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着眼长远打基础实干创新图振兴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脱困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共产党**县委书记### 古语曰:郡县治,天下安。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县域经济。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亟待研究和破解的重大课题。**县是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辖14个乡镇,397个行政村,60万人口,国土面积775平方公里,耕地72万亩。“南岗北洼中间多河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1998—2000年连续三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经济社会发展受到重创,一度陷入“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境地。近年来,面对灾后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的特殊情况,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卧薪尝胆打根基,苦拼实干谋发展,创新争先图振兴,不仅彻底摆脱了灾害阴影,而且许多工作实现了历史性大突破,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是2000年的1.2倍、1.5倍和1.3倍。 一、坚持谋发展先打基础,聚力量备足后劲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欠发达地区的突出问题,也是制约经济发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脱困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标签:心得体会怎么写,心得体会范文,http://www.88haoxue.com
着眼长远打基础实干创新图振兴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脱困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共产党**县委书记###
古语曰:郡县治,天下安。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县域经济。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亟待研究和破解的重大课题。**县是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辖14个乡镇,397个行政村,60万人口,国土面积775平方公里,耕地72万亩。“南岗北洼中间多河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1998—2000年连续三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经济社会发展受到重创,一度陷入“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境地。近年来,面对灾后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的特殊情况,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卧薪尝胆打根基,苦拼实干谋发展,创新争先图振兴,不仅彻底摆脱了灾害阴影,而且许多工作实现了历史性大突破,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是2000年的1.2倍、1.5倍和1.3倍。
一、坚持谋发展先打基础,聚力量备足后劲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欠发达地区的突出问题,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因素。为此,我们把夯实基础、备足后劲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大打了一场基础设施建设翻身仗。一是抢抓机遇,决战决胜公路建设。公路通,百业兴。为彻底打破公路建设滞后这个制约**发展的“瓶颈”,2002年,我们抢抓省市大力支持公路建设的机遇,果断作出了决战“公路建设年”的重大决策,先后争取到总投资4亿多元的公路建设项目资金,并创新机制,县内多方筹措“村村通”资金6000多万元,一年新修改造各级公路600多公里,比建国以来**所修公路的总和还要多,不仅实现了乡乡通二级、村村通油路,而且相当一部分行政村实现了村内通,**百公里通车密度由过去的不足50公里迅速提升到125公里。以此为契机,我们瞄准“构建大交通网,拉动大经济圈”的目标,借机扩大战果,继续加大公路建设力度。目前,加上正在修建的漯平高速公路,**已构成了五纵五横的交通大框架和高速公路、省级干线公路与县乡村地方道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交通落后的状况已成为历史。二是城乡互动,强力推进城镇建设。城镇建设是拉动地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近年来,我们本着为群众创造优良生活环境的目标,以创建生态宜居城市为载体,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理念,创新城建筹融资机制,先后筹资4000多万元,对城区主干道进行了高标准整修改造,硬化了城区130多条背街小巷。深入实施了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城区基本实现了巷巷通、街街绿、路路新、处处亮,城市品位明显提升。14个乡镇产业特色逐步凸现,城镇框架不断拉大,城镇功能日臻完善,我县省定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北舞渡镇一直在全市小城镇建设中处于领先位置。三是自加压力,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们紧抓扶贫开发和驻村工作机遇,大力实施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夺取了全省红杯赛“八连冠”,累计争取除涝、灌溉、滞洪区安全建设等各类资金1亿多元,大大改善了农田水利基础条件,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我们多方筹措资金,大力加强电力、通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设施的大建设,成为**加快发展、脱困振兴的强大支撑。实践证明,欠发达地区只有正视现实,不急功近利,坚持谋发展先打基础,聚力量备足后劲,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精力抓重点
我们感到,作为经济欠发达县份,发展任务重,财力有限,抓工作不能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精力抓重点,以点带面活全局。基于此,近年来我们坚持每年集中精力干成干好一两件事关**发展大局的大事、要事,通过开展公路建设年、林业生产决战年、项目建设年等活动,不仅实现了**公路建设、林业生产、招商引资的历史性突破,而且也带动了全县整体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比如在抓农业农村经济方面,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特色乡镇和经济强村建设这个载体。我们感到,要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必须跳出“大而全”、“小而全”、“照搬模仿、盲目跟风”的误区,树立“不求其全,但求其特”的新观念,走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路子,靠特色提高竞争力,靠特色创造高效益。为此,2003年,我们把建设特色乡镇、培育经济强村作为提升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强力推进,指导各乡镇聚精会神抓特色优势产业,收拢拳头育村级发展典型,从而达到兴一业、带多业,强一村、活全局的目的。目前,全县14个乡镇立足本地特色优势,科学选定了各自特色产业。同时,从全县397个行政村中筛选出17个有“双强”班子、有产业基础、有发展潜力的村倾斜力量重点培育。对确定的区域特色产业和拟培育经济强村,实行了县直有关职能部门“联乡包村”帮扶制度,并在扶贫开发、驻村工作、信贷资金、土地征用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目前,文峰乡的园林花卉、小杂果,章化乡、孟寨镇的烟叶生产,北舞渡、吴城两镇的商贸和城镇建设,马村乡的蔬菜种植等已初具规模,17个拟培育经济强村发展势头喜人,全县初步形成了乡乡有特色、强村竞发展的农业农村经济新格局。
又比如在抓农业结构调整中,我们突出了林业这个重点,把林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突破口和富民兴县的一个大产业来抓。按照“一年大发展,两年补充完善,三年做大做强”的总体目标,2002-2003年,在全县强力开展了“林业生产决战年”活动。推进中,我们紧抓明晰产权这个核心,以林木私有化为方向,以培育大户为重点,探索推行了置换土地、返租倒包、公开拍卖、林随地走等多种营林机制,一举实现了林业生产的历史性突破。全县新植树木1700多万株,高标准绿化县乡村通道500多公里,完成四荒及成片造林10万多亩,发展小杂果及园林花卉1.5万多亩。林业的大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全县发展各种林间套种面积10多万亩,并催生了200多家木材加工厂和上百座林粮牧、林草牧、林果牧等多种立体种养农业庄园,形成了林业兴起带多业的良好局面。去年,全省林业生产现场会和漯河市林业生产机制创新现场会先后在**召开。实践证明,有所舍才能有所得,有所不为才能有大作为。这几年,我们就是集中精力每年侧重于一两项重点工作,实实在在干成了几件事关**长远发展的大事实事,从而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1] [2] 下一页
Tag: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怎么写,心得体会范文,综合范文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