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15. 妙语脱困 如果时间充裕,应事先准备好一些在很多情况下都能使用的妙语在自由辩论中,不要急急忙忙把这些妙语抛出去,而应该用在本方最困难的时候 例:“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正:对方一直回避这样的问题,超道德行为到底是不是道德行为?请对方回答 反:超道德当然不是道德但如果按照对方的逻辑,那么裴多斐的《自由与爱情》诗大概就得改成:“爱情诚可爱,自由价更高,若为温饱故,二者皆可抛”了(笑声、掌声) 正方前面已充分论述了超道德不是道德,反方在回应一句以后,如果转入其他问题,总是有气弱之感,这时抛出事先准备的妙语(这句妙语几乎在自由辩论的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占了上风 这里还有另一个战术,超道德本来是一个伪概念,但反方并不去论述超道德其实也是道德,而是大胆承认了对方的观点,这是因为承认后对反方的论点并没有什么影响,相反,如果硬着头皮去说清楚,就要费太多的口舌了再举一个大胆承认的例子 例:“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 反:对方老是说烟草业能上缴多少利税,能创造多少经济利益,难道要等到我国经济发达后,才来取缔烟草业吗? 正:当然如此 (停顿)反:那你们将千千万万中国人
高中学生“辩论赛”活动中辩论技巧及细节指导,标签: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http://www.88haoxue.com15. 妙语脱困 如果时间充裕,应事先准备好一些在很多情况下都能使用的妙语在自由辩论中,不要急急忙忙把这些妙语抛出去,而应该用在本方最困难的时候 例:“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正:对方一直回避这样的问题,超道德行为到底是不是道德行为?请对方回答 反:超道德当然不是道德但如果按照对方的逻辑,那么裴多斐的《自由与爱情》诗大概就得改成:“爱情诚可爱,自由价更高,若为温饱故,二者皆可抛”了(笑声、掌声) 正方前面已充分论述了超道德不是道德,反方在回应一句以后,如果转入其他问题,总是有气弱之感,这时抛出事先准备的妙语(这句妙语几乎在自由辩论的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占了上风 这里还有另一个战术,超道德本来是一个伪概念,但反方并不去论述超道德其实也是道德,而是大胆承认了对方的观点,这是因为承认后对反方的论点并没有什么影响,相反,如果硬着头皮去说清楚,就要费太多的口舌了再举一个大胆承认的例子 例:“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 反:对方老是说烟草业能上缴多少利税,能创造多少经济利益,难道要等到我国经济发达后,才来取缔烟草业吗? 正:当然如此 (停顿)反:那你们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生命置于何地 正:我再提醒对方,吸烟只是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而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在这个例子中,正方成功地运用大胆承认的战术,打乱了反方的阵脚,相当得分
16. 连续提问 第4个战术叫连续进攻,主要是指临场与队友的配合而这里的连续提问可以在事先准备好 例:“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 反:对方同学承不承认,烟草业是社会失灵的产物? (停顿)正:对方还没有告诉我们,你们的利弊标准是什么? 反:这一点我方早已论述,我再请问对方,你们究竟承不承认烟草业是市场失灵的产物? 正:事实胜于雄辩,如果烟草业对社会是弊大于利的话,那为什么我国还要嘉奖云南玉溪卷烟厂,难道是表扬他们多杀人吗? 反:看来对方同学没办法回答我方的问题,那我再问一个更简单的问题,烟草业是不是一个外部不经济的行业? 明知对方不太了解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有意提出这类问题,连提两次后,对方仍然回避,如果重复第三次,好象显得本方只有这么一个问题,这时候转向一个类似的问题,巧妙要注意两点,不能提问过多别人听不懂的问题,偶尔一次是战术,多了会被人误认为在破坏辩论对关键性的,不能由别的问题代替的提问,可以重复多次(这种情况不多,一般总能找到几个类似的问题)
17. 攻击对方过激行为 在辩论中对对手要保持一种尊重客气的态度,不可出现人身攻击的语言,也不能与队友大声谈笑,拍桌子,踢腿等等如果对方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可以这样说:“对对方同学刚才的措词,我方表示遗憾……”,如果对方有很不礼貌的行为,可以这样说:“在严肃的辩论场上,对方同学刚才却很不严肃地(拍桌子……),我方对此表示遗憾”切不可针尖对麦芒,把辩论场变成吵架场
18. 听不清楚对方发言的对策 对策有二: 一是客气地请对方重复一遍这种做法优点是显得有风度,缺点是如果再听不清楚就不好办了,重复后如果听清楚了又很难回避对方的问题 二是攻击说:“对方说得不清不楚,我实在听不懂”优点是掌握主动,缺点是显得不留情面
19. 合理用时 自由辩论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每次发言都应该简短有力,不允许象规范发言一样“一、二、三”点的展开在《狮城舌战》中,自由辩论双方各用时4分钟,台大发言33次,复旦发言32次,平均每次发言7秒多一般说来,每次发言在十五秒以内,绝不能超过半分钟一定要半分钟以上才能说清楚的,不如让队友来回答,或者干脆回避如果本方发言完了,对方却还剩下一、二分钟,那比赛等于是输了一半
20.利用多余时间 对方发言时间用完后,如果本方还有多余,可以让4名队员挨次站起发言,这样显得颇有气势一般情况下,每个队员发言都是完整的一句话华东师大有所创新,4名队员的话加起来才是一句完整的话,而且他们常主动要求结束自由辩论,以显示气度这种创新我没有实践过,不敢妄评,可能缺点是不能充分利用时间 终于写完了,真是辛苦,本来还想修改一下,但太长了,就这样吧希望以后有人修正并补充 注: 1按高级别比赛惯例称四名队员为一辩、二辩、三辩、四辩; 2所举例子有些引自原文,有些是凭记忆和想象 辩论技巧
反客为主的原意是: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在论辩赛中,被动是赛场上常见的劣势,也往往是败北的先兆论辩中的反客为主,通俗他说,就是在论辩中变被动为主动下面,本文试以技法理论结合对实际辩例的分析,向大家介绍几种反客为主的技巧
(一)借力打力
武侠小说中有一招数,名叫"借力打力",是说内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对方攻击之力反击对方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论辩中来
正方之所以能借反方的例证反治其身,是因为他有一系列并没有表现在口头上的、重新解释字词的理论作为坚强的后盾
(二)移花接木
剔除对方论据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换上于我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我们把这一技法喻名为"移花接木"
移花接木的技法在论辩理论中属于强攻,它要求辩手勇于接招,勇于反击,因而它也是一种难度较大、对抗性很高说服力极强的论辩技巧诚然,实际临场上雄辩滔滔,风云变幻,更多的"移花接木",需要辩手对对方当时的观点和我方立场进行精当的归纳或演绎
(三)顺水推舟
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
(四)正本清源
所谓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义而言,就是指出对方论据与论题的关联不紧或者背道而驰,从根本上矫正对方论据的立足点,把它拉人我方"势力范围",使其恰好为我方观点服务较之正向推理的"顺水推舟"法,这种技法恰是反其思路而行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上一篇:记叙文阅读教学的“四环节”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