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范文常识作文读后感《百恶孝为先》读后感» 正文

《百恶孝为先》读后感

[10-20 23:38:37]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读后感   阅读:680

概要:作为南社发起人的柳亚子,才疏学浅,辩论不过词学专家庞树柏与好友蔡哲夫,竟倒地大哭。二十年后他写《南社纪略》为自己荒唐辩护道:“我是患口吃病的,自然争他们不过。我急得大哭起来,骂他们欺侮我,檗子(庞树柏)急忙道歉,事情才算告一段落。”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词学家汪旭初先生写道:“(柳亚子)性率直无城府,喜怒毁誉,皆由中发。初每以卧龙(诸葛亮)况余 《《百恶孝为先》读后感(第2页)》出自:www.88haoxue.com网www.88haoxue.com ,及论事不合,则于报端著文诋余:‘卿本佳人,何苦作贼?’”。农工民主党员、郑逸梅《我所知道的柳亚子》记录诗人、古文名家林庚白:“常到亚子寓所谈天。一日,论诗不合,争闹起来,亚子大发脾气,举起一棒,向庚白掷去,庚白逃,亚子追,环走室中。亚子高度近视,行动不便,大声叫骂。他的夫人郑佩宜听到了,阻挡了亚子,庚白才得溜走。”可见柳亚子性格霸道、强横,毫无传统文人或新时代知识分子的文明修养。柳亚子表面上反孝,其实骨子里并不如此。他曾为浙江省嘉善县顾炳元先生藏《顾氏家谱》写序赞曰:“殚精竭力续修夫家乘者,其殆有水

《百恶孝为先》读后感,标签:读后感范文,读后感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作为南社发起人的柳亚子,才疏学浅,辩论不过词学专家庞树柏与好友蔡哲夫,竟倒地大哭。二十年后他写《南社纪略》为自己荒唐辩护道:“我是患口吃病的,自然争他们不过。我急得大哭起来,骂他们欺侮我,檗子(庞树柏)急忙道歉,事情才算告一段落。”
  
  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词学家汪旭初先生写道:“(柳亚子)性率直无城府,喜怒毁誉,皆由中发。初每以卧龙(诸葛亮)况余

《《百恶孝为先》读后感(第2页)》出自:www.88haoxue.com网
www.88haoxue.com ,及论事不合,则于报端著文诋余:‘卿本佳人,何苦作贼?’”。
  
  农工民主党员、郑逸梅《我所知道的柳亚子》记录诗人、古文名家林庚白:“常到亚子寓所谈天。一日,论诗不合,争闹起来,亚子大发脾气,举起一棒,向庚白掷去,庚白逃,亚子追,环走室中。亚子高度近视,行动不便,大声叫骂。他的夫人郑佩宜听到了,阻挡了亚子,庚白才得溜走。”
  
  可见柳亚子性格霸道、强横,毫无传统文人或新时代知识分子的文明修养。
  
  柳亚子表面上反孝,其实骨子里并不如此。他曾为浙江省嘉善县顾炳元先生藏《顾氏家谱》写序赞曰:“殚精竭力续修夫家乘者,其殆有水源之思乎!……弃曰:世衰俗敝,世家望族以血统中斩,潜负螟蛉而继其后者,往往而是。挈行路为骨肉,任异姓之乱宗。祖宗有知,岁时家祭,弗来歆已。如我同志铁生之令叔、令兄,犹念一本之谊,而纂辑家谱,条有不紊。乌乎!亦可以风世也已。中华民国十五年二月,安如柳弃疾顿首拜撰。”
  
  柳亚子表面上支持白话诗运动,赞成废除旧诗,可他一生到死皆写旧诗,一首新诗也没有作过,可知其言行相违。他《次韵张天方》说:“共和已废君臣义,牙彗羞他说五伦。种种要翻千载案,堂堂还我一完人。”不分好坏,将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一律废除,可知柳氏所说的“完人”,实是不讲伦理道德的原始人、野蛮人。可知其思想极端偏激。
  
  如上所引,柳亚子其德其智,可见一斑。俗话说小人得志就猖狂,柳亚子一生投机政治,则是才不过看到一丝机会,尚未得志就要猖狂。其人品修养,不唯不待见于国共两党,在文人中亦不受好评,实乃虚有浮名,德行陋劣肤浅狂悖之徒也。援此辈狂说伪辞以反孝,窃为子非鱼兄感到可笑。
  
  三、陈独秀
  
  陈独秀有中国人的骄傲骨,敢于抵抗共产国际代表的专横。一生保持了孤傲狂狷的伟岸人格与书生本色,与吴虞、柳亚子等败类大不相同。晚年陈氏对早年所信奉的“主义”进行全盘反思和清理,从而“将我辈以前的见解,彻底推翻”。截然迥异于世俗一般老人执着面子与成见而知错不改的劣习,这种否定自己错误见解的勇气却很可贵。虽然作为五四先导,其早年不成熟且偏激之思想,对中国造成的伤害延及至今,但陈氏个人的品格和实际贡献,是真正值得敬重,并可师其人格与学问的人物。
  
  大凡身处沧桑巨变时代之思想家,如孔子、陈独秀都会经历自我否定而后浴火重生之过程,因而成就其伟大。而芸芸众类的我们这一代中稍有觉悟者,也在人生成长过程中,抛弃了课本教育所传导的不切实际的思想。
  
  子非鱼兄列举陈独秀组织“讨父团”,纯系当时封建卫道士的谣言,陈独秀曾当众向陈炯明澄清说:“我是没有资格组织‘讨父团’的,因为我是一个从小没有父亲的孩子!”可知陈独秀是没有承认这个事的。之所以称他的儿子有资格参加讨父团,乃“因为父母不和,与父亲有了隔阂”并非陈独秀真有反“孝”言论。
  
  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对陈独秀不屑一顾,曾经对张国焘说:“老头子糊涂极了”、“不要理他。”当他给儿子写信劝延年转向马克思主义时,延年很不高兴地说:“独秀那个人,你别理他。”甚至在陈延年死去,而陈独秀又被共产党组织解除职务时,次子陈乔年还与父亲大吵大闹、不欢而散。这是不是证明子非鱼兄那不知从何考据而出的所谓“陈独秀反孝思想”的正确性的表现?子非鱼先生若身为人父乃至为人祖父,若不能做到思想完美无瑕,且亲子沟通顺畅无碍,大概也愿意接受儿女当面甚至是当众的大吵大闹和讥刺吧?或者子非鱼先生也曾经对自己的父祖做出过这样的事,因此认为这种做法是正确合理的吧?甚或子非鱼先生也认为这应算是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成就吧?
  
  福州陈宇按:本文关于陈独秀之举证,出自朱洪先生著《陈独秀父子仨》,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在下爱好考据已成癖瘾,但千方百计亦考察不到陈独秀有多逾子非鱼和“反孝先锋军”(Q名,亦名“哲学为王”)的反孝言论。相反,陈独秀本人,性情温厚,对母亲十分孝顺。他生母逝世后,作诗《述哀》痛悼:“慈母虚孤弱,一夕魂九迁”、“辛苦归闾里,母已长弃捐”,1939年,陈独秀为逝世于四川江津的养母谢氏披麻戴孝,无限悲伤地说:“先母之恩等于生母,心丧何止三年,……酒食酬应以及为人作文作书,必待百日以后。”不知子非鱼先生谓陈独秀有“非孝”之理论,出自何典?或者已经习惯运用专制者及文革反动集团罗织诬蔑之诏狱手段,无视法律与道义公正、文化良知,根本不顾事实,故意寻章摘句、捏造虚辞、讹解文字,必欲置孔子思想于死地而后可?
  
  子非鱼兄列举陈独秀的反孝言论,系1921年8月3日,五四时期封建卫道士在《新华日报上》发文诬称:“陈独秀开宗明义即言废德仇孝,每天各校演说,必极力发挥万恶孝为首、百善yin为先之旨趣……谓父子为路人,谓奸合为天性……”是知子非鱼兄之列举,纯系讹以传讹。无论诉诸学术考证,或者诉讼举证,均为证据不实、实在欠妥。
  
  虽然子非鱼兄等反儒、反孝之同志,受五四偏激思想及文革影响,为文引证立论如此不谨,但是也非极嗜博览并习好文史考据者可以洞悉其缺憾,故往往讹谬、迷信可以重复千遍而被误认为真理,非力学深思而不能挣脱其禁锢,亦是可悲!
  
  须知新文化派反儒教、反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守节事大饿死事小、缠足、纳妾、繁文缛节,是正确的。这些全是从汉儒到明儒伪托孔孟之学的杜撰,与孔孟无任何瓜葛,裁判孔孟为之承担罪名,实千古文化之冤狱。某些人名为做学问、搞革命,其实即不通西学,又不解华夏传统学术传承脉绪,见识迷惑肤浅而不察于此,更兼用心各异,而造成现代中国文化不进步、中国社会道德沦丧之缘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读后感读后感范文,读后感大全作文 - 读后感
》《《百恶孝为先》读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