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专练随州市2017年《语文中考说明》古诗词指定篇目解读» 正文

随州市2017年《语文中考说明》古诗词指定篇目解读

[05-18 22:32:4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考语文专练   阅读:68538

概要:3.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笔者怎样的思惟感情?答:援用典故和比喻的修辞。抒发了笔者要报效国家,体贴国家命运的爱国感情。4.这首词上下片都运用了典故。运用'亲射虎,看孙郎'这一典故的用意是答:'何日遣冯唐'一典故中,笔者把自己比作魏尚,要像孙郎(孙权,这是笔者自喻)那样子建功立业。5.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6.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D.此作

随州市2017年《语文中考说明》古诗词指定篇目解读,标签:中考专练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3.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笔者怎样的思惟感情?

答:援用典故和比喻的修辞。抒发了笔者要报效国家,体贴国家命运的爱国感情。

4.这首词上下片都运用了典故。运用'亲射虎,看孙郎'这一典故的用意是

答:'何日遣冯唐'一典故中,笔者把自己比作魏尚,要像孙郎(孙权,这是笔者自喻)那样子建功立业。

5.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C )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6.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7.①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 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 ;下阕重在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②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

答:射杀西北来犯的敌人(西夏)

8.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意为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

10.《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九上)

【原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

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 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

发生!

【赏析】

    这是辛弃疾寄给陈亮(字同甫)的一首词。陈亮是一位爱国志士,一生坚持

抗金的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上、学术上的好友。《破阵子》便是辛弃疾寄给陈亮的一首以抒壮怀的词。词中追忆了昔日起义军豪迈壮阔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也表达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上片描写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沙场上点兵时的壮盛场面。开头两句写军营里的夜与晓,“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真切地表现了词人此时内心的郁愤。上句是看,此句是闻。“八百里分麾下炙”,八百里炙是指烤牛肉。 “麾”是军旗。全句的意思是:兵士们在军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牛肉。“五十弦翻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两句进一步渲染军中的战斗气氛,部队给养充足,官兵同甘共苦,一起分那些食烤熟的牛肉,军乐队奏响雄壮的战歌,以鼓舞斗志。“沙场秋点兵”,只用五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写出了雄壮威武的阵容,再现了词人立马阵前,点兵授令的形象。

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马作的卢飞快”,“的卢”,骏马名。“弓如霹雳弦惊”,比喻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震。这两句连用两个比喻,让我们好象看到的卢快马在飞驰电掣般前进,强弓劲矢在霹雳般震响。一幅风尘蔽日、金鼓匝地的战斗情景便跃然纸上,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历历如在目前。“了君王天下事”两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天下事”,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大业。“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这一句与首句相呼应,都是叙写现实生活的感受,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报国有志志不伸的悲愤。

【中考预测】

(1)“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答: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3、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答: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4.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答: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5.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2分,写一个得1分)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6.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答: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7.这词首融梦幻(梦境、理想)现实  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11.《龟虽寿》(七上)

【原诗】

神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这首诗是抒发人生的咏志诗。曹操以神龟,腾蛇,老骥作为比喻,表明宇宙万物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上一页  [1] [2] 


Tag:中考语文专练中考专练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 中考语文专练
》《随州市2017年《语文中考说明》古诗词指定篇目解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