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中国小说欣赏《红楼梦》教案[中国小说欣赏]» 正文

《红楼梦》教案[中国小说欣赏]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小说欣赏   阅读:68223

概要:但是在另一方面,黛玉与宝钗又同是大观园中的姐妹,是好朋友,一起吟诗论画,一起游玩,堪称对手。宝钗的宽容与体贴,也让黛玉时时感动。特别是第四十二回,宝钗借质问黛玉在行酒令时说出了《牡丹亭》《西厢记》中的“艳词”,向她诉说肺腑,说自己从小“也是个淘气的,从小儿七八岁,也够个人缠的”。然后说到不可读杂书之理,说“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服,只有答应‘是’的一字”。稍后的情节,宝玉和众姐妹商量作画(画大观园)的事,黛玉看宝钗开出的所需物品清单,有粗碗、水桶、磁缸、木箱之类的,就拉着探春,悄悄讥她,说“你瞧瞧,画个画儿,又要起这些水缸箱子来,想必糊涂了,把他的嫁妆单子也写上了。”这惹来了宝钗的报复,说她“狗嘴里还有象牙不成”,“一面说,一面走上来,把黛玉按在炕上,便要拧他的脸。黛玉笑着,忙央告道:‘好姐姐!饶了我罢!颦儿(宝玉给黛玉起的绰号)年纪小,只知说,不知道轻重,做姐姐的教导我,姐姐不饶我,我还求谁去呢?”黛玉的话中有话,暗含着她看“杂书”被宝钗逮着之事。待宝钗饶过她,“黛玉笑道:‘到底是姐姐,要是我,再不饶人的。’”黛玉诙谐机智、调皮

《红楼梦》教案[中国小说欣赏],标签:中国小说欣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但是在另一方面,黛玉与宝钗又同是大观园中的姐妹,是好朋友,一起吟诗论画,一起游玩,堪称对手。宝钗的宽容与体贴,也让黛玉时时感动。特别是第四十二回,宝钗借质问黛玉在行酒令时说出了《牡丹亭》《西厢记》中的“艳词”,向她诉说肺腑,说自己从小“也是个淘气的,从小儿七八岁,也够个人缠的”。然后说到不可读杂书之理,说“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服,只有答应‘是’的一字”。稍后的情节,宝玉和众姐妹商量作画(画大观园)的事,黛玉看宝钗开出的所需物品清单,有粗碗、水桶、磁缸、木箱之类的,就拉着探春,悄悄讥她,说“你瞧瞧,画个画儿,又要起这些水缸箱子来,想必糊涂了,把他的嫁妆单子也写上了。”这惹来了宝钗的报复,说她“狗嘴里还有象牙不成”,“一面说,一面走上来,把黛玉按在炕上,便要拧他的脸。黛玉笑着,忙央告道:‘好姐姐!饶了我罢!颦儿(宝玉给黛玉起的绰号)年纪小,只知说,不知道轻重,做姐姐的教导我,姐姐不饶我,我还求谁去呢?”黛玉的话中有话,暗含着她看“杂书”被宝钗逮着之事。待宝钗饶过她,“黛玉笑道:‘到底是姐姐,要是我,再不饶人的。’”黛玉诙谐机智、调皮撒娇的情态跃然纸上。

从以上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黛玉与宝钗之间又猜疑又相得的微妙复杂关系。而课文节选部分,则是二人言归于好的又一典型片段。

节选部分之后的情节是,黛玉独坐黄昏,秋窗听雨,形影自怜,仿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制《秋窗风雨夕》词。尔后,宝玉来看她,尔后宝钗派人给她“送了一大包燕窝来”。到后来的第四十九回,黛玉和宝玉单独在一起时,她向宝玉讲了宝钗送她燕窝,劝她不要读杂书之事,并再一次真诚地说:“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可见,通过推心置腹的交流沟通,黛玉与宝钗消除了素积的隔阂,淡化了“情敌”的尴尬关系。

二、节选部分赏析

节选部分虽然篇幅不长,却自成一体。作者先用叙事语言勾勒黛玉“嗽疾”之由来:远因是黛玉每年时节变换时“必犯”,近因是今秋“多游玩了两次”。然后引出宝钗探病,遂有一番与黛玉的情感沟通与交流。情节的主体全部由二人的对话织构起来,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宝钗对黛玉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没有空洞话语。她认为药疗不如食补,就劝黛玉每天早晨吃燕窝粥,并答应给她送燕窝过来。在对话中,当黛玉自叹身世飘零时,她就极低调地说她也是和黛玉一样的,虽然有个哥哥,却不如没有,只是比她多了一个母亲“略强些”。这样,就拉近了同黛玉之间的距离,增强了融洽的气氛。尽管这种“同病相怜”显得生硬牵强,但却情真意切,很能打动人心。尤其是她在最后说“只怕你烦了,我且去了”,照应前文“及至宝钗等来望候他,说不得三五句话又厌烦了”,既表现出宝钗深谙黛玉的性格,又见出她对人的体贴入微与宽容大度。只感动得黛玉说让她“晚上再来和我说句话儿”。

黛玉对宝钗的关心体贴深为感激,竟至向她忏悔,说“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并诉说自己孤苦无依之状,又提及宝钗前日对她的“教导”,从内心深处表示感谢。黛玉在《红楼梦》中一向是以“孤标傲世”盛气凌人的面貌出现的,这样向别人诉说肺腑,实在难能可贵。她说及家世的衰微,只身的孤苦,不是“正经主子”的感觉和谨慎心态,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怜悯之情,宽谅她素日的“禁不得一些委屈”。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写出了林黛玉性格中的这种复杂性,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小说面面观》的作者福斯特曾提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概念,“扁平人物”具有类型化和漫画式的特点,而“圆形人物”却是“丰富多彩”的,具有“说服力”和“新奇感”。林黛玉可谓是一个典型的“圆形人物”,是作者精心刻画出来的立体感很强的人物形象。

作为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红楼梦》的语言具有典雅含蓄的一面,如宝钗劝黛玉不要作“司马牛之叹”,用典说事,非文化人不能解;一句调笑黛玉的话──“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如今也愁不到这里”,则戏谑得雅致有趣。另一方面,作为白话小说,《红楼梦》的语言又有生动活泼、口语化的一面。如宝钗说“成什么?不是个常法”,如黛玉说“何苦叫他们咒我”,都浅近自然,声口可闻。

“思考”导引

一此题是为了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即钗、黛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而设计的。但是,完成这一题目,却要下一番“外在的功夫”,要对此前黛玉对宝钗的“心怀猜疑”、宝钗对黛玉的“兰言解疑癖”(第四十二回)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参见前面的介绍和后面的“扩展阅读”中有关内容),这样才能对课文中“两人的心扉相通”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和深入的理解。

二此题要求以“悄悄话”为题目,把课文改写成课本剧。黛玉与宝钗的矛盾其来有自,沟通却是从前面的“兰言解疑癖”开始的。因此,了解第一次“悄悄话”的内容,对改写课文所选的这次“悄悄话”是非常必要的。另外,黛玉和宝玉之间,还有过几次精彩的“悄悄话”,可以参考“扩展阅读”部分加以感受。除此之外,要注意改写时尊重原文的内容,既要完成“小说版”到“戏剧版”的体裁转换,完成古代白话版向现代汉语版的转换,又不要过于枝蔓失真。

三此题是开放性阅读研讨题,但也不必把《红楼梦》中所有关于林黛玉的描写一一摘出,写成“鸿篇巨制”的专论。可以让学生仅就各自目前所知的一些《红楼梦》中的情节和对林黛玉的熟悉程度,对黛玉其人作一番粗线条的勾画即可。

教学建议

一、课时安排及教学重点

1.参考“单元介绍”及本课“综述”部分,从小说发展史的角度指导学生认识《红楼梦》的地位及其伟大成就,并宏观上了解《红楼梦》的主要情节框架及主要人物,为鉴赏课文作好准备。

2.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征。对课文中运用的大量成语、熟语,让学生画出来,仔细体味其用法,看看和现代汉语的用法是否一样。如“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虎视眈眈”“无依无靠”“同病相怜”等。对于古代白话中一些词语的特殊用法,则需要给学生略作解释。如“不知进退”中的“进退”,是指言语行动的恰如其分;“我与你消遣一日”中的“消遣”,是“排遣”之意;“难得你多情如此”中的“多情”,是“用心”之意。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思考一”,对课文的核心内容作深入的研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中国小说欣赏中国小说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小说欣赏
》《《红楼梦》教案[中国小说欣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