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教研“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的启示——兼述能力的培养» 正文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的启示——兼述能力的培养

[10-21 00:24:0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语文教研   阅读:68256

概要: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重视第一个飞跃,第一个飞跃一经完成就如释重负,而学生一旦由不懂到懂也觉得万事大吉了。其实,这仅仅在教学的途程中走了不足一半的路,还有更为重要的,就是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的路程没有涉足。而且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或提升恰恰就在这第二个飞跃之中。现在的各学科的高考试题,考查的主要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对能力的培养强化很不够。 什么是能力?它有什么特点?能力是人们能动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如,能动地完成写作就叫写作能力,能动地完成计算,就叫它计算能力。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兼董事长韦尔奇曾给能力下过一个定义,也是目前比较有权威的:“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在现实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和熟练水平,是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这也是关于对社会和生活的积极发展的主导力量的命运。”能力的主要特征是,它与活动是紧密联系着的。一方面,人们在从事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着不同的能力,并在活动中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从事一定活动必须以能力为前提, 缺乏能力必然影响活动。 从认识论与能力的性质特点分析,能力的培养或提升只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的启示——兼述能力的培养,标签: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http://www.88haoxue.com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重视第一个飞跃,第一个飞跃一经完成就如释重负,而学生一旦由不懂到懂也觉得万事大吉了。其实,这仅仅在教学的途程中走了不足一半的路,还有更为重要的,就是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的路程没有涉足。而且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或提升恰恰就在这第二个飞跃之中。现在的各学科的高考试题,考查的主要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对能力的培养强化很不够。

   什么是能力?它有什么特点?能力是人们能动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如,能动地完成写作就叫写作能力,能动地完成计算,就叫它计算能力。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兼董事长韦尔奇曾给能力下过一个定义,也是目前比较有权威的:“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在现实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和熟练水平,是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这也是关于对社会和生活的积极发展的主导力量的命运。”能力的主要特征是,它与活动是紧密联系着的。一方面,人们在从事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着不同的能力,并在活动中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从事一定活动必须以能力为前提, 缺乏能力必然影响活动。    从认识论与能力的性质特点分析,能力的培养或提升只能靠实践活动来实现,否则,只是空话。

既然能力是由人的实践过程培养提升的,也就为我们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指明了方向,即在今后的教学中强化“第二个飞跃”,设置必要的实践情景。

一说到实践,有的老师就想到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去,这是对实践的狭隘认识。所谓实践就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自觉,相对于自发,有目的的完成某项任务。同时实践具有物质性(相对于精神,客观的特点),就认识而言它属于感性的阶段。由此可知,实践这个概念的外延是很广泛的。

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有必要设置实践的情景,为学生进行实践创造条件。就语文教学而言,讲过一篇课文,觉得开头写得很好,让学生分析把握它的特点,而后找个材料练习写开头,这就是设置实践的情景。当然,练习应当有一定量的反复才能形成能力。

所以,“大匠”对于“使人巧”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

以上就是我对“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的一点儿感悟。


上一页  [1] [2] 


Tag:语文教研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语文教研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的启示——兼述能力的培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