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分 数 小 数 百分数 自然数 负整数 真分数 假分数 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正整数 0 循环小数 ……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强调:(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最大的负整数是-1,没有最小的负整数。 (2)带分数是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设计意图: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整理,整体建构,在对话、交流、协商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三)拓展阅读,加深理解。(4分钟) 数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数起源于数(shǔ)。远古时代,人们在狩猎、捕鱼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数的概念开始萌生。在我国河南省发现的殷墟甲骨文卜辞中有很多记数的文字,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人们已经能用一、二、三、四、……、十、百、千、万等记数,下面是甲骨文中的一些数:我国最早使用的算筹。下面是算筹记数的两种形式: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才产生了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1 2 3 4 5 6 7 8 9 0以上是老师搜集到的一些关于整数的发展,课下请同学们也搜集一下
数的认识总复习1,标签: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模板,http://www.88haoxue.com整
数
真
分
数
假
分
数
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正
整
数
0
循环小数
……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强调:
(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最大的负整数是-1,没有最小的负整数。
(2)带分数是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
【设计意图: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整理,整体建构,在对话、交流、协商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拓展阅读,加深理解。(4分钟)
数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数起源于数(shǔ)。远古时代,人们在狩猎、捕鱼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数的概念开始萌生。
在我国河南省发现的殷墟甲骨文卜辞中有很多记数的文字,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人们已经能用一、二、三、四、……、十、百、千、万等记数,下面是甲骨文中的一些数:
我国最早使用的算筹。下面是算筹记数的两种形式:
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才产生了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0
以上是老师搜集到的一些关于整数的发展,课下请同学们也搜集一下关于分数、小数、负数发展的资料,进行交流,行吗?
【设计意图:再次感受数的发展过程,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总复习不仅是所学知识的简单回顾和整理,还需要了解一些数学的发展史,从整体上将学生的数学思想加以提升。】
请你认真阅读课本41的内容,说一说现在你有什么收获?
(四)利用情境,巩固练习。(12分钟)
通过刚才的展示,我发现我们班的确是很棒的!现在请大家完成第2 — 6题,时间为2分钟。你认为哪个题目需要老师帮助?
课下,我们针对这部分所学的内容,自己出了一些题目,谁能够象老师这样来考考大家?
调研时学生所出的部分题目:
一、 填空。
1、桌子上有一堆糖,小红数了数,共22颗,可以用( )数表示糖数。
2、十五万九千零四十写作( ),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是( )。
3、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小数点左边第五位是( )位,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
5、将下面的数从小到大排列。
3.2 3
( )<( )<( )<( )<( )
二、判断。
1、负数都是整数。 ( )
2、奇数+奇数+偶数=质数。 ( )
3、负6摄氏度写作 -6摄氏度。 ( )
4、整数分为正整数和负整数。 ( )
【设计意图: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每个题目的价值,使每个题目得到充分的利用,另外,让学生展示自己出的题目来考大家,形式新颖,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高,在寓教于乐的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看书质疑,小结新知。(2分钟)
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在课本的40页、41页的内容,认真看一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又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设计意图:看书回顾,谈谈收获,从总体上对本节课进行回顾,使学生对所整理的内容再次整体建构,加深对所整理内容的理解。】
五、教师反思:
本节课,我考虑了很长的时间,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1)简单的课如何上得有深度、有厚度?(2)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而言,回顾六年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的:首先通过“小测试”活动,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震撼,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审题的重要性,这样的体验远比教师的说教好得多。本节课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自主整理和自主出题环节充分得以展现,在课堂上学生现场分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树”是对学生六年来的知识整理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的一种检查和反馈。而整数数学史的介绍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情感得以升华。
“数的认识”一课上完了,但我的思考没有停止,“我们总习惯于在学生做练习时反复提醒:先审题,再下笔。然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提醒得到的依然是学生的我行我素,拿题即做,结果仍然是屡说屡错,屡错屡说。”所以,我在课堂中引用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引入方式,在学生内心深处留下强烈的震撼。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主动地复习,共同重温并整理所学的知识,使之系统化。在回忆和整理知识时,要让学生做复习的主人,多让学生发言,互相补充,逐步形成系统的、完整的、明确的知识网络。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仅加深了理解,印象深刻,而且感到通过复习和整理确实有所提高,从而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果。
六、点评:
宋老师引导学生把复习的的内容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自己整理,这种形式充分体现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广度与深度。每个小组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将所学内容的梳理出来,用十分简单的方式表示出来,很有创意,突出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有了自己整理的过程,他们自觉内化所学的知识、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出题考大家,使练习更加自主,学生在寓教于乐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参与到练习中,提高了练习的实效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本节课中也有值得完善的地方,学生展示很好,但介绍小组的亮点不够,还需教师做进一步的引领,在练习中,教师如何组织使练习呈现得更有层次性值得研究。
上一篇:数的认识总复习2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