一种作为武士最体面的死法。武馆的主人当时就惊诧了,他说来我这儿所有的人都是为了求生,你是第一个求死的,你是为什么?
他说我是个茶匠,我就只会泡茶,但是我今天遇到了这么个情形,我不能不跟人家决斗了,我想死得有尊严一点。
武馆的主人说,你是这么著名的一个茶师,那好吧,你再为我泡一遍茶。
茶师想了想,很伤感,说这可能是我在世界上泡的最后一遍茶了。所以他就做得很用心,他很从容地看着山泉水在小炉上烧开,很从容地把茶叶放在里面,洗茶、滤茶、然后一点一点地把茶倒出来,捧给这个武馆的主人。
这主人就这么一直看着他这个过程,看完了以后他喝了一口茶,他说:这是我一生中能喝到的最好的茶,但是在这个时刻,我可以告诉你,你已经不必死了。
茶师说:哦?你要教给我什么吗?
他说:我不教你,你只记住,你用泡茶的心去面对那个浪人,我就告诉你这一句。
这茶师就回去了。回去他看见那个浪人已经在那等他了。浪人很嚣张,当时就拔出剑来,说:你回来了,那我们来开始比武吧。
茶师就老在想着那句话,说我心泡茶的心面对他。所以他就不着急,他笑笑地看定了对方,然后从容地把自己头上的帽子取下来,端端正正放在旁边,然后解开身上宽松的外衣,一点一点叠好,压在帽子下。他还笑笑地看着对方,拿出绑带把自己里面的衣服袖口扎紧,再拿出绑带把裤腿也扎紧,他从头到脚,一点一点地在装束自己,一直气定神闲。对面这个浪人就越看越惶恐,越看越惶恐,因为不知道他武功有多深,就被他的眼神和笑容给吓得内心心虚起来。
等到这个茶师全都装束停当,最后一个举动就是拔出他的剑来,欻,就挥向了半空,然后棒喝一声,停在了那里。因为他也不知道再往下该怎么用了。
他停在那以后,这个浪人噗通就给他跪下了,说我求你饶命,你是我这一辈子见过最有武功的人。
画外音:
于丹教授通过这个小故事再次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我们往往感到无力应付,其实只要我们自己有一颗从容镇静的内心,有一种心灵的勇敢,我们就可以变得坚强,就可以表现出勇敢,所以毫无武功的茶师凭借内心的定力能够战胜嚣张的日本浪人。
于丹:
其实在这里是什么样的武功致胜呢?这就是那种心灵的勇敢,是那种从容、笃定,是一种气势。所以武功永远不是最重要的,武功无非是一种技巧,而武功这样的东西,包括我们的知识系统,所有这些东西的得到,都是可以由你自己一种真诚去感悟,你都可以把它化入生命,就看我们自己是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你的心很敞亮,你有一种仁厚,你有一种坦率,你有一种心灵的勇敢,那么外在你遇到的人都是机缘,每个人都愿意把美好的东西告诉你,但是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人,包括称有教无类的孔子,他也不见得见到不可教之材一定追着赶着告诉你道理。所以孔子在《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