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扬州市艺蕾小学《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正文

扬州市艺蕾小学《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02-25 12:36:28]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550

概要: 6、引读最后一节 四、学习第四段,深情赞颂谭老师的爱与责任 1、引读第11小节,体会文本表达的情绪线索:亲切—痛苦—赞颂 在学生眼里,——。然而,——。张开双臂——。 2、“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a\这是谭老师逝世时的自然姿势,但正是这一姿势,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体现了在危难之际他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以学生安危为重,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高尚品质;b\正是这一姿势,让人们深深感动,永生难忘,并对谭老师产生崇高的敬意。 因此,人们赞颂他——(出示)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诵读教育时报记者 刘肖的《千秋

扬州市艺蕾小学《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标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6、引读最后一节
                        四、学习第四段,深情赞颂谭老师的爱与责任
                        1、引读第11小节,体会文本表达的情绪线索:亲切—痛苦—赞颂
                        在学生眼里,——。然而,——。张开双臂——。
                        2、“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a\这是谭老师逝世时的自然姿势,但正是这一姿势,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体现了在危难之际他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以学生安危为重,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高尚品质;b\正是这一姿势,让人们深深感动,永生难忘,并对谭老师产生崇高的敬意。
                        因此,人们赞颂他——(出示)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诵读教育时报记者 刘肖的《千秋之爱——我该想到》,进一步感悟。
                        2、为谭千秋老师写颁奖词。
                        3、倘若请你把题目中的“最后”换成文中另外的词语,你会换成什么?
                        (爱的姿势/责任的姿势  /英雄的姿势  师德的姿势/千秋的姿势/)
                        六、作业
                        1、朗读课文,每个同学都要做到有感情,优生用演讲的方式诵读。
                        2、整理课堂上对文本的批注,优生在此基础上整理好一篇读后感。
                        3、学有余力的同学搜集地震中的其他小故事,精读批注,争取获得阅读红苹果的奖励。
                        七、板书设计:
                        6、最后的姿势
                        普通
                        谭千秋
                        爱与责任
                        

上一页  [1] [2] [3] 


Tag: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扬州市艺蕾小学《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