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www.88haoxue.comB.万物由元气构成,精神依存于形体,“人死不为鬼” C.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D.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也就消失 10.李贽说:“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的真实意图是 A.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应该继承 B.对儒家思想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C.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和否定 D.强调个性,主张人性的解放 11.明清(前期)时期的科技文化大多反映了商品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衰落的时代特征,下列事实并不顺应时代特征的是 A.黄宗羲:“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宋应星:“此书(按:《天工开物》)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D.明末,一官员奏:“蜀昔有沃野之称……近为五府者什七,军屯者什二,民间者什一而已。” 12.明清之际三位进步
必修3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导与练,标签:高二历史教学设计模板,http://www.88haoxue.com
www.88haoxue.com
B.万物由元气构成,精神依存于形体,“人死不为鬼”
C.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D.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也就消失
10.李贽说:“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的真实意图是
A.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应该继承
B.对儒家思想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C.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和否定
D.强调个性,主张人性的解放
11.明清(前期)时期的科技文化大多反映了商品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衰落的时代特征,下列事实并不顺应时代特征的是
A.黄宗羲:“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宋应星:“此书(按:《天工开物》)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D.明末,一官员奏:“蜀昔有沃野之称……近为五府者什七,军屯者什二,民间者什一而已。”
12.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13.下列关于儒家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它始终代表着中国的先进思想文化
B.其思想核心是仁,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
C.从西汉开始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D.对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仍有一定积极作用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汉元始二年的人口统计表明,南北人口比例为1:3.2 , 就人才而言,两汉时代的三公九卿、儒林文苑人物也都集中于北方,南方几乎空白。
材料二:天宝初年,南北户口之比达到4:5 ,双方相去不远。盛唐文化堪称南北共荣的文化,而北方仍略占优势,如唐前期北方进士的人数就明显多于南方。
材料三:明朝科举,南方人中进士的十倍于北方,以至于不得不采用南北分卷制,以勉强维持南北人数的均衡。
材料四:有清一代,江苏状元约占全国一半,而苏州状元又近乎江苏的一半。更重要的是著名学者,包括先进思想家和乾嘉考据派,绝大多数都是南方人。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
请回答:
(1)依据以上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人才的区域分布特点。
(2)造成这种变化的经济原因主要是什么?
(3)材料四中提到“有清一代……先进思想家”,请列出明末清初一位进步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予性好高,好高则倨傲而不能下。然所不能下者,不能下彼一等倚势仗富之人耳。否则稍有片长寸善,虽隶卒人奴,无不拜也。予性好洁,好洁则狷隘不能容。然所不能容者,不能容彼一等趋势谄富之人耳。
材料二: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豈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说出你判断的依据。
(2)材料二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就此他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参考答案:
1.C 2.A 3.D 4.B 5.B 6.B 7.C 8.D 9.A 10.C 11.D 12.A 13.A
14.(1)唐朝以前北方人才数量多于南方,唐朝时南北相当,到明清时期,南方人才数量大大超过北方。(2)汉代北方是全国的经济政治中心,魏晋以来南方开始得到大规模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3)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政治。王夫之:具有唯物主义观点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
15.(1)思想家:李贽;依据:从“好高则倨傲”、“好洁则狷隘不能容”等字眼中可以断定是具有“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的反封建先驱李贽的言论。(2)思想家:黄宗羲;结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上一页 [1] [2] [3]
Tag:高二历史教学设计,高二历史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二历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