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节外生枝,意外收获——《我不是最弱小的》案例与反思» 正文

节外生枝,意外收获——《我不是最弱小的》案例与反思

[10-21 00:53:5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阅读:68763

概要:三、情感陶冶有收获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都认识到语文学习不再是单纯狭义上的学习,而是在学习语文的基础上,熏陶人的感情、性格、人格,培养人的同情心和正义感。《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案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表面是“爸爸为什么不直接把雨衣给萨莎?”实际是我们的孩子总是得到父母无私的爱,很多父母总是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利益去保护孩子。孩子在这种关爱中,习惯了,麻木了,在他们心里觉得父母就该这样对待孩子,不这样做,真是不可思议。我们的孩子太习惯被爱,而忽略了去爱别人。通过讨论,通过反思,通过争论,他们明白了保护任何一个弱小者都没有错。于是,同情由自我走向他人,爱由狭隘走向博大,价值取向由单一走向多元。而学生的另一个问题“保护最弱小的,难道不对吗?”对我们成人来说,也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许多时候,我们并不缺乏同情心,却总是没有行动,为什么?因为我们常怀疑:这是最弱小的吗?我要帮助的是最可怜的人。于是,我们等待,等待,再等待,却迟迟没有行动。“谁是最弱小的呢?”学生们由争论到顿悟,终于明白:“如果我们一定要保护最弱小的人,那么,

节外生枝,意外收获——《我不是最弱小的》案例与反思,标签: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三、情感陶冶有收获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都认识到语文学习不再是单纯狭义上的学习,而是在学习语文的基础上,熏陶人的感情、性格、人格,培养人的同情心和正义感。《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案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表面是“爸爸为什么不直接把雨衣给萨莎?”实际是我们的孩子总是得到父母无私的爱,很多父母总是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利益去保护孩子。孩子在这种关爱中,习惯了,麻木了,在他们心里觉得父母就该这样对待孩子,不这样做,真是不可思议。我们的孩子太习惯被爱,而忽略了去爱别人。通过讨论,通过反思,通过争论,他们明白了保护任何一个弱小者都没有错。于是,同情由自我走向他人,爱由狭隘走向博大,价值取向由单一走向多元。

而学生的另一个问题“保护最弱小的,难道不对吗?”对我们成人来说,也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许多时候,我们并不缺乏同情心,却总是没有行动,为什么?因为我们常怀疑:这是最弱小的吗?我要帮助的是最可怜的人。于是,我们等待,等待,再等待,却迟迟没有行动。“谁是最弱小的呢?”学生们由争论到顿悟,终于明白:“如果我们一定要保护最弱小的人,那么,我们根本无法确定谁是最弱小的,这样,我们就一直在寻找,而没有行动。”并进一步体会到:“当我们身边有需要我们保护的人或物,我们就应该马上以实际行动去保护他,而不是一味地去等待那个最弱小者出现。”孩子那极朴素的话里竟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我欣慰我和孩子们将那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讨论到底,这对他们今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起着导向作用,他们如果记在心里,将受益终身。

转载自邑学教师博客

http://218.4.203.36/teacher/list.asp?classid=3&isbest=1&page=3

转载自邑学教师博客

http://218.4.203.36/teacher/list.asp?classid=3&isbest=1&page=3

 

 

上一页  [1] [2] [3] 


Tag: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节外生枝,意外收获——《我不是最弱小的》案例与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