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小石城山记》教学设计8» 正文

《小石城山记》教学设计8

[02-27 19:41:1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阅读:68139

概要:这段描写了小石城山哪些具体的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学生找原文,顺便翻译,回答)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②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③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用一个词概况这些景物的整体特点——奇美 (板书:奇美) 4.品情问:后代文论家对这篇文章有一些评论,现在我们就把书翻到第4页,看“资料信息”,比如茅坤:借石之瑰玮,以吐胸中之气;孙琮:……诙谐变幻,一吐胸中郁勃。他们的观点就是说柳宗元在“借题发挥”,借小石城山的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大家同意他们的看法吗?(学生回答:同意)问:抒发了什么感慨?(学生分析)明确:作者感慨美好的景物“不为中州”,反而长期沉埋在人迹罕至的偏野,不为人知。言外之意就是在感叹自己虽有经邦济世之才却身遭贬逐,蛰居蛮荒,抒发痛楚愤懑之情。 为什么柳宗元会由对小石城山的感慨引发对自己的感慨? 明确:二者有相似之处:小石城山的幽景奇石象征着柳宗元峻洁孤高的人格、经邦济世的才能(板书:有才有志);小石城山被冷落(板书:处夷狄)象征柳宗元遭贬不遇的处境(板书:遭贬不遇)。正是

《小石城山记》教学设计8,标签: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这段描写了小石城山哪些具体的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学生找原文,顺便翻译,回答)

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②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③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

用一个词概况这些景物的整体特点——奇美 (板书:奇美)

 

4.品情

问:后代文论家对这篇文章有一些评论,现在我们就把书翻到第4页,看“资料信息”,比如茅坤:借石之瑰玮,以吐胸中之气;孙琮:……诙谐变幻,一吐胸中郁勃。他们的观点就是说柳宗元在“借题发挥”,借小石城山的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大家同意他们的看法吗?(学生回答:同意)

问:抒发了什么感慨?(学生分析)

明确:作者感慨美好的景物“不为中州”,反而长期沉埋在人迹罕至的偏野,不为人知。言外之意就是在感叹自己虽有经邦济世之才却身遭贬逐,蛰居蛮荒,抒发痛楚愤懑之情。

 

为什么柳宗元会由对小石城山的感慨引发对自己的感慨?

明确:二者有相似之处:小石城山的幽景奇石象征着柳宗元峻洁孤高的人格、经邦济世的才能(板书:有才有志);小石城山被冷落(板书:处夷狄)象征柳宗元遭贬不遇的处境(板书:遭贬不遇)。正是内在品质和外在处境的相似,让作者有了同病相怜之感,因此自然而然地,作者就将自己的身世遭际、内心的孤寂愤懑投射到自然景物中,达到了物我合一的意境。

 

    好了,带着这种深层的理解,我们再读一遍课文的第二段。

 

(作者为什么要怀疑造物者的存在?——如果有学生提到了这个问题,可以简单解释一下。)

提示:人在什么时候才会怀疑上苍的存在,对上苍发出疑问和呼喊?请大家调动平时的阅读经验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这个问题。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

 

(三)总结提高

《小石城山记》这篇文章中,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山水间(板书:寄情山水),借被弃置的美好景物来抒写自己的遭遇和怨愤,达到物我合一(板书:物我相融) 。这就是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特点。

(四)拓展探究

我们知道,“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所写的游记名作。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不是只有柳宗元一人被贬过?还有哪些著名文人被贬呢?

上周我给大家布置了练笔:贬官文人笔下的山水 ,现在就找同学来说说你找到的贬官文人及其作品。(学生自由畅谈,之后教师播放课件小结)

余秋雨先生曾经在《文化苦旅》中说: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亲,俱着声名。”(课件内容)

(有时间就让学生谈谈对“贬官文化”的看法;如果没有时间,就由老师总结)

柳宗元被贬永州,乃有《永州八记》;苏轼被贬黄州,乃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白居易被贬江州,乃有《琵琶行》;欧阳修被贬滁州,乃有《醉翁亭记》。真是“诗人不幸,诗家幸”;文人不幸,文学幸啊。

我们可以理解这种现象。古代被贬文人,具有独特的表达情感的方式。他们寄情山水,以文显情,言志载道(板书:言志载道)既排遣了心中忧愤,也成就了自己的文学大业。 我想,这些被贬的文豪们,他们真正把写作当成了生活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写作陪伴他们渡过那样寂寞、悲愤、抑郁的谪居生活。而那些青山秀水敞开了怀抱接纳了政治失意的文人,所以贬官文人们失意于官场,得意于山水,于是就有了寄托他们精神的山水游记 。(板书:精神寄托)

小结(指着板书):寄情山水、物我相融、精神寄托、言志载道  这四点也是贬官文人山水作品中体现的共性特征(永恒主题)。(板书:理)

      我们学习古人的文章,除了品味语言、鉴赏特点之外,还要用其精神指导我们的人生。虽然大家没有经历政治上的失意,但是古人“用我手写我心”、以文显情的追求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像古人那样,写出心中景物的美!

(五)布置作业

必做:完成配套练习《学海导航》的一和二。

选做:①以省实的敬师亭为对象,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景物描写。

②以《敬师亭记》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尽量做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③阅读“永州八记”其余六篇。

 

附:板书设计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游踪为序                                             字子厚

  见闻(景)      感慨(情)         理              柳河东

                                                     柳柳州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小石城山记》教学设计8》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