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雪夜林边驻脚》赏析

[02-27 19:36:4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阅读:68151

概要:在我国,欧玛尔•海亚姆诗歌的翻译和研究工作也在持续不断地进行。自从1919年2月胡适发表两首译文至今,已有10余种译文出版单行本或在报刊上登载(含台湾在内),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下5种译本:郭沫若译《鲁拜集》,1924年出版;黄杲炘译《柔巴依集》,1982年出版;张晖译《柔巴依诗集》,1988年出版;柏丽译《怒湃译草》,1990年出版;张鸿年译《波斯哲理诗》,1991年出版。郭沫若、黄杲炘和柏丽的译本都是从英文转译的,译自菲兹吉拉德的英译本第4版,计101首诗;张晖的译本直接译自波斯文,是从4个波斯文版本中自选的,计189首诗;张鸿年的译本也直接译自波斯文,版本是苏联科学院1957年的波斯文本,另外补译3首诗,共计296首诗。 由于有关欧玛尔•海亚姆诗歌创作情况的确切材料较少,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是四行诗的内容而不是它的作者,由于欧玛尔•海亚姆在四行诗领域内名声最大,所以欧玛尔•海亚姆的四行诗经常与别人的四行诗混杂在一起,令人真伪难辨。近年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的学者,特别是伊朗的学者,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付出

《雪夜林边驻脚》赏析,标签: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在我国,欧玛尔•海亚姆诗歌的翻译和研究工作也在持续不断地进行。自从1919年2月胡适发表两首译文至今,已有10余种译文出版单行本或在报刊上登载(含台湾在内),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下5种译本:郭沫若译《鲁拜集》,1924年出版;黄杲炘译《柔巴依集》,1982年出版;张晖译《柔巴依诗集》,1988年出版;柏丽译《怒湃译草》,1990年出版;张鸿年译《波斯哲理诗》,1991年出版。郭沫若、黄杲炘和柏丽的译本都是从英文转译的,译自菲兹吉拉德的英译本第4版,计101首诗;张晖的译本直接译自波斯文,是从4个波斯文版本中自选的,计189首诗;张鸿年的译本也直接译自波斯文,版本是苏联科学院1957年的波斯文本,另外补译3首诗,共计296首诗。

由于有关欧玛尔•海亚姆诗歌创作情况的确切材料较少,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是四行诗的内容而不是它的作者,由于欧玛尔•海亚姆在四行诗领域内名声最大,所以欧玛尔•海亚姆的四行诗经常与别人的四行诗混杂在一起,令人真伪难辨。近年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的学者,特别是伊朗的学者,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伊朗文学家伏鲁基的研究成果。他在1942年发表了自己编选的《贤哲欧玛尔•海亚姆的鲁拜亚特》,共收四行诗178首。在这178首中,据说有66首录自伊朗学者和其他国家学者所发现的各种古籍。现在许多学者认为,这66首大致上可以确定为欧玛尔•海亚姆的作品,当然欧玛尔•海亚姆的作品不限于此。根据以上情况,本书选入了欧玛尔•海亚姆这66首诗。

(二)

欧玛尔•海亚姆的四行诗以语言流畅、旋律优美、比喻巧妙、风格自然为艺术表现特色,但更加令人瞩目的是其中所包含的广阔的思想、新颖的见解和深刻的哲理。

探索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意义是欧玛尔•海亚姆四行诗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于宇宙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人生究竟是怎么回事等问题,在神学家的著作里有现成的答案;然而欧玛尔•海亚姆并不满足于此,他要自己加以探讨,独立进行思考,力求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过,在当时的条件下,他很难找到圆满的回答。于是,他惶惑了,不安了──

我的心智始终把学问探讨,

使我困惑不解的问题已经很少。

七十二年我日日夜夜苦苦寻思,

如今才懂得我什么也不曾知晓。

神学家认为,安拉为宇宙中惟一的神,它自生,永在,无形无影,无所不在,全知全能。宇宙是它创造的和主宰的,人类也是它创造的和主宰的。但欧玛尔•海亚姆却不愿接受这些被时人视为最高权威的真理,而提出了自己的怀疑──

如一滴水汇入大海,

一粒沙撒落在大地。

你因何降生到这人世,

像一只蚊子来而复去?

我们来去匆匆的宇宙,

上不见渊源,下不见尽头。

从来无人能参透个中真谛,

我们自何方来,向何方走?

这是勇敢的怀疑,大胆的怀疑;尽管他还没有能力加以解决,可是敢于提出这一系列的怀疑已经称得起是勇敢的、大胆的了。

宇宙真是安拉创造的吗?人类真是安拉创造的吗?欧玛尔•海亚姆其实是不相信这种说法的。以下这首诗清楚地表现了他的态度──

不晓得当初造物主创造了人,

因何把他造得缺憾满身?

说造得好,为何一朝虐杀?

说造得不好,该问罪何人?

在这里,诗人巧妙地采用一连串诘问的句式,令对方难以对答。

那么,在欧玛尔•海亚姆的心目中,人生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引几首诗表明了他的看法──

啊,可心的人儿快拿来酒壶酒盏,

去到青草坪上、小河岸边。

这世道把多少亭亭玉立的少女,

一百次变为酒壶,一百次变为酒盏。

昨晚我把陶制酒罐摔到石上,

贪杯过量才如此轻率荒唐。

但那罐对我竟口吐人言:

“我也曾像你,你也将与我一样。”

一天,我向一位陶工买了一个陶壶,

陶壶居然开口把秘密吐露:

曾贵为君王,手中高擎金杯,

如今变成了酒徒手中的酒壶。

这三首诗的基本思想相同,即所有的人(包括亭亭玉立的少女和尊贵无比的君王)死后都会化为泥土,后人再用这些泥土烧制器皿──酒罐、酒壶、酒盏、酒杯,并用这些器皿饮酒作乐,如此这般循环不已。这种说法乍听起来似乎颇为奇特,仔细思考其实不无道理。它说明人是物质的,人活着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人死去则转化为物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物质是永远不灭的,其表现形式则是不断变化的。下面两首诗所表现的也是同样的思想,只不过构思仿佛更为新颖──

这大地之上的每一粒灰尘,

或许是往昔的如花似月的美人。

拂去美女面颊微尘,切勿鲁莽,

那微尘或许是美人的秀发与面庞。

看这雇工的水罐之上,

不是有君王的眼睛和大臣的心?

那酒鬼手中的酒碗上,

不是有醉客的脸和美女的唇?

否定地狱和天堂是欧玛尔•海亚姆四行诗的重要内容之二。

伊斯兰教认为人的灵魂是不灭的,现实世界将来一定要毁灭,世界末日必然要来临,那时一切生命都会完结,所有生活过的人都会复活,接受安拉裁判,善者进天园,恶者下火狱,赏罚分明。现世是短暂的,后世是永存的,人们只有在后世才能找到自己的真正归宿。据说天园里有美味不变的乳河、质地纯洁的蜜河,人们住在浓阴覆盖的房子里,既不见烈日,也不见严寒,穿的是绫罗绸缎,戴的是金镯珍珠,生活无忧无虑。而火狱里则有七层熊熊烈火,人们穿火衣,垫火褥,盖火被,喝的是沸水和脓汁,吃的是可怕的果实,并且常被施以沸水浇头、铁鞭抽打、灼铁烙身等严酷刑罚,永无解脱之时。但欧玛尔•海亚姆却不相信这些说法。首先,他否认什么灵魂不灭、死而复活之类的宣传,以为这些都是不可靠──

看这漫长的路上络绎不绝的旅人,

可有一个回来答一声我们的问询?

当心!在这阴阳两界交叉的路口,

切勿遗下什物,去后再也无法回身。

切莫听信屈从命运的人的指点,

还是从美女手中接过清酒的杯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上一篇:《恋人》导学案

》《《雪夜林边驻脚》赏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