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你觉得怎样读才感人呢?三、表达,深化感悟。1、说一说桑兰为什么能赢得海内外人士的进佩?他们会怎样说呢?2、研读交流,提炼主题:与桑兰相比,你有什么感想?你应该学习她怎样去坚强面对困难呢?3、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位坚强的姐姐的名字——桑兰。四、延伸,拓展升华。1、桑兰成为2008年申奥形象大使,虽然自己行动不便,但还是一脸灿烂的笑容,她说她将尽全力为北京申奥工作,你想对桑兰说什么?快给桑兰姐姐写一封信吧。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学习课文的体会。2、出示课外搜集建议:借助网络、图书、影视等有关媒体,搜集也向桑兰一样坚强的故事,如洪战辉(2005感动中国人物)……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筹备《学坚强、颂坚强》的主题队会。板书设计:微笑着承受一切美好人生↓天大不幸坚强↓微笑着承受当和孩子们离开桑兰,留给孩子们的是什么呢?应该是一份沉甸甸的思考,应该是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前进的动力。我想把这份思考带到课后,因此,在本课的作业中,我设计了“桑兰,我想对你说”这个读写结合的训练,从学生写出的文字上看,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体会。其次,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不可能没有任何挫
书香备课《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和反思,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你觉得怎样读才感人呢?
三、表达,深化感悟。
1、说一说桑兰为什么能赢得海内外人士的进佩?他们会怎样说呢?
2、研读交流,提炼主题:与桑兰相比,你有什么感想?你应该学习她怎样去坚强面对困难呢?
3、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位坚强的姐姐的名字——桑兰。
四、延伸,拓展升华。
1、桑兰成为2008年申奥形象大使,虽然自己行动不便,但还是一脸灿烂的笑容,她说她将尽全力为北京申奥工作,你想对桑兰说什么?快给桑兰姐姐写一封信吧。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学习课文的体会。
2、出示课外搜集建议:借助网络、图书、影视等有关媒体,搜集也向桑兰一样坚强的故事,如洪战辉(2005感动中国人物)……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筹备《学坚强、颂坚强》的主题队会。
板书设计:
微笑着承受一切
美好人生
↓天大不幸
坚强↓
微笑着承受
当和孩子们离开桑兰,留给孩子们的是什么呢?应该是一份沉甸甸的思考,应该是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前进的动力。我想把这份思考带到课后,因此,在本课的作业中,我设计了“桑兰,我想对你说”这个读写结合的训练,从学生写出的文字上看,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体会。
其次,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不可能没有任何挫折,学生这种寻找式阅读,也可以说研究性阅读,他们就会感觉到如何面对挫折,才能转变自己的人生。三年级学生阅读这种真实的东西,一定就能够收获真实,这样才能让其理解“微笑着承受一切”。学生阅读信息足了,生存教育、共存教育的本质也才能走进学生。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反思
桑兰这个坚强的姑娘用微笑承受着一切,一切是什么,一切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第六节和第七节颈椎骨骨折,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后半生要在轮椅上度过。就是这样一篇文章,表现桑兰坚强与乐观,感动着无数的读者。
但是也是这样一篇文章,我在上第一课时的时候,却没有感受到学生的感动与敬佩,是学生的无知?冷漠?这显然不是。关键问题还是出在我身上,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作为一名教师,课堂上的引导者,我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老师在备课时,除了有完整的教学设计外,还应该对学生有预设,对课堂有整体把握。这就要求我在备课的时候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文本,学生会怎么理解这篇文章,学生会觉得难点在哪。但是我在把握文章的重难点时,往往会有偏差。如:这篇文章其实不容易读好,这是我在课堂上发现的问题。我请学生逐段朗读的时候,发现学生在读第4自然段时有些生疏,于是针对这一自然段我又请了学生朗读,直到第三个学生站起来读的时候才通顺流利。请学生一次一次地朗读,虽然三个孩子是一个读得比一个好,但这也存在着三个学生的层次是一个比一个高的问题,且读得最好的这个学生也只是班级朗读水平的个别代表,并不能说明全班学生都像她那样读得很棒了。这时就需要老师指导了。老师应该出示课文中难度的句子,指导朗读,解决难读的句子后,学生读片段自然就容易多了。的确,在这篇课文的备课阶段,我少了这个环节的预设,这样就导致学生还没读流利这篇课文,就开始学习,自然感情不能很好地流露了,同时也应该反思自己预习作业的布置。预习作业自然有朗读课文,那学生怎么还会磕磕碰碰?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少走弯路。老师的功夫应该花在备课上,这话很有道理。在备课时,明确学生的层次如何,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层次,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读了课文,请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再请学生说说你认为哪些自然段我们可以放在一起学习?其实这个要求已经高于三年级的孩子了。所以学生把握不准。出现了这个局面,我换着问了一个问题:请你在文中找找那些词语可以形容桑兰?这篇课文我计划让学生抓住“优秀、不幸、坚强”三个词语学习,以点代面。当学生说出这三个词语的时候,我就可以顺势引导相应的学习,其实也是分段学习,优秀在第1自然段,不幸在第2自然段,坚强在第3~7自然段。如果我一开始就抛出这个问题,那学生就可以不走弯路了。但是我也很矛盾,大胆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说说,说说自己的理由,似乎看着是弯路,但真的一点都不可取吗?
综上所述,我更应该在备课上花功夫,备学生、备教材,做好上课的准备,对课堂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要有充分的预设,做到真正的“高效、减负”。
上一篇:《雪儿》教案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