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教研如何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 正文

如何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

[10-21 00:24:0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语文教研   阅读:68678

概要:如何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挖掘学生自身学习潜能,形成较强学习能力的过程。大量实践证明,自主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形式,它帮助许多学生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是学习优秀者成功的宝贵经验,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实现了有效的自主学习,因此实现了由弱变强的转化。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呢?本文就谈谈有效自主学习需要的条件: 自主学习应是以“乐学”为依托的学习活动 “自主”二字的显性含义,就是能以自发、主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因此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是自主学习质量得以保证的基础。乐学,也就成为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 无论什么类型的班级参加自主学习活动,都在验证着同一个道理:具备乐学特征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对效果更佳;不具备乐学特征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少数不具备乐学特征的学生,甚至根本无法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若一个班级形成不了“乐学”的学习氛围,它所追求的自主学习的目标也将很难实现。笔者曾有过这样一段经历,由于自认为有多年自主学习的经验,在一个中途接手的班级满怀热情地开展自主学习活

如何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标签: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http://www.88haoxue.com

如何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挖掘学生自身学习潜能,形成较强学习能力的过程。大量实践证明,自主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形式,它帮助许多学生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是学习优秀者成功的宝贵经验,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实现了有效的自主学习,因此实现了由弱变强的转化。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呢?本文就谈谈有效自主学习需要的条件:

    自主学习应是以“乐学”为依托的学习活动

    “自主”二字的显性含义,就是能以自发、主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因此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是自主学习质量得以保证的基础。乐学,也就成为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

    无论什么类型的班级参加自主学习活动,都在验证着同一个道理:具备乐学特征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对效果更佳;不具备乐学特征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少数不具备乐学特征的学生,甚至根本无法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若一个班级形成不了“乐学”的学习氛围,它所追求的自主学习的目标也将很难实现。笔者曾有过这样一段经历,由于自认为有多年自主学习的经验,在一个中途接手的班级满怀热情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反思发现,问题出在该班学生已习惯被动、灌输式的学习,普遍缺少主动学习的习惯。当时迫于高三教学任务紧的压力,为完成教学任务,又回到了学生熟悉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来。这段经历使我认识到,不是开展了自主学习活动,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实验班为何自主学习效果显著呢?这与在实验班初期就开展的自主学习活动息息相关,由于及早形成的乐学习惯,为日后取得一系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今的基地班,也是由于在组织阶段就明确提出了自主学习的要求,才出现了不断进步的学习局面。而中途接手的班级,如果班级原本就有自主学习的理念和习惯,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就易取得良好效果,若班级原本没有自主学习的先例,在这样的班级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结果将难以预料。这些实例提醒我们,要实现有效、高质的自主学习,最好选在初、高中组班级的起始阶段开始实施,这样利于形成乐学的学习局面,预期的效果才能达到。

    由此看来,自主学习是一项重要的养成教育。进行有效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养成优秀学习习惯的过程。

    进行有效自主学习的关键是“会学”

    自主学习的目的,不只是培养学生乐学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也就是会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是进行有效自主学习的关键。在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时,具体从培养学生超前自学能力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两方面入手,实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

    提高学习能力,一般选择从培养学生超前自学能力为突破口,使自学能力成为学生获取更多知识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能力。我在做初高中一体化实验班项目时,选择的也是这条路。在初一就有目的地开展超前自学活动,使很多学生在初一阶段就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进入初二就体现出较强的自学能力,表现为学生普遍具有积极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以这种能力为依托,实验班两年就完成了初中学习任务。在高中阶段的竞赛辅导中,这种形成的自学能力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理科基地班开展自主学习时,同样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首选,在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初始阶段,由于自主学习的要求与学生在初中养成的学习习惯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开始阶段有些学生并不习惯这种学习要求,但班级并没有因此降低自主学习的要求。随着学生逐渐习惯自主学习生活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显现出来。由于我们坚持自主学习的要求,使基地班在尖子生培养和班级整体学力提高上均有颇丰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切实感受到自主学习是能帮助自己取得优秀成绩的方式,因而更加坚定了采取自主学习方式的信心。

    上述两例自主学习活动为何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呢?是因为都重视了自学能力的培养,使这些具备了较强自学能力的学生,往往都能自觉地开展超前自学活动,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不需要教师面面俱到,更不允许照本宣科,于是就能拿出时间研讨、探究问题,在课外也无需教师留作业而自己已经主动做好各种练习,这种氛围下的学习活动自然效率高、效果好。    高质量的自主学习,还需以高水平的思维能力作为保证。在开展超前自学活动中,有一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个别积极参加自主学习活动、表现出极强乐学特征的学生,学习成绩并不理想。这种现象的内部原因是什么呢?与那些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比较可以发现,这些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强。具有较高水平思维能力的学生有哪些特征呢?他们思考问题深刻、精细、周全,基本能独立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在中学阶段,特别是在高中,各学科都存在着数量不等的难题,如果不具有较高水平的思维能力,将很难彻底解决这些疑难问题,也就得不到相应的优秀成绩。通过什么途径提高思维能力呢?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推理能力、抓住问题关键点的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来解决学生思维能力不强的问题,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要坚持两个做法:一是能力是由学生练出来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二是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有效自主学习活动,

    应是“乐学”与“会学”的完善结合

    让我们从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中常出现的两种倾向谈这个问题。

    倾向一:只要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可以实现高质量的自主学习,学习质量就得以提高。持这种认识的人比较多,他们认为只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了,就是自主学习。实际情况又如何呢?习惯于被动学习的学生在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学生之初,一般都能取得比较明显的进步,但随着学习要求的提高,那些只停留在积极性转化的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因多数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学习困难,因而出现学习效果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现象。

[1] [2]  下一页


Tag:语文教研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语文教研
》《如何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