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公为我献之。(《鸿门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介词,替。)(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
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据最新教学大纲要求),标签:中考指导,http://www.88haoxue.com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介词,替。)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二、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因
一、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动词,依靠。)
二、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退而再拜。(《柳毅传》连词,于是。)
所
一、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兰亭集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三、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虎丘记》,凭借……方法。)
者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且
一、用作连词。
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连词。)
二、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上一篇:中考复习“名著阅读”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