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教研沟通课堂内外 拓宽学习空间——宁波方言探究活动案例描述» 正文

沟通课堂内外 拓宽学习空间——宁波方言探究活动案例描述

[10-21 00:24:0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语文教研   阅读:68760

概要:2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3春雷十日阴,半晴半雨到清明;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没日头。4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注:意思是冬至如果是晴天,春节通常要下雨,反之亦然。)5夏至落雨做重梅,小暑落雨做三梅。(注:意思是夏至还在下雨,梅期要加倍,小暑还在下雨,梅期要翻三倍。)6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注:一场空,指的是雨停了。)二、生活方面1心静自然凉。2求人勿如求己。3贪心勿足,吃白粥。(注:“白粥”音同“白作”,比喻白费心机。通常也讲作“黑心吃白粥”。)4做事便当后悔难。5一分洋钿一分货。6好记性勿如烂笔头。7远烧香勿如敬爷娘。8有借有还,再借勿难。9越吃越馋,越睏越懒。10金窠银窠,勿如自家合狗窠。三、其他习惯用语1送佛送到西天。(好事做到底。)2马屁拍勒马脚上。(拍马屁不得其法,效果适得其反。)3霉头触到哈尔滨。(另说:霉头触到印度国)4万宝全书缺只角。(比喻那些什么都似乎懂一点,但真的讨论起来就不知所谓的人。)5饭店门口摆粥摊。(比喻多此一举。)6勿是垃圾勿成堆。(比喻物以类聚。)7三代勿出舅家门。(指的是外甥辈像舅舅。)8死要面子活受罪。9新箍

沟通课堂内外 拓宽学习空间——宁波方言探究活动案例描述,标签: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http://www.88haoxue.com
2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3春雷十日阴,半晴半雨到清明;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没日头。

4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

(注:意思是冬至如果是晴天,春节通常要下雨,反之亦然。)

5夏至落雨做重梅,小暑落雨做三梅。
(注:意思是夏至还在下雨,梅期要加倍,小暑还在下雨,梅期要翻三倍。)
6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
(注:一场空,指的是雨停了。)
二、生活方面

1心静自然凉。
2求人勿如求己。

3贪心勿足,吃白粥。
(注:“白粥”音同“白作”,比喻白费心机。通常也讲作“黑心吃白粥”。)
4做事便当后悔难。
5一分洋钿一分货。
6好记性勿如烂笔头。
7远烧香勿如敬爷娘。
8有借有还,再借勿难。
9越吃越馋,越睏越懒。
10金窠银窠,勿如自家合狗窠。
三、其他习惯用语
1送佛送到西天。
(好事做到底。)

2马屁拍勒马脚上。
(拍马屁不得其法,效果适得其反。)
3霉头触到哈尔滨。(另说:霉头触到印度国)
4万宝全书缺只角。
(比喻那些什么都似乎懂一点,但真的讨论起来就不知所谓的人。)
5饭店门口摆粥摊。
(比喻多此一举。)
6勿是垃圾勿成堆。
(比喻物以类聚。)
7三代勿出舅家门。
(指的是外甥辈像舅舅。)
8死要面子活受罪。
9新箍马桶三日香。
(比喻新的东西一开始总是有一种新鲜感。)
10哭出乌拉笑嘻嘻。
(比喻喜怒无常。)
11皇帝勿急急太监。
(比喻当事人不急,旁观者反而着急。)
12矮子里厢拔长子。
(比喻东西都不好,只有从不好的里面挑出最好的了。)
13赤膊戴领带,赤脚着皮鞋。
(比喻不伦不类。)

14热面孔贴冷屁股。
(比喻自己一腔热情却遭到冷遇。)
15面皮老老,肚皮饱饱。
(比喻只有面皮厚才混得好。)
16虱多勿痒,债多勿愁。
(比喻欠的东西多了,反而不着急了。)
B儿歌
1冬瓜皮,西瓜皮,小姑娘赤膊老面皮。
2学人家样,烂肚肠。花花剪刀剪肚肠。
3长脚鹭鸶敲洋钉,敲来敲去敲勿进,原来是只螺丝钉。
(注:上海话“鹭鸶”与“螺丝”同音,本歌取笑那些高个子的人)

4赖学精,白虱精。书包掼勒屋头顶,看见先生难为情。三十二只钉鞋钉,钉死钉杀钉勿进。

5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蒲桃四斤壳。吃侬合肉,还侬壳。张家老伯伯,问侬讨只小花狗。

6山浪有只庙,庙里有只缸,缸里有个小和尚,嗯呀嗯呀要吃绿豆汤。
7一歇哭,一歇笑,两只眼睛开大炮。一开开到城隍庙,城隍老爷开口笑。
8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一块馒头一块糕,吃仔就要跑。
C绕口令

1庙里一只猫,庙外一只猫。庙里猫咬庙外猫,庙外猫咬庙里猫。
勿晓得到底是庙里猫咬庙外猫,还是庙外猫咬庙里猫。

2有家人家姓杨,有家人家姓强。杨家养只羊,强家造座墙。
杨家合羊要过强家合墙,强家合墙挡牢杨家合羊。
杨家合羊撞倒强家合墙,强家合墙压杀杨家合羊。
杨家要问强家赔羊,强家要问杨家赔墙。
到底应该是杨家赔强家合墙,还是强家赔杨家合羊?

  【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一句话:“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本课的目的也正在于此。学生课后给我说:“以前从未发现语文的世界有那么大,上语文课这么有滋味……”学生丰富的资料,畅快的发言,精彩的表演初步证明了该课达到了预期目标。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次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师基本隐藏在幕后,而把学生真正推到台前,给他们一个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空间。教师放手发动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让学生自己在语文实践中尽情地表现自我、释放自我、提升自我,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兴趣得到点燃,能力得到锻炼,心灵得到放飞。“宁波方言探究”的教学设计,就实现了这一教学思想,以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形式如小品、游戏等,让学生感受“语文”的深刻内涵,同时也容易展示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所得的感受和体验。在课前,我从未奢望我的学生能展示给大家如此丰富生动的资料与表现形式,由此,我不禁感慨,课程改革就这样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生机,就这样让老师开始发现并惊叹学生的潜能。我想,这就是实践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巨大魅力吧!


上一页  [1] [2] 


Tag:语文教研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语文教研
》《沟通课堂内外 拓宽学习空间——宁波方言探究活动案例描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