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范文常识教案大全政治教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一课 第八框 活动课 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 正文

第一课 第八框 活动课 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

[10-20 23:39:47]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九年级政治教案   阅读:680

概要:5、新中国的成立三、共存和斗争(板书)P33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共存和斗争,这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事实。1、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代-90年代)1)苏美合作与争夺的开始 赫鲁晓夫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后,提出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1953年8月,苏联氢弹爆炸成功,结束了美国核垄断地位,这也使苏联有可能就裁军、欧洲诸问题发动"和平攻势"。但赫鲁晓夫乞求的"苏美合作",与美平起平坐,又反映了赫鲁晓夫领导集团当时尽管野心膨胀却仍感力不从心的矛盾状况。这反映在苏美关系上一开始强调东西方缓和,而随着苏联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和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苏美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便愈演愈烈。2)赫鲁晓夫对苏美首脑会晤的追求与戴维营会谈 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美前夕,苏联发射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访美期间,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与艾森豪威尔进行了两天会谈。赫鲁晓夫是第一位访问美国的苏联最高领导人。但是,战后美苏的第一次"蜜月"是十分短暂的。无论是四大国巴黎首脑会议还是艾森豪威尔访

第一课 第八框 活动课 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标签:九年级政治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5、新中国的成立
三、共存和斗争(板书)
P33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共存和斗争,这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事实。
1、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代-90年代)
1)苏美合作与争夺的开始
     赫鲁晓夫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后,提出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1953年8月,苏联氢弹爆炸成功,结束了美国核垄断地位,这也使苏联有可能就裁军、欧洲诸问题发动"和平攻势"。但赫鲁晓夫乞求的"苏美合作",与美平起平坐,又反映了赫鲁晓夫领导集团当时尽管野心膨胀却仍感力不从心的矛盾状况。这反映在苏美关系上一开始强调东西方缓和,而随着苏联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和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苏美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便愈演愈烈。
2)赫鲁晓夫对苏美首脑会晤的追求与戴维营会谈
    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美前夕,苏联发射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访美期间,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与艾森豪威尔进行了两天会谈。赫鲁晓夫是第一位访问美国的苏联最高领导人。但是,战后美苏的第一次"蜜月"是十分短暂的。无论是四大国巴黎首脑会议还是艾森豪威尔访苏,都因1960年5月美国一架U-2间谍飞机入侵苏联领空被苏联导弹击落而告吹。美苏关系又跌入低谷,进入新的冷战僵持时期。
3)从杜勒斯的"和平演变"战略到肯尼迪的"和平战略"
    随着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和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主张用"和平的方法"来"加深共产党内部的困难",以达到"解放"的目的,首先要使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对马列主义失去信仰。他非常重视要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的后代上,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三代人身上,非常重视加强对这些国家青年学生的工作。但有关"和平演变"的策略思想仍处于形成时期,实际办法不多。到肯尼迪时期,方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战略策略思想。
    1961年1月,民主党人肯尼迪上台之后就明确提出了"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和平战略"。还提出对非洲的"新非洲政策",对拉丁美洲的"争取进步联盟",对西欧的"宏伟计划",等等。为了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推进美国的全球扩张,肯尼迪提出了"灵活反应战略",即既准备打有限核战争和核大战,也准备打常规战争与特种战争。
4)维也纳交锋和"柏林墙"事件
    1961年4月17日,中央情报局装备和训练的反卡斯特罗的1400多名古巴流亡分子,乘美国运输船并在中央情报局雇佣人员所驾飞机的掩护下,由古巴南海岸的猪湾(吉隆滩)登陆。在短短72小时内全部被击溃。中央情报局所预言的古巴本土反卡斯特罗的起义并未发生,使美国的这场间接军事入侵遭到彻底失败。1961年6月3日和4日,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维也纳进行了两天的会谈。肯尼迪断然拒绝赫鲁晓夫提出的要求。
    维也纳会谈结束后,赫鲁晓夫决心在西柏林问题上与肯尼迪较量一番。1961年8月13日,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封锁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并从15日起沿着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在东柏林境内修筑起一道"柏林墙",防止东柏林人西逃。不久,赫鲁晓夫冻结了德国和西柏林问题。美、苏关系得以再次缓和下来。柏林危机的结束,是美苏进行军事对抗后妥协的结果。但这次危机的结束并没有消除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而是为新的危机埋下了种子。就在柏林危机过程中,美、苏双方之间核军备竞赛迅速升级。"柏林墙"筑起两个星期后,苏联撕毁美、苏两国为期3年的禁止核试验协议,恢复一系列核试验。肯尼迪明确地知道苏联是虚张声势,对美国不会构成任何真正威胁,但他不甘示弱,在9月命令恢复地下核试验。美、苏军备竞赛又进入一个高潮。
5)古巴导弹危机和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与防止核扩散条约
    1961年美、古断交。苏联向古巴提供经济、军事援助。1962年8月底,美国发现古巴近程导弹发射场。10月14日后,拍摄到苏联正在古巴修建的中程与中远程导弹发射场的照片。10月22日晚,肯尼迪宣布对古巴实行名为"隔离"的海上封锁。自知苏联仍处于军事劣势的赫鲁晓夫后退了。肯尼迪政府的软硬兼施,迫使赫鲁晓夫在10月28日的复信中撤回要求美国从意、土撤走导弹的先决条件,同意从古巴撤出苏联的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了。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之间的一次核赌博。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把世界推到核战争的边缘,各自也深深受到核武器致命威胁的震动。在危机结束以后,美国和苏联从各自利益出发,设法避免用核讹诈方式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开始作出努力,缓和两国关系和国际紧张局势。同时,两国合谋保持核垄断地位,限制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其实际措施是双方加快了就禁止核试验达成协议的步伐。
    1963年8月5日,美、英、苏在莫斯科签署《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以下简称《部分核禁试条约》)。此后,约有100个国家加入该条约。美苏企图以此限制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1960年,法国试制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10月,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给了美苏核垄断与核讹诈政策以有力打击。同时中国政府郑重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美国和苏联在达成《部分核禁试条约》的同时,还于1963年8月达成协议,在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建立由电传打字机构成的所谓"热线",供双方领导人保持联系,以避免由于误会而爆发战争,特别是核战争。1968年美苏又联合抛出所谓"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并于同年7月签署。这标志着美苏在核武器问题上的更大勾结。
6)美苏战略地位的变化
    世界经历了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的动荡、分化,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的对比关系已显

《第一课 第八框 活动课 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第2页)》出自:www.88haoxue.com网
www.88haoxue.com 著不同于战后初期。作为超级大国之一的美国,二战后长期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特别是自60年代初就开始深陷侵越战争。美国国力的鼎盛时期到60年代末终于告一段落,而所面临的是内外交困的严重局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九年级政治教案九年级政治教案大全教案大全 - 政治教案 - 九年级政治教案
》《第一课 第八框 活动课 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