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沟通课堂内外 拓宽学习空间 ——宁波方言探究活动案例描述 【设计理念】“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宁波方言探究活动”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语文学习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初步探究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关系,从而开发社会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活动目标】1、 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一直惯用的方言用语,品味方言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让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2、 初步感受宁波悠久的儒家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3、 用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展示学习成果,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活动准备】一、激发兴趣,创设情景主要内容列举:宁可同苏州人吵架,不跟宁波人讲话(独角戏)谚语:丝螺壳里做道场(比喻地方小,但是做事情仍然不含糊)热面孔贴冷屁股(比喻自己一腔热情却遇到冷遇)东风两头大,西风腰里粗(东风早晚大,西风中午大)变音:冷饭称“冷饭头”,乞丐称“讨饭头”,“头”一律读为“亭”……引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密切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沟通课堂内外 拓宽学习空间——宁波方言探究活动案例描述,标签: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http://www.88haoxue.com沟通课堂内外 拓宽学习空间
——宁波方言探究活动案例描述
【设计理念】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宁波方言探究活动”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语文学习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初步探究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关系,从而开发社会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活动目标】
1、 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一直惯用的方言用语,品味方言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让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初步感受宁波悠久的儒家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 用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展示学习成果,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主要内容列举:宁可同苏州人吵架,不跟宁波人讲话(独角戏)
谚语:丝螺壳里做道场(比喻地方小,但是做事情仍然不含糊)
热面孔贴冷屁股(比喻自己一腔热情却遇到冷遇)
东风两头大,西风腰里粗(东风早晚大,西风中午大)
变音:冷饭称“冷饭头”,乞丐称“讨饭头”,“头”一律读为“亭”
……
引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密切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明确活动要求,开展活动
1、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参加方言搜集,分别为方言闹剧组(搜集故事、笑话等)、方言顺口溜组(搜集大众化语言、儿歌、绕口令等),生动语言精选Ⅰ组(有关天气类的谚语等)、生动语言精选Ⅱ组(有关生活类的谚语)。
2、两周后每组同学将搜集内容上交组长,剔除搜集到的重复内容,并进行编号、筛选、分类、编排,然后召集本组同学设计活动展示方案,并确定一名主持人。
4、 推荐书籍:《阿拉宁波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李荣《宁波方言词典》
网站:http://www.cnnb.com.cn/new-gb/index.shtml、
http://www.nb7000.net/HOMEPAGE/index.php
【现场亲历】
开场白: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最近同学们深入农村、走近群众、走进网络,搜集了生活中大量的方言,深切感受到了语文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下面就由以下四个活动小组来汇报他们的收获。
【场景一】
生活中不会讲普通话是件令人难堪的事,你或许也曾遇到过,可是如果在工作中遇到的就不仅仅是令人难堪的事,下面请我们组的笑话大王先来给大家讲一则笑话(略)。
接下来再来欣赏一则我们组根据一个小故事汇编的情景短剧——
画外音:从前宁波有个老板,给他们来的徒弟取了个名字叫来发,师徒俩说话常用“哆来咪发索拉西(1234567)”七个音符来表示。
老板(喊):“来(2)发(4),快来”
来发(细声慢咽):“嗦(5)啦(6)”
老板(大声地):“说(5)什么啦(6),快来倒垃(6)圾”
来发(连忙):“不倒垃圾”
老板(着急):“来发淘(1)米(2)啦”
来发(干脆利落):“不来淘米”
老板(站起):“来发来拿面(3)纱(5)线”
来发(打圆场):“来发不拿面纱线”
老板(愤怒):“来发不倒垃圾、不淘米、不拿面纱线,来发懒(2)惰(1)”
来发(辩解):“来发不懒惰,来发来发痧(5)”
同学们,宁波方言其实还是蛮有特色的地方语种,很富有音乐性,上面这段对白,如果用宁波话来说,几乎每个字都可以用一个音符来表示,这确实是个有趣的现象,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这么凑巧的事情,宁波话也不是每个字都跟音符相符合,但这也说明了宁波话跟音符还是有那么一些搭界的。
【场景二】
开场白:方言是语言中最有生机、最活跃、最开放的,它是当代社会发展、精神文化变化的一面镜子。今天我们搜集了大量的有关方言的儿歌、顺口溜、绕口令等,本组每位同学将背一则顺口溜供大家欣赏。
【场景三】
竞猜游戏——由生动语言精选Ⅰ、Ⅱ两组各一主持人主持
主持人:看了上面两大组的精彩表演,下面我们开始全班互动竞猜游戏,宣布比赛规则:
(1)四个活动小组为单位,抢答方式举行,以谁先站起来为准,同学答题时,其它同学不得提示,违者扣5分。
(2)涉及每个题目的供稿者该题不参与抢答
(3)不准看资料,回答声音要响亮,口齿要清楚,听不清,不得分。
(4)答对1小题得5分,个别题目能说出原因者加5分,答错1小题扣5分;其它组同学能答对或讲出理由者同样可加分。
(5)主持人投影出示题目,各组同学抢答后,主持人评价。判分若不能,可请教老师。
1、 第一个节目,猜猜这些方言谚语表达意思。
如:①买勒炮仗拨人家放(比喻为他人做嫁衣裳)
②三钿勿值两钿(骂人贱,不值钱的话)
③过二勿过三(事不过二之义)
2、 第二个节目:连对子,说说谚语中的上句或下句。
如:清爽冬至邋遢年,
,三日东风一场空。
坐有坐相,
3、 第三个节目:说成语,下列谚语所表达的意思,请用一个成语来表达。
如:闷声勿响发大财(沉默是金)
饭店门口摆粥摊(多此一举)
勿是垃圾勿成堆(物以类聚)
学生争相竞猜,场面热烈。
主持人宣布全班互动活动中最有活力小组,接着评选综合本次探究活动最佳表演奖2名,最有创意奖2名。
主持人小结:同学们,我们曾经有灿烂的文明,上林湖越窑遗址上每块碎片记载着祖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今天我们细细地品味了一下我们的家乡话,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浓浓的儒家文化。愿我们大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多去挖掘我们家乡的古老文化吧!
【精彩呈现】
部分学生民间搜集整理稿:
A谚语类
一、天气方面
1单雾日头双雾雨,地皮还潮天要雨。
(注:意思是一天有雾的话会有晴天出现,连续两天有雾就可能要下雨)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