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1.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从课本中获取信息。 2.要注意准确把握朱熹、王阳明的思想内涵,重点放在理学产生的背景和社会影响方面。解释清楚基本概念:如“理”,“格物致知”,“心学”等。比较归纳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并综合其本质作用。 【小资料】 心学大师王阳明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阳明子是他的别号,浙江余姚人,喜言兵事,且善射,并好学,学识渊博。他的一生行为,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在学术方面,他的“心学”独成一家,和程朱学派意趣迥异,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在死后从祀文庙的人。他首先主张“学贵得之于心”,以“心”作为评判是非的价值标准,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开始对孔子偶像有所持疑,扩大了内心自我的作用。他是我国历史上极有成就的哲学家之一,他开创的心学体系成为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封建社会后期异端思想的产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因此,他受到很多人的崇拜。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
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导与练,标签:高二历史教学设计模板,http://www.88haoxue.com
】
1.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从课本中获取信息。
2.要注意准确把握朱熹、王阳明的思想内涵,重点放在理学产生的背景和社会影响方面。解释清楚基本概念:如“理”,“格物致知”,“心学”等。比较归纳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并综合其本质作用。
【
小资料】
心学大师王阳明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阳明子是他的别号,浙江余姚人,喜言兵事,且善射,并好学,学识渊博。他的一生行为,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在学术方面,他的“心学”独成一家,和程朱学派意趣迥异,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在死后从祀文庙的人。他首先主张“学贵得之于心”,以“心”作为评判是非的价值标准,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开始对孔子偶像有所持疑,扩大了内心自我的作用。他是我国历史上极有成就的哲学家之一,他开创的心学体系成为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封建社会后期异端思想的产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因此,他受到很多人的崇拜。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海军的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刻了一块印章,佩戴在身,上面刻着“一生伏首拜阳明”。中国近代一代枭雄蒋介石也很崇拜王阳明的,败退台湾时间把台湾草山改为阳明山。现在浙江余姚还有个阳明医院。
同时,在我国,维新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为探索救国之路的孙中山都曾潜心研究过王阳明的著作,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徐特立也大加赞赏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少年时就曾读过王阳明的《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并逐句逐字做了批注,后来对王阳明的思想更是有所批判与创新,结合中国的实际,领导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王阳明的学说更是漂洋过海,从古老的中国走向世界。
此外,日本一位八十三岁的高僧拄着拐杖颤悠悠地把阳明学说带回日本,没想到竟风靡一时,学者云集,还分成了不同的学派,阳明学说更是间接地为日本明治维新起了思想上的铺垫作用。高鼻子、蓝眼睛,不屑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欧美人在本世纪,也出奇地对阳明学说着了迷,竟还要远渡重洋,来拜访王阳明的故居,颇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势头。
【
同步训练】
1.下列叙述不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佛教、道教发展情况的是
A.儒学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B.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即:“三教合一”
C.道教受儒学影响,提出既“贵儒”,又“尊道”
D.佛教也吸收了儒学的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
2. 下列哪位人物不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
A
B
C
D
www.88haoxue.com
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的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的理论
4.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 D.反对民主启蒙患想
5.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是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
6.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 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7.在继承的发展孔子“仁”的思想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程颢、程颐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礼、义、智、信”
B.朱熹把人间的伦理道德和理气论结合起来,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标准也是天理的反映、
C.王阳明主张要“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D.“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
8.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严重挑战的主要原因是
①佛教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③儒学本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④人们不能接受“理学”观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受到严重的挑战,但最终保留传统主流思想的地位,主要是因为
A. 历代统治者“独尊儒术” B. 儒家思想内含有的“兼容”精神
C. 南北朝时期强调“贵儒” D. 唐朝皇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10.唐代儒家经典标准的读本是
A.《六经》 B.《春秋繁露》
C.《五经正义》 D.《四书章句集注》
11.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称“二程”。以下哪些观点或者主张不属于“二程”
A.“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B.“人伦者,天理也”
C.“有了礼,就有了仁、义、智、信”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2.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 D.反对民主启蒙患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二历史教学设计,高二历史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二历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