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师:请小朋友看这儿,谁来读一读,括号里的词不读。(指读)师:读得很认真!像她这样,和课文写的对比着多读几遍,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生边读边体会)生:书上写得比较具体,投影仪上写的不具体。生:书上写得,写出了他为了治水,顾不得自己的家里,投影仪上的没有具体的写出来。生:书上写出那种禹奉献的精神,而投影仪上没有写出禹奉献的精神。师:你们都有动脑筋在思考!老师觉得你们还应该注意括号里的三个词。书上为什么用上了这三个词呢?生:别人都是在家天天陪着妻子,而大禹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这么短短的四天。如果不用上“仅仅四天”,就没有写出他奉献的精神。师:用上四天,说明他在家里住的时间太少了!看这两个加点的词。一个是四天,一个是十年。我们来做一道数学计算题吧!(生感觉很好奇、很新鲜)师:一年几天啊?生:(豪不犹豫)三百六十五天。师:十年呢?生:(齐答)三千六百五拾天。师:很好!三千六百五拾个日子,而禹在家只住了四天,非常少!所以说是“仅仅”。谁也会用仅仅说一句话呢?想想看,你来。生:爸爸从美国回来只是仅仅在家里住了四天。师:把“只是”去掉再说一遍。生:爸爸从美国回来,在家仅仅住了四天。
《大禹治水》教学实录片段及点评,标签: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片段四:
师:现在想不想听老师讲个故事呢?
生:想!
师:好!故事的名字就叫《三过家门而不入》。听完后,老师还有问题问问大家呢!看看谁最善于倾听,善于思考了。
(师讲述故事,课件演示故事相关图片,配乐渲染气氛。)
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入看一看。禹第一次路过家门的时候,他的妻子正生了他们的儿子,禹在门口听见婴儿哇哇的哭声,他多么想进去看看自己的小宝贝啊!可是,治水的工程非常紧张。禹想了想,还是狠狠心,走了……
过了几年,当禹第二次路过家门时候,他的孩子已经会叫爸爸了。
这一天,他的妻子抱着他们的孩子,站在家门口。孩子挥着小手叫:“爸爸,爸爸。”禹的眼眶红了,他深情地望了他们母子一眼,对她的妻子说:“好好照顾好孩子,告诉他,等洪水治理好后,我一定回来!”说完,又走了……
这一走又是几年过去了。禹第三次路过家门的时候,他的儿子已经长大了。儿子想爸爸啊,看到禹回来了,高兴极了!他扑过去,紧紧抓住爸爸的手……
师:小朋友,你想一想,这时,禹的儿子会对禹说些什么呢?面对儿子,禹的心里又会是怎么想,他会怎么说,怎么做的呢?哪位小朋友能把这个故事继续讲下去呢?先和同学讲一讲。
(生互相续讲故事)
师:好,现在看哪位小朋友最会讲故事了。好,你来!
生:他的儿子会对他的爸爸说:“爸爸,您辛苦了!等我长大了,洪水还没有治完,我就帮您一起治!”
师:一个有志气的孩子!
生:禹的儿子会说:“爸爸,您辛苦了!您先进来喝杯茶再去工作吧!”
师:多懂得体贴爸爸啊!
生:禹的儿子扑过去,紧紧贴在爸爸身上,说:“爸爸,您辛苦了!”爸爸听了心里高兴极了,感动极了!
师:(诱导)这时,大禹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生:大禹说:“治水的时间不能耽误,为了让平民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我治完水再回来。”
生:大禹还是狠狠心走了。
上一篇:《大禹治水》教学片段评析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